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率先建设基层公权力监督信息平台
干部廉不廉 数据会“说话”
本报记者 李阳阳
数万名监督对象基础信息全覆盖,审批、执法、工程、财务等数据定期更新,365天24小时工作无休,定时“扫描”,及时“预警”……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虚拟场景,而是绍兴率先在诸暨、柯桥两地试点打造乡镇公权力“监督信息平台”的实战演练。
“监督信息平台”由内部数据库和外部数据库两部分组成。其中内部数据库包括监察对象基本信息、日常履职行为信息等,外部数据则来自公安、信访、税务等相关单位信息专线。
“最基层的乡镇、街道被监督对象点多面广,而监督力量有限,鞭长莫及是普遍问题,现在通过构筑大数据平台,跨越时空限制,既有利于发现问题、纠错防偏,又有利于提升监察工作主动性和工作效能。”绍兴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大数据打通了基层公权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数据“站岗”
监督全覆盖零时差
“那个平台真是太厉害了,我刚把钱交进去,纪委的人就知道了!”10月29日,谈起镇纪委的信息平台,诸暨大唐镇某村村委张磊(化名)不由感叹。前不久,他把从村企业收来的2万元保洁费存入公账,这边票据刚开出来,那边监督信息平台就发现了异常:这笔钱应该两个月前就入账了。“镇三资管理中心后台与监督信息平台联动,实时更新数据,如果有异常很容易被发现。”大唐镇纪工委书记杨斌说。
面对镇监察办的询问,张磊解释说:“工作忙把这件事情给忘了,钱收到后一直放在家里,最近想起来,就赶紧到财务这里入账。”考虑到并未造成不良后果,大唐镇党委研究决定,由镇监察办对该同志作出警示谈话处理。
据了解,大唐镇纪委监委加起来不过7人,而有了数据“站岗”,他们就可以完成对312人的监督任务。“监督信息平台”成了镇纪委监委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数据“跑腿”
问题发现准效率高
发现问题基本靠等,核查线索基本靠人,“监督信息平台”打破了这一被动的乡镇纪检监察工作,通过将不同来源的数据经过关联、融合、比对,形成针对某个区域、某个对象的完整视图,使隐蔽的问题更容易暴露。
10月25日上午,柯桥区柯岩街道纪检监察信息平台收到一条问题信息,反映某村内的广告业务委托不规范,疑似被一家广告公司垄断。传统办法核实费时费力,需要纪检监察人员去相关部门上门核实,而现在只要进入监督信息平台,动动鼠标就可以直接链接到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的数据库。经过关键词比对,调查结果当天就出来,涉事广告公司的法人代表为该村党总支书记的外甥女。街道分管领导立刻对该村党总支书记进行约谈,同时,经党工委研究决定,给予该村党总支书记全街道通报批评,并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数据“跑腿”让乡镇监察工作省时更省力。前不久,大唐镇纪委接到信访举报:某社区多名干部从村集体企业违规领取补贴。调查中,信息平台数据库帮了大忙,只用一周时间就锁定了被举报干部的基础信息,最终确认违规领取的补贴超过20万元,时间跨度从2013年至2017年。
数据“说话”
预警提醒有理有据
能发现问题,也能给出凭据,大数据让乡镇纪检工作功力大增。“数据显示,类似的工程招标要求普遍为三级及以上资质,为什么你们这次要限定为二级资质?”面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质疑,柯岩街道某村干部赵立(化名)哑口无言。原来,该村正在为新建两只总造价30多万元的公厕进行公开招标。虽然工程已经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但招标公告中有一款招标条件要求投标公司需具备二级资质,此要求门槛偏高,不具备实际意义,存在有失公平性的问题隐患。“我们调取了信息平台的相关招标数据,用事实说话,随后镇党工委分管领导对赵立进行谈话提醒,最终,经村两委会再研究,及时将招标条件的二级资质调整为三级资质。”柯岩街道纪工委书记陈旭鹏说。
10月26日,大唐镇纪委监察办发送政治生态画像图,开元社区因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日常教育不到位等原因,政治生态画像出现多处“残缺”。“七个方面53个指标体系,每个行政村(社区)都有相应的网状雷达图,系统会自动分析显示,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大唐镇纪工委书记杨斌说。
目前,柯桥区、诸暨市正聚焦农村基层公款、公产、公权,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基本原理,以易发、多发等“微违规”为着眼点,并结合近年来村级专项检查、清风巡察、财务审计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逐项梳理、分类统计,量身定制分析图,划定廉政风险高危区和易发、多发敏感区,力求让数据在基层公权监督中发挥更大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