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风帆劲 内外兼修引客来
——丽水旅游业发展综述
孙俊
生态旅游风帆劲 内外兼修引客来
——丽水旅游业发展综述
孙 俊
“快乐好似河水,悲伤呼唤彩虹,旅途前路虽未知,亦要如此快乐前行。稻穗轻轻颔首,盛开的紫丁香将旅途装扮。”旅路如同人生路,路里风霜,快乐夹杂泥尘,累了的时候,我们总想要寻求一片蓝天白云,感受自然的温柔、诗意的平和。
一方净土,如水之风,无限清景。如果你要寻找这样的地方,那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的是,去丽水就对了。
让丽水人引以为傲的,是满城的好山好水好空气。而让人们在生态保护同时“鼓起荷包”的,则是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浙江丽水市多年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这是对丽水绿色发展取得成效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丽水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继续奋勇创新实践的谆谆嘱托。旅游业作为丽水绿色发展的主引擎,让丽水的“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不论是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综合改革,还是全域旅游创建、旅游资源开发,丽水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这些也绝非偶然。
在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旅游体验诉求越发多元和个性,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丽水坚持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实现“两个千亿”为目标,全力以赴强基础、抓项目、拓市场、树品牌,坚定不移培育旅游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休闲养生城市、中国气候养生之乡、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休闲度假5U奖等殊荣。
生态为底 全域创建
在丽水,你不需要寻找风景,睁开眼睛就是。
入选“国家非遗”的龙泉青瓷、宝剑历经千年传承,尽显匠心匠艺;缙云仙都,相传为轩辕黄帝炼丹升天之所,苍松翠柏间,有美景更有奇绝;莲都古堰画乡,古街古亭古埠头,诠释着文化与自然的美;庆元、景宁等地“木拱廊桥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罕见的“廊桥王国”,绝美的山水人家;松阳延庆寺塔,世界第二古老斜塔,堪称东方的比萨斜塔;云和,是世界最大的木玩生产基地,更是绿水青山中的童话胜境……
21家4A级旅游景区、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16个A级景区村庄、2725个美丽乡村,它们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让丽水“处处是景、全域皆景”。
全域美丽源自全域创建。生态是丽水第一优势,旅游是丽水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一以贯之把旅游业作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予以培育,成为书记、市长一把手工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来,市委、市政府站在更高的高度,提出要用全域旅游的理念大张旗鼓发展生态旅游,全市域统筹发展旅游,强调四个“所有”,即所有的部门、所有的建设、所有的工程、所有的项目都要有旅游的理念,都要达到赏心悦目,身心愉悦的效果,把丽水作为一个大景区、大花园来打造。
在《丽水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丽水市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规划》《丽水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等规划体系引领下,丽水树立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标杆,促进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形成整体提升。同时,差异化参与区域合作和竞争,以农旅融合特色支撑国家东部生态旅游协作区主角地位;确立以全域旅游理念打造千亿级的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地位,实现“十三五”末旅游总收入1000亿元,旅游总投资5年累计1000亿元。
强化顶层设计,也要理顺体制机制。丽水市、县两级全域办真正实现实体化运作(全市抽调精干力量50余名,其中市本级抽调7名),各地深入研究创建“导则”,精准把握重点,务求标准具体化、项目化、日常化,“周简报、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的创建工作机制长效化、常态化,全域旅游创建强势推进。
生态是丽水最靓丽的底色,也是全域旅游发展最实的基础和最大的亮点。丽水的生态环境工作,保护与优化并重,为全域旅游创建提供支撑。编制了《丽水市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深入实施《丽水市生态工业发展负面清单制度》,推进“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专项行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督查长效机制,坚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为全域旅游发展构建科学绿色的生态格局。
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六边三化三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试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平台,推进美丽乡村风景线、美丽公路建设、美丽林相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形成三美融合、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美丽环境。
“外塑”品牌 营销升级
“旅游经济是概念经济、形象经济和体验经济,产品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卖得好,关键在策划,核心是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丽水市旅委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更好地经营一座座“旅游富矿”,丽水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2018年,丽水在品牌宣传、市场营销、区域合作、旅游+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进一步开拓了旅游客源市场,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后劲,带动乡村振兴,促进了全市旅游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秀山丽水激发了社会资本投资旅游的热情和积极性,招商引资态势良好。
上半年,全市接待旅游知名品牌企业、投资商来丽考察300余批次(其中市本级接待40余批次)。签订正式协议14个,协议投资额143.6亿元;签订框架协议5个,协议投资38.2亿元;签订意向协议12个,估算协议投资额694亿元。冒险岛二期项目进入招商方案洽谈和完善阶段;6月14日市政府与世茂集团、银帝集团签订了总投资300亿元的南明山休闲小镇,与众安集团签订了四都区块休闲旅游项目开发的战略合作协议。
项目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加快推进旅游项目。
按照“一个项目、一班人马、一套机制、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缙云仙都、云和梯田创5A工程全速推进,龙泉山景区缆车项目投入运营,九龙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园,松阴溪景区开始试营业,遂昌华东地区首座景观玻璃桥(南尖岩云端玻璃桥)正式开放。市本级处州府城、中国青瓷小镇维景温泉度假酒店、莲都郎奇白桥养生园、遂昌汤显祖戏曲小镇、松阳茶文化体验中心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旅游厕所革命持续推进,编制了《丽水市公共厕所建设指南》,梳理了厕所建设正负面清单,建档率、入库率均得到省旅游局肯定,全年计划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06座,目前已完成72座。千村景区化建设全面铺开,全市已列入培育创建A级景区村庄254个,1~6月已完成投资7.6亿元。作为浙江大花园核心区的旗帜性项目——总投资110亿元的大花园瓯江绿道核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市场营销加温增效,让丽水旅游品牌“走出去”。
市内市外、线上线下各放异彩,全市在继续深化与央视、省市级媒体合作宣传推广的同时,先后组织举办了南京、镇江、扬州、泰州、杭州等高铁沿线城市“乘着高铁游丽水”主题推介活动,着力拓展苏南、苏中市场,取得很好效果;推出了丽水大花园导游导览系统,实现“一图在手、游遍丽水”;与各部门携手举办了全市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开展了2018丽水半程马拉松、2018“冒险岛水世界”水上嘉年华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同时,各县(市、区)主场营销亮点纷呈,聚了人气、旺了财气,快速提升了丽水旅游知名度、曝光度。
随着旅游营销升级,丽水旅游品牌愈发响亮。好品牌赢得好口碑,“丽水美景值得一游”成了越来越多人心中的共识。
“内修”管理 秩序井然
生态优美品牌响亮,更要让景区充分满足游客需求,让游客“进得来、停得下、留得住”,因此旅游“软环境”建设十分关键。
丽水坚持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旅行社和导游领队监管为重点,以旅游市场“净化行动”为抓手,立规矩、出重拳、织密网,不断挤压旅游市场“不法空间”,持续肃清旅游行业不良风气,全面重振行管雄风,积极探索打造旅游市场监管的“丽水模式”。
双管齐下,建立健全旅游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丽水在省市统一部署开展旅游市场整治行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基础上,上半年会同市财政部门制定出台了《市本级旅行社、星级旅游饭店及全市导游员计分考核奖励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该办法坚持“促进”和“规范”双管齐下,通过针对性地设置市内旅游线路产品、“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建设、星级评定等考核指标,促进旅游企业围绕中心、服务全市旅游发展大局。
同时,建立“红黑榜”制度,率先实现了地级市旅游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设“零突破”。上半年,新设立旅行社9家,变更12家,注销2家;新增导游126人,变更113人。
“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办理再优化、再提速,跑出便民加速度。
目前,市旅委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共4主项6子项,所有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一次办结。上半年,行政审批窗口共计办件量263件,其中旅行社共计办件量23件。
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提升游客安全感。召开了全市旅游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上半年全市未发生旅游安全生产事故。
严监管高服务带来的是优质旅游“软环境”,让游客玩得放心、舒心,旅游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增强。
下一步,丽水将紧紧围绕培育旅游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打造“诗画浙江”鲜活样板和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宏伟目标,着力优化体制机制,强化规划引领,重抓项目建设,力促行业规范,全面实现年度预期目标。
浅浅山风,淼淼之水,花海绿林,这是今天的丽水。明天,绿色发展之笔还将绘出何种图景,令人期待。
(本版图片由丽水市旅游委员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