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钱塘江

我的习篆经历

  父亲为我刻的第一枚印,是我的篆刻启蒙。六七岁的时候,我家祖孙三代仍寓居于余杭小林石坝戴夏庙。某日父亲从东墙根瓦砾堆捡回一片碎石,轻松地磨成小手指粗细的长条印坯,再用一把出锋的小螺丝刀,在上面刻出我的名字。第二天父亲带上盖过印的汇款单,我跟着走十几里到临平镇邮局领取。那一回非常顺利,没有费很多口舌,因为汇单上盖上了我的印。汇款是母亲从杭州每月定期给我的生活费,刻印的石头是砸碎的青田石雕花瓶残片,父亲用这方法先后刻过好些印,直至把那堆碎石捡完。这事给了我一个印象,即印有奇特功能,印能自己动手刻。

  幼时即从父亲与父执蒋序曲老伯那里听说,吴昌硕是篆刻大家,他的墓在超山。超山自我家西行六七里路,我家与蒋伯伯一家有一个惯例,大年初一往往都会相约同登超山,经过吴昌硕墓时大人们自然会喟叹一番。小学的时候每年春游都是登超山,宋梅亭的方形石柱上有许多篆字,几乎都是认不出的,却令人好奇。中学的时候开始尝试着刻起印来,当然没有印谱和篆字工具书可供查检,将楷字笔划“妄意盘曲”几下刻出来,父亲很是赞赏。

  “推窗西望是超山”算是我刻的第一方遣兴闲章,句子自己拟的,就是想标榜一下家近超山之雅及对吴昌硕的景仰之意,印当然刻得很丑俗,把“山”字刻成三峰前后相叠之状,这倒也是我家西窗的实景。刻了之后在自己各种书本上东盖西盖,父亲也很赞赏。大学的时候刻得多起来,父亲从上海朵云轩给我买来吴让之篆书字帖和空白印笺。在手艺或艺术探索方面,父亲从来都是垂范我、鼓励我的。而当我露出准备选择篆刻书法倾力为之的端倪后,他的态度开始有所保留起来,担心我精力分散,耽误了正业。由此也让我养成了对内心向往的东西,在追求行动上表现出比较节制、隐忍的个性。加之生活事业的各种羁绊顾虑,自己的艺术道路一直走得有些凝重。

  大学时代开始比较系统而连续地学习书法篆刻。约莫从大三开始,自以为旨趣爱好应该从浮华转向深沉。彼时开设的《说文解字》与书法两门选修课,更加催发了我习篆的兴趣。篆书从邓石如、吴让之入手,后还临了金文、石鼓文、赵之谦、吴昌硕等,借助《说文解字》《汉印分韵合编》《六书通》《篆刻入门》《篆刻学》等摸索治印之道,还应同学老师之嘱为他们刻起印来。后来偶然发现有些“少作”流传,真是让我羞愧不已。自行摸索会走一些弯路,好处是可以经常尝试不同路径,不忙着定型,古人常说“转益多师”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说文解字》研究是系主任兼古汉语老师任学良开设的。期末考试我得了九十八分,也是四年大学各科中最好成绩。自己还主动做了篇小论文,也受到了表扬,题目是《透视造字法概说》,大意是说有些篆字从“六书”角度难以理解形义关系,是因为古人造字时其实使用了透视原理。比如“齐,禾麦吐穗,上平也”,篆字是三个表示麦穗的三角形上下叠置,中间高,两边低,怎么看也不整齐。如果从透视角度看,远远望去整齐一片,它是用最少的形象元素在二维平面表示三维立体的画面,显现出古人造字的智慧。又如篆书“中”字,一竖应该看成是贯穿“○”而过就容易理解“中”的意思,读去声那个“中”更形象,正中靶心……现在看来这些想法非常幼稚,只能帮助当年自己对于古文字的好奇之心。可能是出于这个缘故,任老师在我的毕业留念册上写了“小学不小,弄通是宝”八个字。

  刘江先生把我引入到篆刻的专业门庭。1987年下半年,我有幸投到刘江先生门下学篆刻,当时一起投学的还有于良子学兄。三十年过去了,至今我俩一直还在问业。开始几年中,我们基本上每周有一个晚上到刘老师家里,刘老师将美院书法篆刻专业教学的要求内容加以整合,来系统地传授训练我俩。每次点评上一次布置的作业,再作一些专题讲解,结束时又对下一回训练提领要点。我与良子学兄每次带去的习作上都会留下刘老师批改的痕迹。大部分时间里刘老师讲得很严谨,偶尔也会聊聊前辈掌故、印坛趣事,还关心我们的事业家庭。

  刘老师在培养提携我们过程中有一些非常用心的细节。1989年冬天,沙孟海先生年事已高。刘老师精心安排,领着良子兄与我等冒雪专门拜谒沙先生。沙先生非常有条理地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书学观要点,洪亮的宁波话如雷贯耳,至今印象深刻。拜谒前我有心地带上了沙先生的著作《印学史》请他签了名,事后沙先生专门写信给刘老师,把一张勘误表转交给我。这些成为我等后学亲睹前辈词气风仪的重要机会。

  在学书学印的过程中,我还拜识了不少老师,结交很多朋友。他们中不仅有书画篆刻造诣深厚者,也不乏百业百工专精者,使我有机会接纳许多直接或间接的点拨、建议、提示、批评。在梅花碑上班的那一段时间里,经常去附近的水漾桥杭州古旧书店逛,结识了严宝善先生,他经常会推荐一些价格我能承受的旧书碑帖印谱等给我。有一回他主动提示让我挑些书印习作,由他转介去讨教钱君匋先生。不久钱先生覆函严先生称“令友的刻印颇得传统,刀法亦佳,但尚须努力,则日后必有可观也,书法亦佳胜,这样写法很对,亦望多写,以期其成”。这些都对我安心研习,打好基础,不急于求变,坚持走雅正的路子产生重要影响。

  对玺印篆刻艺术了解越深,越能体悟到其内涵的生动丰富。一些心得尽管也不全是自己发明,却能不断从观察中提炼,又经常还原到创作中加以验证,这个过程恐怕是养成印学观、形成印风的内因。略摭几则: 比如,古玺秦汉印以及三代青铜器铭文等,既是法度准绳,也是取资创新的宝库,还有很大的空间留待后人求索。工艺精熟的一面与意趣横生的一面都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审视的时候可以条分缕析,创作借鉴的时候应该融会贯通。

  比如,古代玺印形式特征和变化规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简单地从历史分期和地域分布来观察把握往往会失之笼统。印风特征的形成与变化,有的情况下时间因素大于空间因素,有的情况下则是空间因素大于时间因素,而更普遍的情况是这两种因素交相作用,再夹带诸如制度、工艺、材料、匠人个性等,从而导致玺印风格的神明变化,不可端倪,这才是印风史的原生态。同样,历代书画留存的宋元印鉴,包括后世流传于典籍的无名氏文人印,应该与明清名家流派印合而观之。它们前后承应,左右濡染,细细观察和分析会发现明清篆刻流派印风格特征并不是那么绝然而然,从印史的整体上观察有一种浑成的感觉,而每一个细部又是那么的意趣生动。因此我觉得既要借助后人的概括去把握印风特征,又不能囿于类型之说,使之成为看待活泼多姿的古玺印、古文字资源的胸中畛域。让自己始终保持一种对于印史原生态的新鲜的兴致与发现的乐趣,这是对待古玺印应有的学术态度和艺术态度。

  又比如,对于篆法的理解以及篆法的表现能力是提升篆刻境界的关键。具体说来需要关注三个层面:一是篆字的字法层面;二是篆字的笔墨层面;三是印文的印面呈现效果。印坛流行的一些创作创新,尽管也能看出渊源,但倘若仅仅是模拟表面形迹,看不到底下的层面,就会流于单薄、乖戾。提升篆刻境界,要有对古文字的领悟能力、对书法的掌握能力、对金石气息的营造能力。

  叙述经历,不免琐屑。拉杂如右,无非想借自己第一部印稿付梓之机,粗略梳理一下自己习篆经历与生活机缘、审美旨趣的种种交织,对过去的学篆治印经历作一个收拾整理,来日如何开展也可慢慢考虑起来。以后若再有续编之举,这一段就可免于絮叨了。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3 我的习篆经历 2018-10-21 8515760 2 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