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食品安全“海岛样本”
温州洞头创建浙江省食品安全区纪实
本报记者 郑希均
从地理角度来说,温州市洞头区是一个奇妙的存在,300多个岛屿,2862平方公里总面积,陆地只占了150多平方公里。陆域小海域大,人口少岛屿多,这样的环境下,食品安全工作如何做?浙江省食品安全区又该如何创建?洞头的做法既有常规动作,又有海岛特色,构建起了立体式的食安体系,打造成了浙江省食品安全区的金字招牌。
“别看洞头小,相关食品安全的事,哪一样都不缺。”洞头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洞头,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是有传统的。2009年,洞头就被评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2012年获评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自从2016年6月开始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区,该区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全力打造“海上花园·食安洞头”品牌,全区食品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保障水平大幅提高。2017年,全区食品安全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今年食品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在洞头,食品安全工作理所当然是“一把手”工程,从区层面开始,各级行政“一把手”均是食安委主任;
食安工作纳入了区“十三五”规划,写入了区委区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了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指标,出台了《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细则》,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6名专职人员组成的创建办,倒排时间、倒逼任务、倒追责任。
两年多来,涉及食品安全民生项目经费投入近1亿元,占到了全区当年财政收入4.2%以上,占比居全省前列;
作为一个亮点,区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建立的责任包干等制度,得到了省食安办的充分肯定;
围绕“四个平台”规范化建设,全部6个街道(乡镇)都建立以食品安全为首要职责的市场监管平台。2017年实现街道(乡镇)食安办规范化建设全覆盖,提前2年超过省定80%目标……
据介绍,覆盖广、手段新、效率高,是洞头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三大特色。
“互联网+明厨亮灶”和“雪亮工程”,是洞头“智慧化”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型、特大型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阳光厨房建成率达到了100%;食品经营电子追溯体系完成率超过省定标准,实现公开透明、来源可查、重点可控;打造“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追溯,把食品安全模块纳入“智慧洞头”项目;建立区检测中心、各农贸市场检测点、基层站所检测箱和检测车“四位一体”的食品检测体系,全区各农贸市场快检室、农林检测站均可免费为公众提供检测服务;坚持“标准化+品牌”引领食品安全,推行产前、产中、产后标准化管理。
做好全局文章,再做专项文章——专项治理,全力以赴攻难点。
洞头区紧盯重点领域、关键部位、突出问题,先后推出“百日攻坚”“三大一严”“两禁一超”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比如,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既是城市刚需,也是管理难点。怎么办?“我们按照‘规范一批、改造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加大整治提升力度。”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说。
“地沟油”,是很多人的心头忧。洞头强化餐厨废弃物处理,推行“集中化、无害化、资源化”餐厨废弃物处理机制,全区80%以上(城区100%)大中型餐饮单位已纳入集中处置体系并进入实质化运作,大中型餐饮单位油水分离器安装超过65%(城区100%),从源头上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问题。严厉查办“百人群体蜂胶”“千吨无标识白糖”“非法添加孔雀石绿”等典型要案。
有道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渔农村占比很高的洞头,按照整村推进思路,建立责任共担、要事共商、资源共享的区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在渔农村大力引进、扶持、规范食品经营单位。目前,小朴村、半屏“64条间”等村庄餐饮业日趋繁荣,九厅村、仁前途村已创成“省级食品安全与放心消费示范村”,东岙渔家乐一条街、燕子山海鲜美食一条街创成“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洞头还是个旅游区,旅游业是主导产业,“游客对食安的关心,就是我们关心的主题。”据介绍,洞头实施“食之放心”专项行动,并实行“当场投诉、当场受理、当场调解、当场履行”即刻处理机制。目前已经创成“放心示范餐饮”25家。
事实上,食安是个与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的大事。要做好食安工作,没有社会全体参与,不可能成功。洞头的一个例子是,推行政府+社会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目前全区在保单位共117家,其中学校食堂和村居集体聚餐点参保率达100%,全区累计保额7800万元;另一个细节是,品牌超市进校园比例达到100%。学生饮食放心工程3年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区政府被评为全省校园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