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

国网浙江电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

一把钳子卖了42万元

  本报杭州12月18日讯 (记者 张帆 通讯员 王琳 刘学)“42万元第三次,成交。”12月18日下午,随着拍卖师敲击拍卖锤的落锤声,国网松阳供电公司工人包益能发明的智能断线钳的五年专利许可授权,被民企杭州咸亨国际科研中心有限公司拍得。

  “这种断线钳是电网施工中的新装备,虽然不显眼,却更安全、很实用,我们早就瞄上了。”现场参拍举牌的杭州咸亨国际科研中心有限公司负责人罗铖说。“我们公司是靠咸亨酒店起家的,后来新增工具行业业务,现在每年工具的销售额超10亿元,已超过酒店业务。在电力施工工具方面有经验,这种智能钳有市场,42万元,值!”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职工技术创新工作重创新、轻应用、缺激励,众多优秀成果被束之高阁,职工创新动力不足。而伴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的涌起,国网浙江电力通过建立成果转化的市场交易体系和公平有效的分红激励机制,为职工搭建了成果转化应用的“创业”平台,全面解放职工创新动力。在18日由国网浙江电力联合浙江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举办的2018年度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经过竞价交易,19项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全部通过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拍卖,实现与外部企业的签约转化,成交额达329万元,溢价率39.8%。

  据了解,这些成功转化的优秀职工创新成果,是经过层层筛选而来。在此之前,国网浙江电力系统内19家单位61项具备转化应用条件的成果,经专业初评、答辩复评、经济评估三轮筛选,21项安全经济、成熟实用的创新成果进入“推介对接”。

  为了从制度上保证职工创新的积极性,国网浙江电力制定了《成果创造团队激励总额计算方案》《团队内个人分红激励要求》和《成果成本核算指引》等政策,建立了有利于职工成果转化的分红激励机制。

  如今,国网浙江电力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正成为职工创业的协作平台和多方智慧的交融平台,让更多的职工创新成果借此走向市场、发挥效能,为职工创新“小成果”搭建梦想“大舞台”。据介绍,经过两年的制度实施和创新实践,国网浙江电力基本形成“需求申报、评估筛选、推介对接、价格确定、公开交易”的成果转化市场交易体系。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也成为国网浙江电力职工创业的协作平台和多方智慧的交融平台,促进电力技术、企业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强了企业创新活力。


浙江日报 经济 00010 一把钳子卖了42万元 2018-12-19 9022476 2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