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目击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王利宏的一天——
13台手术,累并快乐着
记者 陈宁
本报杭州10月22日讯 (记者 陈宁) 在距离死亡最近的“战场”上,临床医生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体力。10月22日,记者走进浙江省人民医院,亲历了一名医生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
7时50分,门诊大楼2号导管室外,心内科主任王利宏握着今天的工作安排表。“13台手术,完成后可以直接吃明天的早饭了。”一句调侃逗乐了正在准备的同事们,也开启了心内科紧张的一天。
8时整,手术准备就绪。今天的第一个病例就极具挑战:82岁的患者,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心脏周围血管密布,一根直径不到2毫米的电极,如何抵达左心室收缩的延迟部位?
15分钟后,导管室内无影灯亮起,伴随着滴答作响的生命体征仪,王利宏双眼紧盯黑白造影机。此时,造影剂在患者体内发挥作用,几条血管若隐若现,在王利宏灵活的手指操作下,电极顺着患者左肩,缓缓穿入直径冠状静脉,接下来,将“途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冠状静脉。
这条总长度不足30厘米的体内路径,充满风险。造影机两旁,黄色信号灯不时亮起,提示着这根电极的“旅途”全程需要X射线的指示与导航。为了抵挡辐射,医护人员必须全程穿着10公斤多重的铅衣,同时承受着闷热,在毫厘之间精细作业。
一个多小时后,黄色指示灯熄灭,王利宏开始缝合。此时,患者体内已埋入一个三腔起搏器,作为“总指挥”,它将“掌管”植入体内的3根电极,让患者的心跳恢复正常。
病人家属张营根告诉记者,父亲反复胸闷、气急,心脏功能出现了问题,他们从富阳慕名而来,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新生的希望。“感谢王医生,我父亲全靠了他。”
每天,王利宏都在生与死之间赛跑——在手术日,常有心梗患者紧急入院,他往往做完手术就往急诊室赶,30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就像使命;近两年,心血管病人不断增多,为了一天能多做几台手术,他常穿着铅衣在两个导管室之间来回跑,下班时间从晚上10时到12时,再到凌晨1时;因为不放心患者,他牺牲了无数个双休日,从家里赶到医院,去病房里探望手术前紧张的他们……
30多年前,王利宏的爷爷曾是义乌远近闻名的中医,“那个年代,爷爷总是克服缺医少药的困难,帮助患有重病的人们,只要他们的脸上重现笑容,他就不觉得辛苦。”爷爷救死扶伤的精神,悄然根植在王利宏的心中,浙大医学博士毕业后,他又远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工作。这些年来,经他的手,拯救了许多生命。
上午10时10分,当王利宏脱去厚重的铅衣时,手术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铅衣内,他还佩戴着一个护腰,手术日每天承重10公斤以上,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是大部分心内科医生的“职业病”,王利宏也不例外。而此时,第二台手术正在准备。不到20分钟后,他又走上熟悉的“战场”。
完成了上午的3台手术后,13时30分,王利宏一边吃着护士递上的盒饭,一边开始准备今天中午的周会,随后,等待着他的是9台手术和一场疑难病症讨论会……
王利宏从医的20年间,见证了心内科的飞速发展。“医学上,心电图的判读始终是一道难题。过去,心内科医生更多的是给心脏疾病患者提供用药方案,现在也成为了走上手术台的‘主角’。”王利宏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2.9亿,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已超过肿瘤。“这是压力更是动力,这推动着我们不断钻研和提升医疗技术。”
23时30分,截至记者发稿时,王利宏仍在手术室进行今天的第9台手术。他将在又一个凌晨结束“今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