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文章导航

经必由之路 赴人民之约

——浙江持续高质量推进“三改一拆”

  经必由之路 赴人民之约

  ——浙江持续高质量推进“三改一拆”

  南 苏 涂宝伟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一个问题时时拷问着浙江这个地理小省、经济大省:如何突破土地要素制约,打出一片发展的新天地,让这块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2013年,浙江作出了回答:以“大拆大整”破除“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倒逼转型升级;以大破大立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重塑经济结构;以大建大治重整山河、优化环境,为推进新型城市化开辟新道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保障,为改善群众生活品质创造良好环境……一场声势浩大的“三改一拆”战役就此拉开序幕。

  6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浙江人民甩开膀子、扑下身子,以重整山河的决心,大刀阔斧拆违整治助力城市蝶变:城中村改造让城市更美好,旧住宅区改造让老小区换新颜,旧厂区改造“腾笼换鸟”盘活土地,拆除违法建筑让城乡展新貌。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1.03亿平方米,累计进行“三改”16.53亿平方米。

  6年来,浙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三改一拆”与加快“两美”浙江建设有机结合,与打好三大攻坚战有机结合,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有机结合,深入打赢治危拆违攻坚战,全面开展“无违建创建”,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全域推进“四边三化”工作。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三改一拆”要以“八八战略”为引领,做好持续推进与创新提升的文章,不断丰富新内涵、完善新机制,真正向融合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转变,为打造省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发挥积极作用,更好服务“两个高水平”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发展之路——激活澎湃动能 助推转型升级

  在历史的轴线上回望过去,遍地开花的“块状经济”,在造就浙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成长的烦恼:土地要素的制约空前严峻;低端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大量违法建筑,以及大量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更演变为“低散乱”的集聚区、“脏乱差”的集中地。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用地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拆”是为了更好地“用”,“破”是为了更好地“立”。如今,各地拆后土地利用和改造工作,正与城市和乡村发展规划、经济转型升级和地域特色有机结合起来。

  在诸暨三环边上,坐落着一家万达广场,这座“商业航母”已经在去年正式开门迎客。而在几年前,这个诸暨的“东大门”还是“脏乱杂”的城郊接合部。

  作为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关键招术,“拆治归”三字经统筹运用、联运实施,闯出转型升级新天地。

  宁波杭州湾新区原先全是漂染厂,污水横流,传统产业污染大、能耗高。通过全面关停园区的39家印染企业,拆除违法建筑2.6万平方米、老旧厂房6.4万平方米,并实施“腾笼换鸟”,整体转型为杭州湾新区众创园。

  到2018年底,众创园已成功落户复旦杭州湾科创园、中国(杭州湾)e设计街区、浙江吉利动力总成研究院等项目,昔日的高耗低效工业园已蝶变为以先进产业项目集聚、高端人才汇集的众创园区。宁波杭州湾新区每年的生产总值,从几十亿元增长到目前的450多亿元,并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

  近年来,全省各地通过改造一大批旧厂区,以用地零增长实现空间换地,推动“腾笼换鸟”,一大批“低散乱”企业得以改造或淘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在台州温岭市温峤镇上街老旧工业点,290多亩的土地上原本分布着105家制造业“低散乱”企业。经过改造后,上街工业点不仅环境面貌发生巨变,产业水平、经济效益也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已进驻投产的12家企业,2018年总产值超1.3亿元,同比增加近50%。预计全部企业投产后,实现工业总产值达8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

  改革开放的40年,是城市化建设高速发展的40年。这6年多来,全省“三改一拆”工作正以惊人的速度,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腾挪出新的空间。我省各地通过“三改一拆”,腾出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有效缓解了供地不足。更重要的是,与产业优化升级紧密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转型升级,城市活力得到进一步增长。

民心之路——改善人居环境 普惠民生福祉

  “希望早日完成签约,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幸福感。”温州市鹿城区杨府山塗村李奶奶的一句话道出当地百姓的期盼。

  当数以亿计的违法建筑拆除后,数百万群众还受困于“脏乱差”的环境,无法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更难以获得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李奶奶就是其中一个。

  天地之大,黎民为先。因此,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治理显得更加紧迫,逐渐成为“三改一拆”的重心和群众聚焦的热点。

  克难攻坚决战号角吹响后,鹿城区通过依法征收、拔钉清障等方式,终于成功化解了杨府山塗村15个长达10年以上的历史遗留问题……

  为民惠民,始终是我省推动“三改一拆”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更是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这6年来,我省“三改一拆”不断探入深水区,从铁腕清除存量违建,到管控新增违建和拆后土地利用,再到全面打响城中村“围剿”战,每个阶段,都围绕民生改善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突破。

  马头墙竖起来了,道路更加整洁明亮,四周绿树青草,花儿尽情绽放……这是杭州市馒头山社区一景,谁曾想到几年前这里的道路拥堵不堪,杂物乱放。

  “现在儿子每天都开车来看我,烧几道拿手菜。而以前,因为经常堵车来得次数并不多。”现如今,郝阿姨盼来了自己的美好时刻,更重要的是儿子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搬出去住”,如今再也听不到了。“随着邻里中心的开放,看病、吃饭、买菜,都可以一站搞定!”住在馒头山,让郝阿姨有了新期待。

  “三改一拆”工作启动以来,全省各地坚持以改带拆、以拆促改、改拆结合、惠及民生,通过成片、成规模的改造提升,让群众得实惠,也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老百姓有强烈的愿望,希望拆除城市‘毒瘤’,还城市面貌一个‘清白’。我们‘三改一拆’专项行动的出发点正是回应群众关切,为广大人民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省“三改一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追求,我省各级各部门坚持民呼我应、民呼我为,把人民内心的向往作为改革发展的原动力,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三改一拆”专项行动进行到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如今的浙江大地,一个个“城市顽疾”城中村已经实现华丽转身,新公园、新小区拔地而起。“新辟”的100多万亩土地,不仅仅是浙江发展的一个新引擎,更是老百姓美好生活的栖息地。

绿色之路——

重塑美丽城乡 倒逼环境治理

  进入“十三五”,我省把生态环境作为需要重点补齐的三大发展短板之一,承诺决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改一拆”的这招倒逼拳法,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开辟了道路。通过拆、改、用相结合,这场惠及广大群众的整治行动不断深化: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城镇有机更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与“五水共治”相结合,水岸共治,水清岸美……

  海盐县澉浦镇借“三改一拆”东风,大力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综合利用改造存量房屋10万余平方米,建成6大影视基地,一跃成为国内主要的民国年代戏拍摄基地之一。

  美丽环境催生美丽经济,影视景区建设带来的不止是环境上的改变,也带来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45岁的永乐村村民步国锋原为一个小型服装企业主,目前转型为影视文化公司经营人员,并将服装业务拓展到各剧组。如今,澉浦镇已成功引进浙江南北湖梦都影业有限公司等48家入驻,去年实现税收3300多万元。

  来到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走进掩映在群山绿水之间的麻蓬村,拾级入林,目之所及尽是鸟语花香……谁曾想到,这个石梁溪畔的麻蓬村,原本却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这一切得益于“四边三化”行动的大力实施。

  这些区域的环境状况不仅是反映生态浙江建设水平的重要窗口,更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加快改善“四边区域”的环境面貌,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三改一拆”建设人的重点工作。

  随着“四边三化”向纵深推进,全省各地的城乡环境也实现了由“脏乱差”向“洁绿美”的华丽转变。

  通过“三改一拆”,城市主要道路、河道、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和商业街区、车站码头、公园广场、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场所形象大为改观,“脏乱差”现象得以有效改变。

  美丽环境是形象,是名片,更是竞争力,一条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的通道就此打开。

奋进之路——

拆治完美结合 创新长效机制

  拆一处违建,腾一方空间;治一处危房,保一方平安。

  清晨,在泰顺县城金湖广场上,市民有的悠闲地跳着广场舞,有的在路边长椅上休憩聊天……在创建“无违建县”过程中,泰顺坚持“一把尺子丈量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一个政策贯彻到底”,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效化解了各种阻力和矛盾,迎来了泰顺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样的乡村蝶变,离不开“三改一拆”的铁腕治违。

  2018年7月25日,我省召开全省深化“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桐庐县、泰顺县、常山县、嵊泗县获评新一批“无违建县(市、区)”。

  省委、省政府要求,到2020年县县实现“基本无违建”,努力建成“基本无违建省”。围绕创建无违建县目标,全省各地只争朝夕加紧行动。

  安吉是全省第一批“无违建县(市、区)”之一。华灯初上,位于安吉县城中心城区的“经典1958”商业街人头攒动,这条古色古香的街区,自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后,已经成为安吉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当地将违建拆除作为提升“美丽品牌”、打造“全域景区”的基本要求,拆治结合,不断扩大“美丽乡村”品牌影响力,源源不断地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无论是泰顺还是安吉,它们都只是全省创“无违建县”的缩影。截至目前,全省已经创成“无违建县(市、区)”10个,“基本无违建县(市、区)”41个。

  拆违,是向违建行为宣战,必须持之以恒。从治危拆违时间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16年11月以来,全省强力推进城乡危旧房治理、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坚决淘汰不符合标准企业,从根本上消除各类房屋安全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根基。

  岁末年初,回望过去,虽然“三改一拆”早已踏进了第六个年头,但决不意味着可以鸣金收兵、偃旗息鼓。全省各地还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找短板、补短板工作,进一步强化长效治理。

  2018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违法建设防控治理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从四个方面强调要建立健全违法建设防控治理长效机制,标志着我省违法建设治理工作重心从拆违到防违控违转变,更加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省还建立了‘三改一拆’省市县三级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对拆违、“三改”、拆后利用项目的监管,做到每个项目有数字、有图片、有定位,可统计,可对比。此外,还依靠督查推动,通过组织专门力量对领导批示、媒体曝光、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进行重点督查,挂牌督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省“三改一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历史中来,向着未来而去。新的时代属于奋斗者、拼搏者,在光荣使命的感召下,善于改革创新的“三改一拆”人,他们将秉持浙江精神,一以贯之持续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向着态势正好前景正明的明天,永不止步,一往无前。

  (本版图片由省“三改一拆”办公室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经必由之路 赴人民之约 2019-01-18 浙江日报2019-01-1800005;浙江日报2019-01-1800006;浙江日报2019-01-1800010;浙江日报2019-01-1800012;浙江日报2019-01-1800004;浙江日报2019-01-1800008;浙江日报2019-01-1800019 2 2019年01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