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攻关立奇功
——记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运筹学与控制论博导、省特级专家刘祥官
本报记者 石天星 通讯员 李珍秀
这是一个周六,雨下得很大,7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运筹学与控制论博导、省特级专家刘祥官早早来到自己的办公室,把珍藏多年的一幅题词挂了起来,“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看着这10个大字,刘祥官仿佛又回到了40年前的激情岁月。
翻看刘祥官的履历,最独特之处在于他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华罗庚的弟子。他从1974年起支援攀枝花钒钛基地建设,在冶金部攀钢公司工作了20年,将攀钢雾化提钒工艺的平均钒氧化率从83%提升到了90%以上的国际先进水平,完善了提钒工艺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0年前,世界上仅有美国、苏联、英国掌握钒钛的冶炼技术,我国的提钒工艺尚处于初级生产阶段。钒和钛是国家战略物资,广泛应用于火箭、飞机、卫星、舰船、坦克等高端设备制造。
从1971年到1978年,攀钢的科技人员进行了8年雾化提钒的工业试验,但雾化提钒工艺的平均钒氧化率与国际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
1979年,攀钢加强提钒攻关组力量,其中出现了一对专攻应用数学研究的夫妇——刘祥官和夫人李吉鸾。
“我是抱着一种创业的决心去攀钢的。”刘祥官回忆道。当年钢厂建在荒山野岭之上,1976年元旦,他凌晨3时起床去买菜,排队排到上午9时,只买到3斤萝卜。
1994年,刘祥官被引进到浙大数学科学学院工作,面对稚气未脱的大学生们,他总会说这么一句话:“人年轻时要吃得苦,去创业,到老了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科学分析,从大量数据中找出最优条件,这正是今天“大数据”应用的真谛。而40多年前,刘祥官夫妇已经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工业大数据进行优化分析,并指导生产工艺优化。
当年,攀钢提钒车间提供给他们的原始生产记录装了一麻袋。夫妇俩扛回去后,对一张张原始记录进行数据预处理和优化分析,光这项工作就花了半年时间,然后写出了《运用数学方法探索雾化提钒的生产规律》的建议报告。1980年1月11日,生产攻关试验正式开始,刘祥官夫妇培训工人按照数学分析得到的优化参数进行操作,却发现存在提钒优化规律不稳定的问题,是华罗庚教授的一句话给了他们启发——规律不稳定意味着还存在未知数。
“真理总是从科学家的鼻尖跑过,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刘祥官无疑是能抓住真理的应用数学家,生产中出现的“小子样”数据成为了他找到新工艺参数的关键,攀钢雾化提钒工艺的优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提钒攻关试验成功总结会上,攀钢提钒攻关组装备设计负责人对此的评价是:“数学为攻关成功立下奇功!”
人生百年,在风华正茂的年纪赶上了一个建功立业的时代,这是刘祥官的机遇,而对于今天的数学研究者而言,大数据技术方兴未艾,也是难得的机遇。“所谓‘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本质上仍然是以‘数学建模’与‘智能算法’为基础。”刘祥官说。
当年华罗庚对学生说过一句话:“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刘祥官时常将这句话拿来和年轻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