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文化

宁波江北慈城半浦村传承浙东文化数百年—

半浦古渡书香远

  众多古渡,分布在中国大运河畔,宁波江北慈城半浦渡便是其中一个活着的渡口。半浦村东侧就是中国大运河的终点小西坝。宁波市民钱文华是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对半浦村的一点一滴,都如数家珍。移步换景,娓娓讲述,半浦村的历史逐渐鲜活。

  半浦渡,古称“鹳浦古渡”。800年来,半浦渡口占据水上交通要冲,东达上海,北接慈城,通江接海,舟车往来。来自古镇慈城(1954年前为慈溪县城)与姚江上下游的客商在此上岸经营,中转货物,集市兴隆。夜航引渡的灯柱至今犹在,高3.2米,石柱上置飞檐石龛,典雅古朴。放眼望去,运河姚江如练,江阔人稀。右边不远处,车流飞驰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连接线,对岸的海曙区高桥镇,工厂如雨后春笋渐次增多。但见江上仅一船、一名摆渡人,来来往往接送稀疏的行人。摆渡人实际共有3人。当天轮值的61岁摆渡人徐国君,邀我们上船,去看对岸一亭内的清代《义渡碑示》。碑上刻郑氏家族捐造义渡的往事。半浦郑氏家族曾捐田建造义渡,打造3艘木船,昼夜轮流免费接送行人,大隐、高桥等地的渡客肩挑山货来此赶集,每日接近千人。

  除舟楫往来之外,半浦村的与众不同,便是悠然萦绕古村数百年的浓浓书香。就是在半浦渡,曾迎来一船船珍贵的书籍,催生了半浦村郑氏“二老阁”。“二老阁”与范式天一阁,同处宁波,睥睨东南,双峰并峙,书香远播。

  康熙年间,一代鸿儒、思想家黄宗羲在余姚黄竹浦的老宅失火,遗留给子孙的藏书损毁大半。远在半浦村的黄宗羲再传弟子郑性得知后,星夜赶往姚江边的黄竹浦村,把黄宗羲“续钞堂”残余图书,用船载至半浦。又遵父郑梁遗愿,建造藏书楼,于雍正元年(1723年)落成,并命名为“二老阁”,以纪念同在刘宗周门下就学的黄宗羲和郑氏祖父郑溱。不仅藏书,而且刻书。郑氏一门雕版刻书长达155年,历经六代而薪火不绝,黄宗羲巨著《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得以出版。四方学者纷至沓来,访求黄氏之学,一时间使半浦村成为浙东学术重镇。

  循着郑性当年的脚步,我们找到“二老阁”遗址,这座存在了220多年的藏书楼仅剩临街的一面墙壁以及阁后的小池、古井。据钱文华介绍,“二老阁”楼上存黄宗羲遗书3万卷,楼下存郑氏先代遗书2万余卷,藏书之丰、图书之珍,唯有天一阁可以比肩。然天一阁“不得擅开”,而二老阁笑迎四方学者。

  渡口人家由此数百年来书香不绝,教育兴盛,今日仿佛仍能看到四方学者在渡口下船的身影,听到旧时学子琅琅的读书声。半浦郑氏家训规定“子孙为学,须以孝义切切为务”,半浦家家户户皆好藏书,有的家里多达上万册。“半浦郑氏自古以来重视耕读文化和慈孝传家。重建‘二老阁’,复兴半浦文化,一直是我们的梦想。”半浦村村委会委员郑丰说。

  复兴半浦文化,正由梦想化为现实。“桥像砚台村似岛,深宅大院真不少”,中书第、九间头、乐善堂,一一走过鳞次栉比的宅第民居,如饮浓浓的陈年美酒,给人无尽回味;青藤、筒瓦、马头墙,漫步宁静、洁静的村庄,如同打开厚重的历史画卷,让人心醉情驰。半浦素有“三庙六祠堂,一庵一阁一义庄”之说,如今大多庙庵书阁湮灭无存,近百幢明清古建筑经过修缮,却依然完好如初。半浦人将村中仅存的老建筑视作珍宝,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村落。自2005年半浦村被评为宁波市十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以来,村里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对古建筑进行修缮,还成立义务文保队,走访耄耋老人,一点一滴挖掘整理历史文化。

  这里,不仅有珍贵的遗存,还有鲜活的文化传承。早年在半浦渡口,半浦村人孙衡甫乘船到上海打拼,最终成为银行巨子。他捐款建造的半浦小学于1926年建成。如今这座中西合璧建筑经过修缮后,成为“弘扬中华圣贤文化、传承中华千古智慧”的国学教育基地半樸园。

  走出村口,慈城“老乡”冯骥才的文章《半浦村记》蓦地跃入眼帘:历时久远的古村大多陈旧落寞,支离破败,然而半浦人却分期分批地整理,先把精华修缮出来,再着手其他。即使精华也一座座地精修细做,不急不躁。半浦村,正是冯老希望看到的古村落,因为它敬畏自身的历史与传统,不急不躁,量力而行。

  这一切从哪里来?不是来自当地百姓的“文化自觉”吗?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做好古村的保护、传承、提升文章,半浦村既塑形又铸魂,唯有如此,历史更有风韵,精神更加丰盈,人生才见灵动。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9 半浦古渡书香远 2018-11-21 8737634 2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