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文章导航

美好径山 从容绽放

  美好径山 从容绽放

  陈 爽 潘怡雯 罗云丽

  禅茶一味悟天下,独一无二是径山。余杭区径山镇,纯净而古朴,伫立在杭州城的西北方,犹如一座美丽的城市后花园,与繁华的大都市交相辉映。

  作为杭城西部宝贵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在稳步向前的各个阶段,径山始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引,将呵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推动“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不断迈向纵深。面对纷至沓来的工商资本,径山以生态为总指挥棒,智慧统筹着其中的进与退、取与舍。

  如今的径山镇,环境大提升带动着全域景区美丽升级,“环境精致,禅意极致”的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轮廓初具,向4A景区的方向稳步迈进;“禅茶第一镇”的品牌名扬内外,形成了多元产业融合、百业齐放的发展格局。

  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在径山铺展开来。在这片美丽的人居生活福地,人们正收获着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感受着新时期的美好和自信。

环境之美 营造高品质宜居空间

  “环境是根本,是径山的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底色和美丽程度,决定着径山的方向和成长的无限可能性。为呵护这一方生态之美,近年来,径山镇高标准推进美丽乡村、“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基础环境治理工作。

  近年来,围绕“五水共治”,径山镇走出了一条特色化水环境治理之路。全镇重点排查工业园区及养殖场,深化责任范围,与相关企业签订污水排放责任书;深入推进“河长制”,创新探索“5+5”管理模式,对5条重点河流实施“一河一策”,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领导干部责任人,从而保障长效监管,水质不反弹;建设小微水体治理示范村,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效应,并落实小微水体以奖代偿机制,实现小微水体常态化管理,引入电子河长,推动智能化管理升级,对河道进行定量化预警判断……

  如今,径山镇全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小河清、大河净”的景象随处可见。“目前,径山镇已经消灭了劣Ⅴ类小微水体,到12月底,全镇所有河道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径山镇分管领导说。

  旷日持久的水环境治理提升和美化着径山的生态底色,与此同时,“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对径山来说,一年多的基础环境整治可谓一次“刮骨疗伤”。全镇累计整治违法建筑、不雅建筑和不协调建筑1567处9.06万平方米,整治出了径山速度和发展新空间,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不雅建筑、交通无序、垃圾暴露等“城镇病”现象逐渐得以基本解决。

  在“拆”的环节有序推进的同时,如何双管齐下,对所得空间进行科学美化和改造?是提升城镇容貌和品质的关键。以民生为原则,以产业发展、彰显特色为导向,径山镇大手笔投入1.5亿元,对拆后空间再利用,实施景观提升、道路拓宽、节点打造等工程项目,打造景观节点35处7500余平方米。与此同时,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群众参与家园美化的热情高涨,自觉改造美化庭院500余户。

  潘板、长乐两个小集镇从“面子”到“里子”彻底换了新颜,区域公共配套、环境质量等明显提升。凭借整洁的环境、和谐有序的空间配套,径山跻身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浙江省森林城镇、浙江省卫生镇,其中两个集镇顺利通过浙江省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验收,径山村荣获了余杭区首批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第一名的好成绩。

  冬日的午后,驱车行驶在宽阔的径山入镇公路上,道路两边的不雅建筑早已全部整治完成,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绿化带和各式微型景观,沿途景观星罗棋布,与18公里蜿蜒盘旋的骑行绿道相映成趣。不远处,精致秀美的村庄里,屋舍俨然,点缀在绿水青山之间,一幅惬意的乡土生活画卷正在径山全镇泼墨书写。

发展之美 澎湃乡村振兴新动能

  10余年前,省领导调研径山小古城村,提出“要做好‘三农’工作,保障农民权益,满足农民增收致富的要求,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谆谆嘱托始终是径山乡村发展的指引,激荡出创新发展的内在力量,一个个产村人文融合的美丽乡村“蜕变”故事接连上演。

  山谷缓坡、竹茶田园、小桥流水人家,国家级文物保护遗址——小古城遗址诉说着沧桑与厚重,这里便是国家级生态村、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小古城村。10多年时间里,村民收入增长了4倍之多,环村公路变成了景观大道,民宿经济和乡村旅游风生水起,仅2017年,全村便吸引10余万人前来旅游、考察。更为可喜的是,小古城村不断探索和深化着村级事务民主协商机制,“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很多事情往往是你一句,我一句就解决了。”当地村民说,小古城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增强着村民添彩家园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为小古城村走向全面振兴,累积了宝贵的基层治理经验。

  作为全区首个创新实施全村土地流转的村庄,绿景村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规模化农业。村里先后落成绿景堂生态园、西子农林现代生态园等五大生态农业园区,形成了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都市农业生态经济体系。跻身浙江省2A级景区村庄行列的绿景村,实现了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双丰收。

  “在山水之间自由徜徉,在出世入世间自由徘徊”,径山镇禅茶文化早已声名在外。当下,杭州周边乡村旅游竞争日益激烈,径山如何围绕禅茶文化,深化产村人文融合,走一条特色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山上主打静态的禅修体验,山下以动态的禅意生活为主。”径山镇党委书记徐伟龙道出了径山的突围之道。如今,在山上,径山寺复建正在加速推进,山顶农户、茶企搬迁工作顺利完成,禅意酒店群设计方案业已出炉;山下,“禅茶第一村”、绿景堂坡地村镇、陆羽泉公园提升等重点项目紧锣密鼓推进,花间堂民宿集群等接踵而至。与此同时,径山镇通过推广径山茶文化和禅文化讲座等方式,使禅茶文化真正融入游客的休闲体验之中。

  基于良好的绿色产业积淀和生态基础,以及毗邻杭州城区的天然区位优势,径山镇成为工商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径山的美丽经济业态因此不断深化、细化,逐渐升华为乡村振兴新动能。

气质之美

汇聚和谐幸福新径山

  乡村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只有充分调动农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乡村振兴。在径山镇,人们以饱满的精气神建设着自己理想中的乡村,这种自觉自愿形成的集体意识,成为现代径山精神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基础环境整治过程中,作为径山镇全面落实清洁家园长效机制的载体,“全民美丽日”志愿者活动在全域叫响,这个凝聚着全镇党员干部、志愿者代表的组织,时常活跃在河边,街边,俨然是全镇基础环境治理的“先锋队”,在他们的带动下,群众自觉参与清洁家园的热情不断高涨。如今,每月首个周六的“美丽清洁日”,更像是一个节日般的存在,全镇逐渐形成了“全民塑造美丽家园”的社会氛围。

  如平山村内树木较多,每天都会有大量叶子落下,但是村道上始终是干干净净的状态。“多亏了我们村民天天打扫。”该村党总支书记孙建明说。在平山村,每户人家都派出代表,分片包干,全力保障着集体村道的日常整洁。“大家已经形成共识了,不光自己家干净,也要让平山村更清爽、更美丽。”

  天下径山,禅茶一味。浓厚的禅茶文化滋养着径山人的精神根基,也锤炼出径山人走向振兴时代的文化自信和乡土热情,径山正把这种浓郁情怀融入城镇基础建设的诸多细节。

  在径山走一走,随处可捕捉到禅茶文化元素。每一所学校的外观和环境建设都力求融入本地元素,与大径山风格相协调,“一眼就能看出是径山的学校”;以双溪禅茶文化步行街为轴线,径山历史名人馆、小古城遗址展陈馆等2个特色文化馆和九龙驿等8个文旅驿站,由18公里绿道串联,径山非遗展示馆、径山文化展示馆和陆羽泉公园分立两侧,处处彰显着径山深厚的禅茶文化底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径山,深度体验和感受径山特色文化和幸福生活。径山的开放程度、与外界的融合程度逐渐提升,连续17届的中国茶圣节、浙江省生态音乐节、中国花神节等活动顺利举办,使径山镇的城镇品牌体系不断丰满,这个闻名中外的“禅茶第一镇”正成为当地群众的生活福地,都市人的心之所向。

  谈及未来,径山镇党委书记徐伟龙说:“径山将继续遵循‘服务好三农’的叮嘱,担当‘追求高质量,争当排头兵’的新使命,以‘大花园’战略为引领,推动美丽经济跨越式发展,争当乡村振兴余杭样板的排头兵,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径山始终保持着环境精致和禅意极致、乡风醇厚的多重美,以越来越自信的姿态走向更加美好的振兴时代。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美好径山 从容绽放 2018-12-19 浙江日报2018-12-1900003;浙江日报2018-12-1900006;浙江日报2018-12-1900013;浙江日报2018-12-1900016;浙江日报2018-12-1900011 2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