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创新浙江

因村施策
精准“消薄”

  临安的消薄增收工作,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因村施策,精准“消薄”,是主要原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必须清晰了解村庄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发挥自身优势,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真正做到一村一策、因地制宜。

  适合做大旅游的,比如相见村和天目村,天生丽质,拥有独特的风景资源;适合做大农业的,比如徐村和华川村,传统种植业方兴未艾;适合做大物业出租的,比如於潜镇自由村,改建农贸市场60间,出租5个获得租赁收入319.08万元。

  根据各村的实际,临安摸索出了集体“增收八法”,分别命名为:项目造血法、土地流转法、民房利用法、物业经营法、村落景区法、公司经营法、抱团发展法、基金运作法。临安的经济薄弱村大多地处山区,资源禀赋条件各不相同。像资源稀缺的岛石镇等偏远山区和扶持项目暂时无法落地的项目村,通过盘活临安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入股区级金控公司具体运作,为26个薄弱村每年实现保底分红5万元以上;而对那些因城市化推进而“一夜暴富”的“薄弱村”,则通过镇街融资管住、用好这些资金实现保值增值。

  正因为因村施策,各村的“造血”功能才能被激活,村集体才能成为“造血”的主力,积极发挥作用。采访中,记者深深体会到临安村一级干部消薄增收的激情。不管是土地流转,还是公司化经营,村集体都成为乡村创收的经营主体,不可或缺。有干劲、有想法的村集体,也是创收成败的重要因素。

  村强,则民长富;民富,则国久安。愿临安的消薄增收新路越走越宽广。


浙江日报 创新浙江 00012 因村施策
精准“消薄”
2018-10-11 浙江日报2018-10-1100007 2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