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专版

江北体制机制改革激活
区域高质量发展

  江

  北

  体制机制改革激活

  区域高质量发展

  段琼蕾 张落雁

  江北,面积208平方公里,作为宁波市陆域面积最小的县级行政区,1984年1月成立以来,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浪潮中,这个“小区域”干出了一番“大作为”:根据2018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江北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排名56位、在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中排名第36位。

  江北改革开放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段“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历程。尤其是“八八战略”实施15年以来,江北以政府自身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发挥体制机制新优势,近年来累计获得7项国家级和12项省级改革试点。通过改革创新挖潜力、增动力、激活力,江北加快了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了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2017年,江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63亿元;财政总收入108亿元;自营进出口总额62亿美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48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743元。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首个“慈孝文化之乡”、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和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等。

  面向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江北将继续抓牢改革开放这个“牛鼻子”,始终以争先进位的姿态落实“六争攻坚”各项任务,全力推动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建设迈向更高能级,为宁波高水平“名城名都”建设贡献更大的“江北力量”。

创新体制机制 释放改革红利

  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从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方式,到启动“四张清单一张网”,再到如今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一场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在江北大地持续深入地推进,尤其是最近几年,“江北改革”更是坚持以“最多跑一次”为龙头撬动各领域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释放改革红利,成绩突出。

  按照整体集成的理念,标准规范的思想,构建了以企业群众“五大办事主题”为视角的整体性、集成式政务服务机制,创新制定了《特定区域多项目整体捆绑式审批工作机制》等20多个工作制度,建立了《窗口服务“事前强化咨询”“事中争优服务”“事后促进提升”工作制度》《行政服务中心“百姓不离开,窗口不打烊”工作制度》等10个便民服务制度,为“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提供了更多的制度创新。

  2017年,江北制定《基本建设项目“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高效审批”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意见(试行)》,并在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一站代办综合窗口,精准化破解难题,为企业减负。现在,100%的行政审批事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2017年6月,“全生态”高效审批服务体系得到国务院督查组肯定。

  在百姓个人办事方面,江北抓住“我要出生了、我要上学了、我要工作了、我要结婚了、我要退休了”五个重要节点,编制114个事项、838份申报材料清单,形成《百姓个人全生命周期办事一本通》,目前个人“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已被列入省标准化试点,在宁波市对各区县(市)的行政审批服务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中,已连续33个月平均得分位居全市第一。

  此外,江北聚焦推动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均走在了前列:

  去年9月,江北入选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今年2月,慈城镇跻身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今年5月,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推出的“非接触性执法”模式,得到住建部领导批示,全国现场会也在当地举行……

  江北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江北还将紧扣‘中国制造2025’、保险创新、跨境电商等国家级改革试点发展布局,谋划一批重点改革项目,真正将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发展红利。”

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发展能级

  眼下,宁波邦奇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第四条CVT变速箱装配线安装已进入尾声。作为江北都市工业转型的重要项目,“邦奇”自今年2月首条生产线投产以来,已生产变速箱超过10万套。而在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9000多家智慧供应链企业业务遍布全球,打响了“江北服务”品牌。

  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齐头并进,是江北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宁波行政区划调整,中心城区逐渐显现出资源禀赋差异,江北在区域面积方面的固有优势不再。“在当前形势下,江北必须谋划区域高质量发展,坚持加快转型升级不动摇,苦练内功不浮躁,推动理念转换、动能转换、结构转换和效率转换。”江北区有关领导表示。

  改革开放初期,江北区全力推进乡镇企业发展,积极推行经济承包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在妙山砂轮厂基础上创办的金田集团,经过三十多年创业,现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铜加工利用企业,2017年入选宁波千亿级工业龙头培育企业。为推动工业集聚发展,2000年,江北开始谋划投资创业中心建设,聚焦发展都市工业,成功培育了爱柯迪、宁波水表、柯力传感、赛特威尔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单打冠军”。为突破“缺地”这一发展瓶颈,近年来,江北不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按照城市功能区标准推动工业区二次开发,创新实施增容调绿改造,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工作曾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截至目前,已完成淘汰整治落后产能企业572家,累计整治腾出低效工业用地762亩。这些腾出的土地,为“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提供了发展空间,以工业物联网企业为例,江北目前已引入近30家,年产值突破50亿元,占全市的1/3。

  通过搭平台、聚产业、优梯队,2017年江北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58亿元,是1984年的801倍,年均增长21.7%;工业产值过亿元企业74家。“凤凰计划”顺利实施,全区累计培育上市企业5家、发审通过1家、新三板挂牌11家、宁波股权中心挂牌78家。

  同时,航运物流、金融服务、商务中介、现代商贸、电子商务、文化健康旅游等六大服务产业在江北的发展势头强劲。如在商务服务方面,江北引进和培育了一批法律、会计、税务等高端商务中介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科技咨询、工程咨询等咨询类中介服务机构,从业总人数突破5万人;依托泛老外滩金融保险创新港、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和慈城卫星城等平台,江北金融保险业集聚发展,仅慈城基金小镇就吸引了近千家金融类企业,2017年管理市值超过1500亿元。

  随着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接连落户和投产,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愈来愈成为江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目前,该区GDP增幅连续11个季度位居全市首位,三次产业比例由1993年的17.5∶57.7∶24.8发展为2017年的1.8∶35.2∶63,第三产业占比全市排名第一。连续两年入围浙江省区域竞争力、发展潜力和创新力30强榜单。

推进城乡融合

改善民生保障

  今年国庆期间,作为宁波首个田园综合体,位于江北区甬江街道畈里塘村的达人村农旅项目吸引了22万游客来打卡,这是该区对乡村振兴的全新探索。这里曾是宁波老城区内最大的蔬菜基地,2016年,甬江街道与达人旅业合作打造达人村项目,村子以土地入股,每年可参与分红,项目开业后正带动周边餐饮、民宿、农产品等进一步的发展。

  回望刚刚过去的40年,从城乡统筹到城乡一体,再到城乡融合,对乡村振兴及区域协调发展,江北的探索和创新从未停止,始终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借力全市城乡一体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和慈城卫星城改革试点契机,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发展的“江北路径”。2017年江北区城镇化率上升到76.6%,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3.8平方公里,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全市、全省居前。

  畅洁的公路拉近了城乡间的时空距离。目前,江北区公路里程为318.821公里,93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跨江通道更加通畅,相继建成甬江大桥等对外跨江桥梁和隧道11座。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已于2015年投入运营。

  除了时空距离的缩短,社会民生保障事业均衡优质发展则加速了城乡之间不平衡性的消除。2017年,江北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110所,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均衡化发展,组建了“惠贞”“实验”“江北中心”三大教育集团。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4家,全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达4.59万人。户籍人口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上升至96.7%和99.2%。自2005年来累计建成拆迁安置社区27个,30余个农村完成撤村建居改造。过去3年全区实施棚户区改造面积将近80万平方米。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宁波大剧院、宁波美术馆、江北区文化中心等重大文体设施先后建成,40家农村文化礼堂已投用。未来5年,江北将继续以加快提升区域发展能级为主线,统筹推进创新高地、美丽之城、文化强区、开放都市和幸福家园等“五大建设”。

  (本版图片由江北区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0 江北体制机制改革激活
区域高质量发展
2018-11-15 浙江日报2018-11-1500003;浙江日报2018-11-1500006;浙江日报2018-11-1500004;浙江日报2018-11-1500008;浙江日报2018-11-1500009;浙江日报2018-11-1500015;浙江日报2018-11-1500019;浙江日报2018-11-1500017;浙江日报2018-11-1500022 2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