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食安浙江

构筑六大体系 建设港航强省

——水运高质量发展看浙江

  人类敬畏水,也保护水运用水。在人水相依的浙江,水运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不断促进社会进步改变人类生活。

  2017年,浙江水路运输船舶1.4万艘,运力达到2826万载重吨,其中海运运力居全国各省市第一;水路客运量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港口投资连续10年超百亿,新增万吨级泊位48个,达到233个……傲人成绩的背后,是浙江迈向水运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汗水。

  浙江港航深入学习领会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绿色发展为遵循,着力构建通江达海的航道网络体系、融合协调的港产城联动体系等六大体系,全面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

  通江达海的

  航道网络体系

  通江达海,扬帆起航。

  截至2017年底,浙江全面实施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07亿元,同比增长120%。建成长湖申线、钱塘江中上游等高等级航道250公里。全国碍航闸坝改造示范工程富春江船闸全面建成实现通航,杭甬运河宁波段运量突破300万吨。开工建设杭平申线、京杭运河四改三、瓯江航道、长湖申线西延等项目。

  如今,新一轮内河水运复兴行动已经启动,以“两河一江一通道”(京杭运河、杭甬运河、钱塘江、内河集装箱运输主通道)江海河联运航道网络为核心,浙江继续加快江海河联运航道网络建设,到2018年,基本建成杭平申线五长段航道,钱塘江中上游正式通航,建成内河高等级航道20公里。加快长湖申线西延、瓯江、丁诸线等航道续建步伐;开工建设京杭运河杭州段(新开挖航道)、湖嘉申线嘉兴段二期等高等级航道40公里。

  融合协调的

  港产城联动体系

  港产城联动,造世界级港口。

  “沿海地区要想富也要先建港”,浙江港航不断践行并诠释着这句话。发挥港口这一浙江特色优势,浙江港航着力构建融合协调的港产城联动体系,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2017年,宁波舟山港再次刷新纪录,成为全球首个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大港,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浙江港航全力推动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自贸区建设,以宁波舟山港、内河主要港口为核心,协同推进港口资源优化整合和转型升级,加快港口、航道、锚地建设,创新发展临港物流业,拓展港口综合服务功能,形成产业链长、产品层次高、配套体系全的临港产业体系。以沿海、沿江、沿河中心节点城市为支点,高效配置港口、产业资源,提升港产城融合发展水平。2018年将建成沿海万吨级及以上泊位5个,内河500吨级以上泊位25个。

  标准统一的

  运输装备体系

  运输结构加快集箱化、多元化,运输装备体系则更加整齐划一。

  今年4月,满载着2万吨铁矿石的“江海直达1”从定海启程首航,由海进江、溯江而上,航行约360海里直抵马鞍山港,创下航经南京长江大桥船只中载重量最大的纪录,标志着我国航运业江海联运新时期的开启。

  今年11月,嘉兴港航联合相关单位开展的“内河集装箱主通道标准系列船型研发项目(一期)”已完成验收,这一船型会在嘉兴集装箱主通道建设工程全部完工后正式投产。

  不止于此,浙江港航将加快江海直达船舶研发和推广工作,江海直达散货船投入运营,推动江海直达集装箱、汽车滚装等船型研发。推动内河集装箱船标准化建设,加快研发内河集装箱运输主通道船型,协同推进瓯江口航区调整。制定发布《内河货运船舶能效指数核定指南》。强化船型标准与长江航道、港口的配套衔接,提高码头前沿装卸设备等关键设备技术水平,提高港口多式联运作业效率和节能环保水平。加快渡船改造提升,改善海岛、库区群众出行条件。

  协同高效的

  运输组织体系

  高效运输,协同发展。

  今年11月,由嘉兴港始发的2艘内河船舶,装载着56个煤炭集装箱顺利停靠建德十里埠作业区码头,这是嘉兴港海河联运集装箱首次通过富春江船闸运抵钱塘江中上游。标志着嘉兴港海河联运业务将借助钱塘江中上游黄金水道的水运复兴向浙西、浙中地区进一步延伸辐射。

  这是浙江加强运输组织创新的一个缩影,浙江引导浙北地区集装箱向水路运输转移,推进集装箱海河联运,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港口经营人,培育集装箱运输市场,加大“陆改水”“散改集”的运输结构调整力度。完成浙江省内河集装箱发展研究,积极争取出台集装箱河海联运和宁波海铁联运支持政策,加强钱塘江中上游运输组织,促进浙西地区货物通过钱塘江、杭甬运河、浙北航道通向海港,加快嘉兴海河联运枢纽港示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全国海河联运发展的先行区。

  生态环保的

  绿色水运体系

  绿色为伴,生态环保。

  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各设区市制订出台船舶污染物联合监管制度,在长三角率先启动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并实现省管内河通航水域全覆盖。建成标准化港口岸电设施670余套,我省港口岸电建设经验全国推广。浙北航区油污水、垃圾接收点基本实现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船舶油污水的接收管理。相继出台了4部浙江省地方标准。成功在7000余艘内河货船推广电子船名牌,开发了浙江数字港航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等综合性平台,实现船舶由人工监管向自动监管和服务转变。

  浙江会继续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水污染行动计划,开展长江经济带船舶防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船舶排放控制区,持续做好船舶排放控制实施、监测、执法以及评估工作,加强港口岸电建设和推广应用。切实做好三条绿色航道、两个绿色港口等重点项目收官工作。到2020年,全面完成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的建设内容,实现船舶污染物上岸处置,内河运输船舶垃圾和油污水上岸率达到95%以上。

  智能安全的

  管理服务体系

  以人为本,智能安全。

  “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全省港航系统已实现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全覆盖、全程网上办理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施船舶证书“多证联办”“多证合一”和船舶检查“多检合一”。建成省数字港航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对接,率先实现水上罚款缴纳在线支付,66%的港航事项互联网自助打印电子文书和证照。实施“四减”,减事项减了43%,减材料减了67%;减证照,制发电子证照;减手续减了无规章以上依据的前置手续。

  未来,在推进智慧港航建设方面,浙江会加强科技创新,着力开展港航重大政策、关键技术研究,协同推进地方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港航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港航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的迭代升级。

  根据构建“六大体系”目标任务,浙江梳理出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的五大重点任务,涉及15项发展指标,已全部分解落实。同时,在基础设施、体制机制、集装箱运输、绿色水运、行业治理等方面,梳理出规划、政策、指南、标准、规范等46项可复制可推广的清单,将坚持边示范、边总结、边推广。

  浙江港航强省建设,翻篇归零再出发!


浙江日报 食安浙江 00014 构筑六大体系 建设港航强省 2018-12-04 浙江日报2018-12-0400013;浙江日报2018-12-0400010 2 2018年12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