“逼”出小微企业新天地
周宇晗
【故事】
作为如今温岭铸造行业的典型,浙江颢浩铸造有限公司的诞生源于6年前的一次抉择。2013年,温岭市政府开展铸造行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大量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环境污染严重的铸造企业被列入关停名单。是就此退出行业,还是外迁厂房升级生产?当时大溪铸造协会中有4人作出了同样的决定:留下来!4人合资成立颢浩铸造公司,并与公司所在的大溪镇政府签署协议,入驻大溪镇现代铸造园区。
没想到这一变,变出了新天地。一开始为了满足入驻条件而进行的技术和设备更新,不仅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内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过去工人不敢穿白衬衫进车间,而现在空气里几乎已经没有了粉尘,工作环境的改善显而易见。除此之外,“亩均论英雄”的政策环境也迫使企业发展转向质的提升。如今颢浩的年产值已经达到6000万元以上,并且正在搭建新产品生产线。
【背景】
21世纪初,温岭的铸造行业“野蛮生长”。大多数铸造厂以小作坊的形式散落在村庄各处,不仅占用居住空间,也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2013年起,当地政府在铸造行业开展省第一批传统块状行业“腾笼换鸟”试点建设,截至2014年,全市关停铸造企业384家,原地整治提升28家,引导60多家铸造企业转移至外地。这些举措固然导致产量和市场供给量一度减少,甚至对当地支柱型产业——泵与电机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却有效地向企业传导了压力,促进了产业升级,提升了环境质量。
【点评】
经济发展是否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小微企业是不是就一定是低效率和低技能的代名词?这是中国传统制造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过去相关产业习惯于“先发展后治理”,只重视经济指标的增长,忽视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的后果不断显现,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对于企业来说,随着环保成本和能耗压力不断上升,以价格优势抢占市场的老路子已经走不通了,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尽快适应新形势、新政策、新规则。
为了保住“中国水泵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温岭市政府“双管齐下”:在产业链上游,扶持当地铸造企业做大做强,如在大溪镇推进占地面积达50亩的现代铸造园区建设;在产业链下游,着力打造小微企业园区和泵业智造小镇,发挥当地产业集聚优势,同时提供多项补贴和奖励措施,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产学研合作也成为新思路,比如温岭泵与电机创新平台以“网上技术超市”的形式,对接科研机构的研发需要和小微企业的现实问题,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技术转型的困难。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感受到,顺应形势、自主革新的理念在温岭泵业中广泛传播。技术创新成为行业风尚,不锈钢和工程塑料等新材料的推广使用,从根本上削减了泵与电机制造对钢铁的依赖性,进而向上倒逼铸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品转型,向下推动泵业企业提质升级、开拓细分市场。比如,专注于生产与销售深井泵的锦霸工贸有限公司,在规模上尚属小微企业,但却以“将性价比做到极致”的理念研发出高速高效节能深井泵,在价格、性能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将深井泵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节能环保的元素完美融入产品,减少了泵体外壳的生产成本,更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只要找准方向,化被动为主动,环境保护与能耗红线也可以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契机和动力。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至关重要。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严禁地方政府在环保督查执法过程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的环保执法必须结合当地产业实际,顾及企业发展现实,相关部门更要切实履行好服务职能,倾听企业的合理诉求,想方设法帮助企业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这些年温岭市助推铸造行业转型的探索和实践,为各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