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文章导航

“禹上田园”织锦绣

——余杭以农业“两区”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禹上田园”织锦绣

  ——余杭以农业“两区”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钟玉良 施力维

  金秋十月的余杭大地,稻浪滚滚,硕果累累。这里是5000年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从径山千亩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到年产千万株组培苗的花卉苗木现代农业园区,余杭农民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为抓手,依托“百园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出“禹上田园”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接二连三”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着力打造“生态、高效、精致”的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目前,余杭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492个,现代农业园区133个。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25.33亿元,同比增长2.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48元,同比增长9.5%,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59:1。余杭已连续4年实现粮食生产面积和总量“双增长”,农业增加值稳步提高,各项数据位居全省前列。

百园农业 集聚资源要素

  10月28日,余杭区径山镇前溪村前溪畈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千余亩水稻金黄一片,沉甸甸的穗粒压弯了茎秆,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前溪畈是首批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也是全省知名的高产田。近3年来,该功能区水稻平均亩产达700公斤,最高亩产达795公斤。

  丰产源于余杭对农业“两区”的精心培育。目前,余杭全区已打造的133个农业园区中,千亩以上的就有95个。由近百个千亩以上的农业园区构成的“百园农业”,成为了余杭农业规模化、企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标志。

  “哪里种地,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经营”,这曾是全省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共性难题。近年来,余杭区以农业“两区”建设破题发展瓶颈,不断强化资金、土地、技术、服务、人才等要素集聚,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土地稀缺,如何规模化种植?在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基础上,余杭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田质量提升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拓展耕地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目前,全区已建成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3个、市级功能区21个,总面积达19.1万亩。

  为有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余杭积极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以土地流转为基础,引导农村土地逐步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集。“余杭坚持把土地流转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努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全区土地流转率达72%,已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2家、家庭农场339家、各类种养大户1827户。

  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余杭区优化服务平台、强化服务队伍、拓展服务职能、深化服务机制,全力打造“三位一体”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保姆式服务,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成长。

  目前,全区已建成4个示范性、12个一般性省级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全面提升。农民在家门口的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能得到科技支持,享受金融服务。

  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为余杭农业“两区”建设提供了支持。近年来,依托各个合作平台,区里积极引入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省淡水研究所等技术力量与农业园区对接合作。目前,区内已发展出罗氏沼虾苗种繁育等渔业种苗产业和“工厂化”养鱼等新模式。

  平畴沃野间,一场“机器换人”的农业生产革命也影响着现代农民。通过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区)创建,余杭设施农业面积已达3.5万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金融一池活水,扶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强做大。为加强金融支农和农业保险创新力度,余杭区相关部门牵线搭桥,定期组织金融保险服务现代农业对接会。金融部门为余杭特色农产品定制综合保险服务,并在全省率先推出枇杷、茶叶低温气象指数险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保险。全区主要农作物参保率达90%以上,农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今年,余杭继续创新农业保险服务,率先推出了农业经营主体综合保险,给农业生产系上“安全带”。

禹上田园 提升综合效益

  今年春季,极富余杭特色的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禹上田园”正式发布。该品牌意蕴深远,独具匠心。余杭又名“禹航”,相传是大禹治水舍舟登陆之地,“禹上”既包涵了地域特征,又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田园”则代表了余杭优质的农业生态和自然资源。

  “‘禹上田园’品牌的建立,促进了区内农业园区统一进行市场化运作,品牌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电商化营销,进一步提高了各类经营主体的组织化水平。”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品牌的发布对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振“百园农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余杭森禾花卉苗木现代农业园入选了首批“禹上田园”示范园区。走进基地,占地达4万余平方米的智能温室中,整齐排列着各类苗木。无论是杜鹃花、金钟花,还是蝴蝶兰、铁皮石斛,相同品种的苗木颜色、高低都基本一致。“种植苗木的基质都采用树枝、猪粪、牛粪等农业废弃物粉碎发酵而成,实现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工作人员说。

  森禾每年能产出组培苗1000万株、小容器苗3000万株、大容器苗100万株、穴盘苗4500万株。其稳定的品控、实惠的价格广受市场赞誉。在余杭,100余家像森禾这样的大型农业园区,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良好的市场口碑将“禹上田园”这张余杭农业的金名片,越擦越亮。

  作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近年来,余杭区进一步巩固成果,健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闭环”监管机制,保证质量。通过有效运行“区级抽检+镇街快检+基地自检”检测体系,全区规模农业园区内已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自检室149家,实行农产品出场必检制度,目前,检测合格率均保持在99%以上。如今,在菜场扫一扫“禹上田园”的农产品二维码,还能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到采摘再到销售的全程追溯。

  “禹上田园”不仅生产优质的农产品,还营造优美的田园风光。今年,余杭区积极开展风景田园建设,围绕“清洁化、生态化、景观化”要求,做好“田园景区化、景区生态化”文章。截至目前,已清除田间垃圾10.6万吨,整理田园线杆5730杆,改造农业生产管理用房3.3万平方米,拆除不雅观大棚397.4万平方米。

  在余杭乡间,一条“田园景观风情带”正在打造之中。结合“百路千里”美丽公路建设,镇级以上公路两侧得到了全方位整治,基本实现可视范围内无季节性抛荒、无乱搭乱建,田园得到美化彩化。目前,全区已建成4个美丽农业镇街,20个美丽农牧渔场、20个美丽田园体验区,24个风景田园示范点。

  “提起‘禹上田园’,大家就能想到余杭的新鲜蔬果和秀丽风光,这是我们的目标。”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在余杭特色农产品中,“塘栖枇杷”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径山茶”品牌价值达到18.79亿元。

接二连三

产业融合发展

  径通天目山,水依北苕溪。在风景优美的径山茶产业博览园,3000亩茶园在眼前铺展开一片绿色;30余亩的茶叶加工场地,为制作高品质径山茶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这里不仅种茶、制茶、售茶,来此的游客还可以亲身感受流传千年的茶文化,了解尖端的茶叶研制课题。

  “通过茶叶深加工、茶科研、茶文化、茶特色休闲观光旅游方面的融合发展,茶博园将形成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茶产业综合示范区。”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碾茶100吨、抹茶60吨、各类袋泡茶、红绿名优茶20吨,年销售收入1.8亿元以上。

  茶博园是余杭农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生态化,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空间巨大。在高标准建设农业“两区”的基础上,余杭积极引导农业向二三产业靠拢,实现“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依托信息经济优势,余杭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通过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径山茶、蜜梨、枇杷等本地主导农产品实现了电商化,塘栖枇杷网销订单量突破12万单,销售额超过2500万元;鸬鸟蜜梨对接邮政“浙乡邮礼”,合作销售突破万箱仍供不应求。

  前不久,余杭成为全省6个之一、杭州市唯一的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地区。各镇、村将农业园区布局和“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结合,积极打造集农业生产、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教育文化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三生融合”。

  径山镇小古城村风景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日前,村集体流转了全村1.3万余亩土地,引进了农业龙头企业,为村庄建设注入了可观的资金。在农业产业带动下,小古城村把美丽环境转化成美丽经济,村里成立小古城村旅游运营公司,并与区旅游集团合作打造党建+美丽乡村的旅游线路。

  目前,小古城村建成百果园农庄、慢谷茶经餐厅、老杭大、沉古等一批精品农家乐和民宿,形成了集聚示范效应。去年,村里共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旅游经营收入2800余万元;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村、省3A级景区,村庄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0余万元。

  优美的田园风光,为余杭农家乐(民宿)品质的提升增色不少,引得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截至8月底,余杭全区已累计建成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6个,农家乐经营户398户,精品民宿点19个,上半年全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共接待游客430万人,直接经营收入4.9亿元,增长23%。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农业‘两区’建设最终还是要惠及广大群众。”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余杭将进一步紧密农民与园区、项目、企业的关系,通过劳动报酬、投资入股、带动农产品销售等多种渠道,反哺农民,实现惠农富农。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禹上田园”织锦绣 2018-10-29 浙江日报2018-10-2900003;浙江日报2018-10-2900005;浙江日报2018-10-2900012;浙江日报2018-10-2900015;浙江日报2018-10-2900010 2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