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钱塘江

刘殿魁:运河跑船这些年

  口述人:刘殿魁,浙江安吉人。在江南运河长湖申线安吉至上海跑船四十七年,见证了中国大运河浙江段的时代变迁。

  京杭大运河流经湖州,穿越千年, 流淌至今。每天,数千艘运货的船在运河上跑,对于船上的人来说,船就是家,河就是路。四十七年来,我以船为家,撑船为生,从开水泥“蛋壳船”到开集装箱“内河航母”,从跑单帮“运石子”到河海联运“运箱子”,见证了湖州跨入全国亿吨大港行列、创建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的历史时刻,亲历了内河水运的转型发展。

  我叫刘殿魁,今年六十二岁, 常年在安吉川达21号内河集装箱船上跑长湖申航道安吉至上海段。这段航程270公里,往返一趟需四五天。我船上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张老照片,这些照片见证了我们家这四十多年的风雨航程。

  黄金水道长湖申线,又称塘运河,具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位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的江南水网地区,西起湖州长兴的小浦镇,东至上海西泖河口,与苏申外港线相接,在江苏平望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全长143.2公里,其中湖州段75.1公里。江南运河在平望分成东、中、西三条线,东线是经过嘉兴境内的最早的京杭古运河,中线就是现在常说的京杭大运河,西线也就是长湖申线,这三条线在余杭塘栖汇合进入杭州。

  四十年前,长湖申航道处于自然状态,船舶通航100吨以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老乡们出门“谋生路”的想法多起来,加上湖州周边上海、杭州等城市有许多基础设施开始兴建,运河上一派忙忙碌碌的景象,年运量比之前增长了许多。

  在这股时代浪潮中,我萌生了去闯一闯,改变自己贫穷日子的想法。1984年,我和妻子辞掉船队上的工作,东筹西借了3000元,买了条40吨的二手水泥船,改造成一艘水泥挂桨机船,从本地装运黄沙、砾石到上海,赚到了第一桶金。

  那个年代,长湖申航道船多、弯多、桥多、浅滩多、河道窄,堵航是那时的常态。当时,我的水泥船小、易碎,被称为“蛋壳船”。船上设施也很简陋,驾驶室与生活舱连为一体,船顶用帆布盖着,遮风挡雨;与其他的船交会时,或是妻子站在船头手摇着旗子,或是我按喇叭鸣笛、闪烁红绿舷灯发出信号。

  最要命的是,堵航时间长了,码头货物告急,建筑工程告急,周围的“船老大”、船员和我一样,心急如焚!航道一有空隙,相互争抢,再次堵得严严实实,而且挂桨机船冒出的浓烟,把人熏成“包公脸”。遇上洪汛期,长湖申线湖州老市区河水闸关闭,上游长兴、安吉航运中断,有时一停船就是一个月。等开闸通航后,流经闸孔的河水湍急,我好几次开挂桨机船过闸时被急流逼退或冲跑,真是惊险!

  像这样惊心动魄的险情,我和妻子遭遇了无数次,那时开船全靠经验和胆量。四年后,我一狠心卖掉了水泥船,卖船的钱加上自己的积蓄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借的钱,凑足7万多元, 新建造了一艘80吨钢质双机挂桨机船,它的动力和抗碰撞性能比水泥 “蛋壳船”强多了。一路开去,引来跑船同行的啧啧称赞。

  钢质挂桨机船在当时就像电视机、录音机一样时髦,只有国营航运公司才拥有少量的钢质挂桨机船,个体船户都是开水泥挂桨机船,我是全县第一个淘汰更换的。真的没有想到,这次鼓足勇气换船,使我抓住了商机。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上海浦东大规模开发,掀起了建设高潮,建筑材料需求剧增,这给水运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湖州装货到上海的船,还没等卸货,等在码头上的包工老板就迫不及待地把钱扔到船上,生怕这船货被人抢走。

  在如此繁忙的业务下,原来80吨的钢质挂桨机船已不够用了,我又建造了一艘150吨的钢质双机挂桨机船,替代原先小吨位挂桨机船,开始跑单帮,自己装运黄沙、石子卖,一趟货可赚上三四千元,一年收入最少10万元。从那以后,我一发不可收,赚了钱就想换船。这四十年间,我在我们县是换船最早、频率最高的。

  2009年,湖州港跨入全国亿吨港行列,安吉川达集装箱码头建成。安吉是“中国美丽竹乡”,竹制品外贸集装箱生成量非常大,水运集装箱发展的美好前景让我非常心动,于是我果断转型:拿出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加入安吉川达船务公司,并把散货船改装成集装箱船,就这样,我从“运石子”转向了“运箱子”,一年纯收入有30多万元。数年间,我们这支集装箱运河大军不断扩编,成为江南运河长湖申航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湖州也成为全国首个、目前唯一一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

  过去有一句老话: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过去,我们常年漂泊在江河上,既艰苦又寂寞。三个儿女从小随船,干活时,不得不用笼头绳把孩子绑在船上。现在,我们船上冬暖夏凉,有一个客厅两间卧室,厨房卫浴样样齐全,算得上是一套完整的“公寓房”。

  每当船进入城市,两岸高楼林立、灯光璀璨,江面上大小船只来回穿梭,景色美不胜收。我们一家人会站在船头,从江上的视角欣赏繁华都市夜景,自拍留影,定格美丽瞬间。这些高楼大厦的建材都是船家们一船船运来的,如今这些高楼已变成了城市的新地标和改革开放亮丽的名片,我们也无比自豪!因船而生,因水而兴,我们一家早已离不开这条江南运河,更舍不得这片青山绿水。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3 刘殿魁:运河跑船这些年 2018-12-16 浙江日报2018-12-1600007;浙江日报2018-12-1600008 2 2018年12月1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