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 固本强基
衢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衢州市把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为主引擎,以打造中国基层治理最优城市为目标,以“党建+”和“智慧+”构建“四大”(即大党建统领、大联动治理、大数据应用、大融合推进)、“五+”(即网络+网格、线上+线下、制度+技术、公转+自转、共性+个性)的基层治理体系架构;以“雪亮工程”为抓手,推进基层治理信息化、智能化;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人防技防物防“三防齐抓”、共建共治共享“三共并推”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新模式,全方位、深层次推进衢州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条红线”贯穿到底
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基层治理情况复杂,问题多。怎么样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力量、资源在一线集聚,矛盾在一线破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衢州,正走出一条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衢州路径”。
每逢周二,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迎和社区就会迎来居民咨询问题。
“楼下店面门口占道经营,可以帮忙解决下吗?”
“小区小道灯不亮了,可不可以修一下?”
“楼上漏水,怎么解决?”
……
门口的联村(社)“服务团”把居民们的意见一一记录下来。“服务团”成员包括:“团长”——信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甘清,“团员”——街道干部、综合执法局干部、市场监管干部、派出所民警等,他们与社区网格工作人员一起,能现场解答的,当场给予解答;对一些情况复杂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联系专人跟进处理。同时,“服务团”还向居民发放《给居民的一封信》,居民提出的问题,80%在现场得到解决。
紧贴一线需求抓工作,需要一个抓手,衢州提出“周二无会日”。这一天,衢州市近万名党员干部组团联村、驻村办公。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了解诉求、代办事项、推进工作。为了促使组团联村机制不走过场,市委、市政府还实行了党建治理等工作的捆绑考核、责任共担。
自5月29日,衢州全面启动了“周二无会日”组团联村(社)服务,全市组织乡镇(街道)干部,平台干部,第一书记,农村(社区、生态)指导员,专家人才等,共组建联村(社)服务团1517个。不到一个月时间,衢州市有近万名党员干部组团联村(社),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服务群众2.2万人,解决各类问题922个。
衢州的领导认为,党建是“牛鼻子”、是“金钥匙”。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建统领活的灵魂、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大党建统领大联动治理,通过制度设计,把“党建”与“治理”结合起来,让党建成为基层治理的基础、核心、灵魂、关键。
“三”是“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主要是实施“三大主体工程”,即落实乡镇街道主体责任、发挥村社组织主体作用、激发党员群众主体意识;推进“三个全覆盖”,即组团联村全覆盖、网格支部全覆盖、党员联户全覆盖;运用“三大指数”,即乡镇街道党工委的服务指数、村社党组织的堡垒指数、党员的先锋指数。
目前,中组部已经把衢州列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衢州以成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为契机,着眼于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从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入手,制定出台“周二无会日”、组团联村(社)服务、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建设、党员“1+N”联户以及乡镇(街道)服务指数、村(社)党组织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指数等10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一揽子的配套制度体系。
目前,这套体系框架和运行架构已在衢州全市域重重落地,基本形成统一的规范模式,并在农房风貌整治提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小区物业管理、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土地征迁项目推进、基层社会平安稳定等工作中得到了实战应用,发挥出了攻坚克难的体系机制优势和作用。
在农房整治中,柯城区通过“网格支部+红手印”,党员按下“红手印”,竖起带头拆违治乱的旗帜,唤醒了党员,唤醒了群众,唤醒了公平正义,15个乡镇(街道)的1170名村(社)主职、两委干部所涉“一户多宅”违建和附房实现全面清零,目前全市“一户多宅”违建整治拆迁已完成96%。
围绕“小区病”这块城市建设的短板,衢州大力推广“红色物业联盟”,从党建统领入手,把“党建+”引入小区治理,发挥党员力量,为小区治理参与各方打造“主心骨”。“红色物业联盟”就是“网格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业主+各类社会组织”,核心是把党员干部在社区党组织和机关党组织双向打通,双报到、双认领,从治“十二乱”、缴纳物业费入手,建立干部八小时以外的信用记录平台。
截至目前,全市组建联村(社)服务团实现了村(社)全覆盖,每个村(社)均有市、县、乡4~6名干部常态联系服务指导,设立网格党支部275个、党小组3970个,实现全科网格内党组织全覆盖;党员“1+N”联户实现联系不漏户、户户见党员。8282名组团联村(社)干部已累计服务群众8.5万人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3.42万个。截至目前,全市7.26万名联户党员已经直接认领并处理了各类大小事务13.66万件。
数千支由联村(社)组团成员、网格“一长三员”、联户党员等组成的红色网格联队常态活跃在三衢大地,构筑着“平时为掌各守一方,战时为拳攻坚克难”的堡垒、底座,浓墨重彩描绘着“千格万员战一线,群防群治保平安”的生动局面。
“雪亮工程”智慧升级
支撑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互联网时代的基层治理,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弘扬互联网精神,在统筹整合联动、跨界打通融合、扁平一体高效上下功夫,通过“制度设计+技术支撑”,实现智慧应用大联动。
近日,衢州市110指挥中心接到一老人走失的报警,民警利用“雪亮工程”监控,很快确定了老人的活动轨迹,明确了搜寻方向。随后通过智慧寻人软件,向周边村民发送协助信息。7个小时后,老人被顺利找到。
仅凭借一张抓拍模糊的图片,衢州警方利用“城市大脑”的应用,在10分钟内就找到了一起抢劫案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将其缉拿归案。
在此不久前,衢州警方同样借助“城市大脑”,通过摄像视频中截取的3张模糊照片找到犯罪嫌疑人踪迹,抓获在水利风景区信安湖非法电鱼6年的钱某及其妻子。同时,警方根据调查及系统提供的证据,确定钱某夫妇涉案金额超过60万元,并锁定相关证据,之后,再也没人敢在信安湖电鱼。
……
自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雪亮工程”建设示范城市以来,衢州市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雪亮工程”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水平,形成了以大联动、大治理、大服务为框架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雪亮工程”的实施,不仅让逃犯无处藏身,也让基层警情的效率大大提升。
随着“雪亮工程”的升级,衢州将“枫桥经验”向网上延伸,“雪亮工程”在“城市大脑”的辅助下,正从只管看的“眼睛”升级为能看能思考的“大脑”,在重大活动安保、重点行业安全监管、重点事项监测、突发事件处置、侦查破案等实战当中发挥作用。
目前,衢州市已经完成了5.2万路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并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汇聚52个部门数据,归集数据近40亿条,汇聚视频5万多路,为基层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衢州优化顶层设计,引入阿里巴巴“城市大脑”技术,初步形成了“雪亮工程”+“城市数据大脑2.0”的市域智慧治理的关键体系架构,构成“四网四平台一大脑”的总体构架,“一大脑”即“城市数据大脑”,“四网四平台”即互联网(互联网共享平台)、政务外网(综治中心平台)、视频专网(公共安全视频专网共享平台)和公安信息网(视频联网平台),开启了市域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应用。
在衢州市大联动中心,大厅里硕大的电子屏幕上不间断跳动着进出衢州的人数、卡口过车数量等信息,各路面监控点击即可查看,后台则不断分析每时每刻汇聚而来的庞大数据,提示风险点……
今年9月,衢州市又与阿里共同建立了中国基层治理数字化研究院。目前,衢州“雪亮工程”大数据“城市数据大脑2.0”版已开发出人脸识别等10多项应用,“雪亮工程”这双城市眼睛装上能思考的“头脑”,已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的中枢,夯实基层网格,释放创新活力。
组合拳打通“神经末梢”
完善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在我国行政体系中,乡镇处于“最基层”,它的运行状况,直接关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随着社会事务的不断复杂化,许多棘手的、责任大的事情,转嫁成为“属地责任”后,却让不少乡镇“不堪重负”。
针对这一问题,2015年,浙江省提出了“提升乡镇统筹协调能力,探索建设乡镇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四个平台”的要求和目标,之后又将其与“最多跑一次”改革相融合,打出了一整套组合拳,目的就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衢州市作为试点先行和率先整体推进的地市,打造“王”字型运行机制,主要是以县(市、区)为“顶线”、乡镇街道为“中线”、村社网格为“底线”、信息集成平台和联动指挥平台为“竖线”,从三到王的递进演化。如今,十余个专业部门设立的“条线网格”融合为“一张网”覆盖的“全科网格”,全市所有村(居)被划为4300余个网格,由乡镇(街道)统一管理的1.5万余名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遍布其间。
在柯城区衢化街道,2800余名退休党员全部纳入45个社区网格党支部;“阳光驿站”志愿服务工作室、衢化大妈等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通过“网格智慧管理系统”“邻礼通”微信端和“雪亮工程”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干部群众互动;创新出租房屋“五色工作法”,摘掉了“非法传销、禁毒工作重点整治街道”的帽子。
“整合”是衢州市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升级中,一个最为核心的关键词。龙游县首创的“龙游通+全民网格”是基层治理“信息化+全民网格”扁平化管理创新模式的一个典型。
“这个公众号好比是个‘网上政府’,老百姓想问啥办啥,可按模块自助查询、操作。又好比是个信息平台,网格员或村民看到啥不对劲,随时可反馈信息,再由街道的综合指挥中心来分流。按规定,必须事事有回音,慢了还不行。”龙游县东华街道张王村党支部书记袁平华说。
龙游县东华街道张王村原是个“软弱涣散村”,村民爱上访,在附近是出了名的。“其实没啥大事儿,都是信息不透明惹的祸。”袁平华说,现在每家每户都关注了公众号,村里账务、动态信息、选举投票等全公开,去年再无一人上访。
在龙游县,名为“村情通”的微信公众号,仅半年多时间,注册用户就接近18万人,其以村为单位,与“全科网格”无缝对接,可提供户籍、土地、住房等40多项信息服务。几乎每家都有人关注,通过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直接联村入户。
说起乡镇工作,龙游县龙洲街道党工委书记严明华“苦水”不少。这几年,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动不动考核、督查,稍有不慎,还有可能被问责。
如今有了“村情通+全科网格”后,街道开始有了新变化:村民反映冬令时路灯开得晚,第二天便得到整改;江滨公园配电箱被淹,从市民反映到解决,仅历经7个小时。去年下半年,整个街道累计村级爆料7581件,99%都在村里解决。
“一边推广‘村情通’,一边根据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需求梳理出更多的服务事项,让老百姓通过指南提前准备相关材料。如今,已有13项业务可全程网办,39项业务可网上预审。”龙游县编办副主任许慧斌说。
通过“村情通”,龙游县全县262个行政村已推广应用,14.5万名农民实现“指尖办事”,95%的外出务工人员可以通过“掌上”参与村庄治理,95%的事项实现了在村内解决。
“相信随着信息孤岛被相继打通,乡镇街道的压力和负担会越来越轻,行政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未来,老百姓可以少跑,让数据跑、让物流跑,让事儿追着干部跑。”严明华说。
如今,柯城区“柯城区点点通”、衢江区“钉格通”、江山市“E家亲”、常山县“慢城百事通”、开化县“三民工程”E掌通等“村情通”式智能应用平台已全部上线运行,全市共有近70万群众关注加入参与其中。群众一机在手,即可通过“随手拍”爆料、村民信箱发声等参与村务管理,通过移动“掌上办”享受常办事项服务,目前,衢州正积极把它打造成“衢州通”,形成市、县、乡、村、格五级贯通的联动平台,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米”,搭建了一条条联系服务群众、共同守护平安的红色平台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