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人物

看天的人

“我独自抬头望,天边有朵像凤凰的云。”

  “对着这个天,对着这个地,对着气象台的招牌,我们发誓,双休日一定见太阳!”

  1月11日,5个不同“工种”的气象专家,集结在浙江省气象台的金色招牌下,手叠手做出保证。这段可爱的小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对于“泡”在阴雨天长达36天的杭州人来说,这个保证实在太及时、太贴心、太有爱了。

  印象里,气象部门向来“一本正经”,还能这么俏皮?猛然间,大家好像发现了一群新人类。

  日前,记者踩着热点找到了这些气象人,看看一条条鲜活及时气象信息的背后,究竟是一张张怎样的面孔?

看天的人

  “我独自抬头望,天边有朵像凤凰的云。”

  一条天气预报是怎么出炉的?第一道关口就是气象观测。老底子的气象观测员们格外辛苦,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每小时要外出探测一次,为天气预报提供最基础的数据。那时他们观云测象,主要靠人工和经验。到了张姗姗这代,全浙江已有近3000个观测站,绝大部分实现了自动化监测。

  “在公交车上,明天值班,今晚赶去单位睡。”张姗姗告诉电话另一头的朋友。此时,正是1月17日晚10时左右。万家灯火渐次熄灭,喧闹的城市逐渐安静下来。

  张姗姗家住滨江,离她位于馒头山的工作单位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不近。提前一晚去,是为了确保第二天值班绝对不误点。

  对于气象工作者,时间是个敏感词。2009年,张姗姗考进了杭州市气象局,入职后被分配到这个观测站。整整10年,“守时”是职业带给她的最深烙印。

  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就在矮墩墩的馒头山山头上。百叶箱、雨量计、云高仪、能见度仪、天气气象仪、雪深仪……一台台地面观测器,整齐伫立在草地上。作为我省3个探空点之一,这里有温度、湿度、气压、辐射等近30个观测项目,数据还上传到国家局,全球共享。

  “我们比老一辈人幸运。”张姗姗说,有现代化设备的辅助,工作强度大大降低,外出探测频率从过去每小时一次到如今3小时一次,纯靠人工的项目已经很少了。

  不能变的依然没变,比如守时、采集数据的精准等。

  每天8时、11时、14时、17时、20时,收集比对数据,肉眼观测云量,定时编发报告;每天7时15分、19时15分,凌晨1时15分,定时放飞采集高空数据的“探空氢气球”。气象观测极其讲究时效性,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点也马虎不得。

  最困难的,还属凌晨的那次放球。零时50分,闹钟响起,张姗姗一个激灵,迅速开启宿舍床边的台灯,在灯光的刺激下,逼迫自己尽快清醒。她套上厚厚的大棉袄,跑去氢气房充气球。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气球膨胀的声音和几声野猫叫,不一会儿,探空气球在她的熟练操作下,变成直径两米大小。她看了看表,凌晨1时10分,该去放飞平台待命了。于是,她用绳子将气球套在手上,小心翼翼地走向室外的草地。沿途,野猫绿色的眼睛在前方发着光,刚入职时,她常常被吓到,现在早已见怪不怪。她调皮地学了几声猫叫,径直走了过去。

  凌晨1时13分,她到达放飞平台,戴上手套,稳稳升起气球,将事先准备好的纸盒子挂在气球下方。盒内装着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传感器。

  “我到位了。”她用对讲机告知值班室内的同事。

  “注意了,准备放球,一、二、放!”凌晨1时15分,对讲机中一声令下,探空氢气球从张姗姗的手中缓缓飞起,越飞越远。

  探空球飞走了,但这还只成功了一半。张姗姗走回值班室,在电脑前等待着雷达接收气球发回的探空数据,直到气球因高空气压差而炸裂才能下班,而这往往已是凌晨两时半以后的事了。

  “它是一次性的,放一次成本一千多元。”重放气球就是大事故,一年不能超过六次。原来,要采集到必需的气象数据,探空球至少得飞升至5500米的高空。平日里,这不难,但碰到刮大风下大雨,特别是台风天,气球就没这么好放。张珊珊刚工作时,没什么经验,做的噩梦里,都是放不出去的探空球。

  张姗姗喜欢天上的云,不过当看云成为工作也会有烦恼,“经常感觉这个也不像,那个也不像。”气象观测员都培训上岗,其中包括学会辨识29种云状。每种云都有一个编码,只有准确填报,才能给后道天气预报提供科学判断。

  “晚上也要看吗?”记者问。

  “当然。”

  “看得见吗?”

  “只要有光,就能看见。”

  张姗姗的手机里存着一张照片,那是2013年7月24日夜晚值班,她抬头望到的云,像神话里的凤凰,美得惊人。

  “来到馒头山,师傅就告诉我,观测员的名字会随原始气象资料一代代传下去,这是一份值得骄傲的工作。”肩负着责任和荣光,曾经部门里最年轻的单身女孩,如今已是幼儿园孩子的妈妈。对这份充满单调、机械、重复的工作,她曾动摇过,可最终爱上了。

读天的人

“我不停学习,只为摸清老天爷的脾气。”

  气象预报员,就是根据各种气象数据判断天气变化的人。在大多数气象人的共识里,他们是气象预报过程中,最关键也最难的一环。预报准不准,关乎国计民生。因而,由51名员工组成的省气象台,光是气象预报员就有41位,其中,更有6位经验丰富的“首席”。

  1月15日上午11时,省气象台6楼,预报中心。10余个预报员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电脑。电脑里,闪现着不同的云图、各种网格数据。

  “小刘,后面多少概率放晴?”首席预报员郭巧红走到当日值班首席刘汉华的工作台前。刘汉华立马调出1000、700、500等不同百帕值的高度场图,回答道:“考虑受高空西北气流和地面高压环流影响,还有中低层转干区控制,明后天天气转好。”两人相视一笑,天,终于要晴了。

  “天气是混沌的,你永远看不透。”郭巧红的话,颇有哲学意味。已预报了31年天气的她,兴许看惯了云卷云舒,气质里有种云淡风轻的娴静。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全然相同的叶子,也从来没有一模一样的天气。”郭巧红说,他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与运用专业知识,摸清老天爷的脾气,无限逼近天气的真相。

  每一次预报,郭巧红力求准确。但印刻在心的,却是几次失败的经历:

  1994年的14号台风,预报会在我省登陆,事实却紧擦沿海而上;2011年的9号台风“梅花”,被戏称为“梅花三弄”,先是预报在浙登陆,而后预报又说登陆江苏,后来再改预报登陆山东,结果,三处都不是,它拐了一个弯,直奔朝鲜去了……

  “报对了,成就感满满;报错了,会有负疚感。”对谁负疚?老百姓。特别是碰到灾害天气预警,每次都关系到政府的决策、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那时的压力如山一般大。

  所幸,科技不断进步,如今,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已提高到87%至89%。

  在省气象台,每个预报员都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侧重,有的关注海洋气候,有的专门监视6小时内天气变化,有的监测12小时至72小时的天气变化,有的则关注72小时至10天(或15天)的天气情况。郭巧红的任务,是汇总、修正、把关所有数据,然后作出预报。

  从业至今,郭巧红见证太多巨变。刚入行时,要学习徒手画天气图。在一幅长度白纸上,密密麻麻画着各个观测基站的位置。先由填图员将每个站点报来的数据填好,再由预报员将数值接近的站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条等压线、等温线。之后,再由此分析天气,在即将下雨、有云有雾的地方,分别做上记号。

  不熟练的,要画几个小时,而熟练的,一笔成型,画工精准,只需半个小时。还是新人的郭巧红,先用炭条反复练习,直到自己满意,再让师傅们看,再不知疲倦地修改,直到最终定型。

  春夏秋冬,千变万幻。郭巧红经常拿出历史记录比对,查看不同天气系统,寻找规律,积累经验,增强判断力。

  如今,电脑代替人工,气象预报员的学习内容也与时俱进。从每6分钟扫描一圈的气象观测雷达,到穿透天际的气象观测卫星,如何利用这些新式观测仪器,郭巧红和同事们一起不断探讨。

  2016年,郭巧红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第一次接触到“风云4号气象卫星”的应用培训,2018年,来自它所采集的观测资料,就被正式应用在她的日常预报工作中。

  如果说大气是包裹地球的一整团棉花,那么天气系统就是它的千千万万个“细胞棉花团”。它们有大有小,形态各异,郭巧红对各类“细胞棉花团”的喜爱,类似于“收藏家”的嗜好。

  2009年,她被派去中央气象台工作半年。在那,她结识了全国各地的气象预报员,学习交流到更多“细胞棉花团”。从高原到平原,千万种风貌,藏着千万种学问,令她如饥似渴、痴迷其中。

  从“定时文字预报”迈向“定点、定时、定量的智能预报”,新一轮变革已然开启。“学习千万不能停啊。”郭巧红告诉同事们,也提醒自己。

说天的人

“我们千方百计,让天气预报变得有趣。”

  他们是气象部门的“形象代言人”,总是想尽办法,把气象节目做得更直观、更生动、更有趣,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有效信息,为出行生活带去便利。他们,是天气预报服务大众的“最后一公里”。

  1月18日,终于见阳光了!省气象服务中心的气象主播刘冰之说,恨不得立马冲去演播室为公众播报喜讯。

  天气是永恒的话题。在移动互联网应用遍地开花的今天,各种平台充斥着各种来源的气象信息,有时相互矛盾,常常让人不知所措。

  “听我的,我们是气象台的发声筒!”刘冰之两眼放光,“很多APP上的天气预报是计算机自动加工的。我们有气象专家把关,最官方、最权威!”

  早晨旁听省气象台的全省气象会商,捕捉一天的气象预报要领;参加省气象服务中心的内部会商,确定当天的气象服务重点;研读气象预报员们每天不同时段发来的4份专业文字预报,并将之转化成趣味、生动、贴近生活的气象节目,这是值班气象主播忙碌的一天。

  “我们是说天的人,也是天气预报信息到达公众的‘最后一公里’。”刘冰之说。

  自从10年前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她成为一名气象主播后,被亲朋好友询问天气,成了生活中的稀松平常。每当这时,刘冰之总是事无巨细地耐心解答。她喜欢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意义。

  刘冰之的许多同学都去了电视台。不像电视台主播那样有很高的知名度,当了10年气象主播的刘冰之走在大街上,很少被人认出来;也不像许多电视台主播能享受到众星捧月般的服务,她得自己化妆、配衣服、弄头发、编写台词,一个人扛起几重角色。

  虽然不是气象专家,但刘冰之常常查阅各种历史气象数据,发挥钻研精神,这样节目中说出的话才更能让人信服;不是专业编剧,但为博观众一笑,她常常一大早就绞尽脑汁想创意。

  眼下,融媒体时代已然到来,爱折腾“新式武器”的刘冰之,正和同事们开发多样化的天气预报渠道。打开省气象服务中心的“天气罗盘”官方微信小程序和“智慧气象”APP,就能看到他们做的天气预报节目。

  “没准哪一天,气象主播也能成网红主播呢!”过去的一年,刘冰之做了很多新尝试。去年台汛期期间,她参与了省气象服务中心与各大主流媒体平台合作的四次“省市联动追踪台风”大型直播活动,累计观看人次超过1000万。此外,她清爽靓丽的身影还出现在《去看花花世界》、《发现美丽中国》等全国大型网络直播节目中。

  “我们千方百计,只为将气象信息更及时有效地播报。”刘冰之兴奋地说,明年,她们将会在新演播室中录制节目,届时,更多融媒体的理念和手段会揉进气象服务中来。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7 看天的人 2019-01-24 浙江日报2019-01-2400006;9291355;浙江日报2019-01-2400007;浙江日报2019-01-2400010 2 2019年01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