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文章导航

赤心为民出真章

  赤心为民出真章

  ——诸暨“枫桥经验”绘就新时代长卷

  55年,“枫桥经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早已不限于矛盾纠纷化解的经验,不限于政法综治领域的经验,而成为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经验。“以人民为中心”的不变初心,深入落实到农村的“最后一公里”,成功激活了群众最为朴质的感情,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动性、创造性,做到了社会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伴随着“枫桥经验”在发源地诸暨的传承与创新,诸暨在平安浙江建设中、在平安县市创建中始终走在全省前列,有效构建起党建引领、人民主体、“三治”融合、“四化”并举、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呈现出矛盾少、秩序好、环境优、生活美、社会和的良好局面,荣获全省首批“平安金鼎”,连续13年被评为省“平安县市”,百姓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6%以上。

  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诸暨致力念好“变与不变”治理经,依旧牢牢把握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核心,在坚守的同时又创新求变,理念上由管理向治理转变、方法上由传统向智能转变、领域上由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如今,升级版的“枫桥经验”,已成为诸暨社会活力迸发的强大驱动力。

红色凝聚向心力,筑牢社会治理“定盘星”

  党的领导始终是“枫桥经验”坚持、发展和创新的政治优势和主要推动力量。诸暨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力,切实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每个末梢,推动党委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下水管道污水四溢,快去看看”“有人烧野火,得赶紧制止”……即便是晚上,江藻镇渔江村的“晚间民情”室内都分外热闹,干部群众聚在一起,探讨着如何解决村里的大小事。

  “让村干部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发现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让党建引领从口号变成实践,是‘晚间民情’室成立的初衷。”江藻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说,这个特色的群众沟通平台自今年上半年成立以来,已解决40多桩实事。

  这是诸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幸福共同体的生动例证。通过建立民情分析制度,村级每周召开民情分析会,分析汇总苗头性问题,落实办理人员,提出需提交上级办理事项及意见建议;镇级每月召开民情分析会,由乡镇党委书记召集,分析镇情、村情,研究重大民情事项,提出办理措施,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近年来,诸暨市坚持扛好“枫桥经验”旗帜不动摇,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大力实施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发展引领、服务引领“五大引领”工程,构建起了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此同时,深化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和全科网格建设,打破壁垒、理顺条块,整合原来乡镇设立的“七站八所”,将国土、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7个部门的服务管理职权和管理人员纳入乡镇属地管理,乡镇机关干部、站所人员全部下沉到网格,实现扁平化管理。

  在2008年枫桥镇枫源村率先试行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深化全科网格建设,整合“七员八员”“七网八网”,做到“多员合一、一格多员、一员多用”,切实发挥宣传员、排查员、信息员、调解员、安全员“五大员”作用,确保群众的问题看得见、有人管、办得好,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同时,探索推行“1+1+N”网格党组织设置模式,探索在职党员进网格、志愿服务驻网格、两新组织联网格,实现了党建网与全科网的“双网融合”。目前,全市共有网格1203个、网格员2148名,工作内容涵盖矛盾化解、公共安全、违法监管等36项100个具体事项。

  2017年以来,全市党员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中义务投工投劳36.7万余人次,分送“五3公约”联心卡25万余张,设立垃圾分类“红黑榜”503个,实现党员户挂牌率、党员参与率和群众知晓率三个百分百。结合农村“五星达标,3A争创”,建立帮扶重点村、后进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下派制度,实现资源重点倾斜,推动村党组织“薄弱村—达标村—先进村—示范村”螺旋式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目前,全市共有五星达标村235个,占比达46.7%。党建引领下,村级经济迸发活力。据统计,2017年,诸暨503个村(居)集体经济总收入8.25亿元,村均164万元,省级经济薄弱村全面消除,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073元。

  安以致富,富则民安,平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可持续的发展又为社会长治久安蓄积起持久动力,这或许是“枫桥经验”永葆活力的又一奥秘。

“三治”激发创新力,打好基层善治“组合拳”

  德治,新风起;法治,清风扬;加之自治,世风和煦。“三治”在社会进程中千锤百炼,逐渐炼成了基层治理十分受用的法则。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行走在诸暨美丽乡村,目之所及,一派和乐之景、和美之象。德治深入推进,促进了乡村精神共同体的重塑再造,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王冕故里栎桥村,一个由老祠堂改建而成的文化礼堂如今成了村里男女老少的精神乐土。翻看栎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活动台账,每一页清晰地记录着活动内容,细心地附上活动照片剪影,还有文化礼堂的开放记录信息。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文化礼堂管理员63岁的郭文英很是满足,她说:“我女儿也很支持我的工作,她说,妈妈你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这也是“最美夕阳红”的一种别样的呈现吧。

  在暨阳街道江新社区,居民遇到问题和纠纷,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江大姐”。这里,“江大姐”并不是一位江姓大姐,而是泛指社区一群热心调解的妇女。名气大了,上门来求助的人越来越多,“江大姐”调解室应运而生。诸暨各地,像“江大姐”调解室这样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已是常态,广大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热情空前高涨,父老乡亲们的精神生活越发丰富多彩。

  “村无德不兴”,由德治催生的温暖创举也在诸暨各地涌现。乡情的酝酿,在不断升温,生动勾画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生活。今年,诸暨市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建立村级关爱基金,推广“乡村巧妇”,打造以“党风清正、权力清源、作风清新、干部清廉、村风清朗”为内涵的“五清”村居,实现德润人心、教化群众、减少矛盾。移风易俗已实现27个镇街503个村(居)全覆盖,“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所—文化礼堂”三级体系建成,思想理论、“枫桥经验”、文明风尚、善行义举和优秀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实践,成为当地靓丽的文明风景线。

  德治成风,法治化人。今年,最时髦的普法方式在诸暨收获了大批“粉丝”——“1963法润”直播平台,以“网红”直播方式每周普法。运行5个月以来,总点击已逾280万人次,评论超6.7万条。

  围绕“信访不信法、不闹不解决”难题,诸暨创新领导干部下访约访制度、市镇村三级调解体系,深化信访法治化处置机制,让“弃访转法、高效化解”成为现实。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诸暨实现“零非访”,今年信访积案化解率达73.4%。

  在基层事务的解决上,诸暨则充分发挥了自治的能量。“三上三下”民主议决事制度全市推开,村规民约积分制因村制宜,公共安全管理和信访矛盾化解依靠群众力量,“村里事”成了老百姓的“自家事”。

  再有引入社会组织“活水”、探索创新“警民联动”机制、成立各类社区调解室、发挥联合调解中心效应……诸暨正用“多元共治”这把基层治理的“钥匙”,激活社会参与的“细胞”,垒砌出基层治理精神高地,为乡村振兴各项事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惠民提升服务力,

托起人民群众“幸福梦”

  多年来,诸暨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中心,创新“枫桥经验”,最大限度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真正的和谐。

  打开“平安通”APP,将所见安全问题拍照上传……前不久,诸暨市浬浦镇的网格员徐璐在下村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反馈到镇综合信息指挥室,不到半日,问题就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得益于诸暨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强大脑”——“基层治理四平台”。如今,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4个功能性工作平台在诸暨全面建成,通过“数据跑腿”,有限的基层力量被“精准”投放到智慧网格中,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从未像今天般快捷与专业。目前,诸暨“基层治理四平台”已累计采集信息38万余条次,事件按时办结率达100%。

  “互联网+”时代,“智慧”也给诸暨群众增加了安全感。智慧治安、智慧消防、智慧交通和智慧小区“四智同步”,“雪亮工程”“越警管家”有效推广,高清数字视频监控专网建成,“云上公安、智能防控”助力平安诸暨建设。互联网思维更成功地在诸暨催生了网上“枫桥经验”。沿着网上“群众路线”,省级“在线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平台”试点在诸暨顺畅投运,114家解纷机构、382名调解员入驻,调解成功率超80%。

  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还被集成体现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目标,诸暨不断推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向基层延伸。目前,27个镇级行政服务中心已实现“无差别受理”全覆盖,群众到“一扇窗”就能办成“一件事”。与此同时,“一证通办”信息管理系统在全省率先建成,“一张身份证在诸暨就可办成一生事”,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实现群众凭身份证可完成办理346个涉民事项,八成事项的平均办理时间缩减50%以上。目前,全市“最多跑一次”事项(除改革例外事项)比例达100%,444个事项实现“零上门”,群众改革满意率达99%。2017年,“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考核和总体政务环境指数均居全省第二。

  而在紧靠枫北工业园区、外来务工人口高度密集的陈家村,也正以“红枫居”感召、促进外来人口融合共治。据介绍,目前红枫居共有82套农户出租房,其中39套已经租出。通过实惠的价格统一出租,形成了长效稳定的增收渠道,盘活了村里资源,增强了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

  陈家村支委陈鑫土强调道:“红枫居不仅提供了闲置农房出租房集约化经营的创新模式,盘活了村里资源,拓宽了村民和村集体增收渠道;同时我们也加强对新枫桥人的赋权和引领,积极打造外地人自治环境,传承枫桥精神,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组织职能,指导各村修订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让外地人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尊重他们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人心齐了,家乡建设才能齐头并进。诸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五星达标、3A争创”,重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深化落实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率先创新“地票”“房票”政策,以农村保障房建设盘活农村建设用地,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优化宜居宜业环境。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深切挖掘最广泛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想,切实以优质全方位的服务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调动他们共治共建共享的参与热情,才是乡村基层治理不竭的内生动力来源。

  诚如诸暨市委主要领导所言,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诸暨市将继续以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为牵引,在保障民生的过程中预防化解矛盾,以社会治理的成效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同步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同步提升,写就诸暨“枫桥经验”精彩新篇章。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赤心为民出真章 2018-11-12 浙江日报2018-11-1200003;浙江日报2018-11-1200005;浙江日报2018-11-1200010;浙江日报2018-11-1200013;浙江日报2018-11-1200007 2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