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产教融合育工匠 “机器换人”做先锋
黄迪艺
近日,在湖州屹鑫节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刚改造完成的全自动化耐火材料生产系统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新系统将操作人员从8人降到2人,同时合格率提升了12%,日产量提高了47%,能耗则降低了8%。”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机器换人’带来的变化,背后离不开浙江信息工程学校的技术支持。”
立足职教特色,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围绕“两化融合”“机器换人”率先作出了探索,成立电子技术和机电技术两大研发中心,促进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机器换人’之初,浙江省制造企业所用的自动化设备90%以上来自国外,不仅价格高昂,还需要二次改装和调试。”研发中心攻关团队核心人物、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副校长姚志恩介绍。
面对这样的现状,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侧重于“机器换人”研究的机电技术研发中心于2014年投入研究该项核心技术,以“计算机+数据库+PLC+嵌入式系统”的技术框架,研究设备可控化、工艺科学化、生产信息化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实践绿色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先后为长兴白屹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攀枝花顺腾集团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祥平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8家省内外企业新建或改造生产线,成功帮助企业提高产量与合格率、降低能耗和人员需求,推动企业“两化融合”转型升级。
在进行技术攻关的同时,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形成专门的研发团队,团队核心人物姚志恩是首批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团队成员有湖州市技能大师胡其谦,市“1112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宋涛,还有浙江省技术能手黄云飞等一批年轻力量。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技师班的学生也深度参与到“机器换人”研发与生产中,已经走出不少人才——费云峰于今年3月获得浙江省“金蓝领”称号,钱凯飞已成为上海久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动化项目工程师等。
“机器换人”的探索同时推动了学校专业的动态调整,目前学校设立机械、电气、机电三大机电专业群,分别侧重于“机器换人”设备生产、程序控制和生产线改造,学校还设立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这些都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