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专版

文章导航

璀璨明珠耀东海

—温岭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璀璨明珠耀东海

  —温岭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赵 静 杨 群 陈久忍 徐子渊 罗亚妮

  几十年砥砺奋进,几十年劈波斩浪。

  时序更替,始终不变的是122万温岭人敢为天下先的身姿,以及他们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

  温岭牧屿牧南工艺美术厂的一纸“社员联营集体”营业执照,写下民营经济波澜壮阔的时代叙事;一张泛黄老照片记录下全国第一个“民主恳谈会”的盛况,讲述先行者的勇敢探索;全国首创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激活基层民主的“一池春水”;中国渔村第一舞大奏鼓,跳出幸福欢快的舞步;新千年第一缕曙光照耀大地,见证“因改革而兴”的“温岭奇迹”。

  温岭,只占台州总面积的10%,论区位和资源,毫无优势可言,为何能脱颖而出,经济实力长期位居全国百强县的前列?

  大道溯源。

  温岭,从东瓯古国走来,海洋文化和石文化交织碰撞,孕育了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刚正不阿的温岭人。

  上世纪90年代,温岭高举“超创干”的大旗凯歌行进,以敢闯敢试的勇气,以自我革新的智慧,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投身改革浪潮,造就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搏出现代化的加速度。

  星火燎原的民营经济,顺应了改革,也拥抱了时代。国内现有6家泵业主板上市企业,温岭独占4席,小型泵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60%;温岭汽摩配件是全国汽摩配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温岭机床工具全国市场占有率达三分之一,是国家级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温岭鞋业被誉为“天下之履,十有其一”,尤其是注塑鞋,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80%。

  发展总是伴随着阵痛,前进路上少不了闯关夺隘。近年来,产业“低散乱”、核心竞争力不强、人才吸引力不足等各种体制性素质性瓶颈开始显现,温岭发展遭遇“成长的烦恼”。

  如何解困?

  当此紧要之时,温岭始终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以新时代的“超创干”,谱写“两个高水平”温岭发展新篇章。

  什么是新时代的“超创干”?就是要以超一流的精气神,再创发展新优势,干出温岭新辉煌。

  “干”字,两横一竖,极简又极繁,处处渗透在这座海滨城市——

  激流勇进,再创经济新优势。温岭以全域综合整治来彻底改变产业“低散乱”问题,盘活土地资源,扎实做好“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凤凰涅槃”三大文章,激活新动能,着力高质量发展。

  城乡统筹,构建区域新格局。三大新区和谐一体,互惠共荣:城市新区大建快建,提升品质,为经济建设注入活力;东部新区推行全域化“海绵城市”建设,寻求返璞归真的生活本质;铁路新区的便捷交通,让城与城近在咫尺。

  宜居宜业,提升城市新品质。温岭大力发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就业、社保、慈善、养老等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

  绿色发展,重塑环境新面貌。温岭开展环境大整治、习惯大变革,“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统筹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域旅游渐入佳境。诗画温岭,见证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创新机制,焕发基层新活力。温岭创新干部考核机制,“三评三改三处理”“三同”考核管理机制,让优秀的年轻干部“冒出来”,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蔚然成风。

  魅力人文,共建美好新生活。首创亲子阅读分级体系,家庭图书分馆打通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让书香满城;创新推出乡风文明积分制,文明新风劲吹广袤乡野。

  这是千帆竞渡的时代,这是让人民有新获得感的时代。

  曙光照亮前程。

  当前,温岭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大有作为的使命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开启更加辉煌的新征程。

发展巨变之经济篇

活力之城 创新造就奇迹

  全国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在此诞生,综合实力长期占据全国百强县榜单前列,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台州市首位……

  改革开放以来,温岭这个沿海小城,在经济发展中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展现出的充沛活力,让全国人民为之注目。

  追溯这座城市的活力之源,有一个关键词尤为醒目,那就是创新。

  顺应时代发展,企业自发求变,政府推动促变,正是不断的改革创新,让温岭经济一直永葆活力,勇立潮头。

  县域市场经济的弄潮者

  管中可以窥豹,我们从温岭一家企业的身上,看到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风云激荡。

  1983年1月15日,温岭牧屿牧南工艺美术厂经工商注册成立,成为全国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破题之后,改革开放积蓄的动能开始释放,台州股份合作制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温岭也按下了发展加速器,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弄潮儿。

  35年来,温岭牧屿牧南工艺美术厂从一家鞋业小作坊发展成为横跨新能源、鞋业、外贸等多个产业的宝利特集团。

  然而,随着发展的深入,新的困难不期而至。竞争变多,成本变高,利润变薄,鞋业年产值在4亿元徘徊……宝利特集团遭遇了发展的瓶颈。

  在新形势下,宝利特集团的第二代掌舵人陈敏智,决定在企业内部推行“小经济体”模式,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继续以求变谋发展。

  这家在改革大潮中出生、成长起来的企业,还在涛头搏击着风浪。而温岭,发展势头依然强劲,正努力站上更高的涛头浪尖,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7年,温岭国内生产总值990多亿元,继续在台州保持领先,中马传动、大元泵业成功上市,全市上市企业总数达9家,居台州首位。在今年6月最新出炉的中国县域经济100强榜单中,温岭排名第23,位列台州市第一,浙江省第七。

  产业转型升级的革新者

  “村村办厂,户户冒烟”,这是温岭全民投入民营经济发展大潮的生动描绘。然而,以鞋业和小五金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在遍地开花的同时,其“低散乱”、污染大、耗能高等问题日益突出。

  温岭人深知,只有改革创新,才有出路,传统产业只有优化升级,才能凤凰涅槃。今年以来,温岭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制定出台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并分行业编制实施方案,全力推动泵与电机、汽摩配、机床工具、鞋帽服饰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其中,泵与电机还将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大力推进39个小微园建设,加快推进52个老旧工业点改造,出台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三十条措施以及“千人计划”产业园人才新政十条……随着一系列具体举措的出台和推进,可喜的变化正在发生:

  今年,温岭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3家;12个项目列入中央、省重大工业项目储备库;童鞋产业列入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机床工具产业列入全国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泵与电机、汽摩配、机床工具等产业开展“浙江制造”产品标准制订。

  产业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如今,温岭正以三年完成一轮改造为目标,全力推进产业提升“六大任务”,培育新动能,再创新优势。

  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者

  从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到“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从产业提升到产城融合,从区域发展到全域统筹,近年来,温岭正以全面产业变革带动全市协同发展。

  今年,温岭市启动了横峰大道沿线14个村近10平方公里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设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整治后,企业搬入小微工业园,村民搬入高档公寓式小区,实现产业整治提升的同时,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铁路新区,正在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省级特色小镇试点、市三大平台之一”三大优势,重点推进泵业智造小镇、综合交通枢纽、站场管理三方面工作,努力实现从“孤岛”向“产城融合”转变,使铁路新区成为温岭主导产业泵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走出去发展的桥头堡。

  东部新区,已成为温岭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已引进项目234个,包括上市企业园内利欧、南洋科技等6家上市企业和1家外资企业。这里不仅要打造集聚优质项目的产业新城,还要建设成为宜居新城和生态新城,打造成温岭的城市副中心。

  而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横跨温岭4个镇街,正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学、医”八大方面,加快建设现代城市,“十三五”期间,预计投入450多亿元,推动核心区120多项重点项目的建设,带动区域发展。

  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三驾马车,如今,东部新区、城市新区和铁路新区,已成为温岭“十三五”期间的主战场主平台。温岭正努力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实现产业凤凰涅槃、经济转型发展、由县域城市向区域都市迈进等重大目标,助力温岭经济再次腾飞起航。

发展巨变之政治篇

善治之城 为民不忘初心

  温岭,以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纪第一缕曙光首照地闻名全国。

  而事实上,她还有一缕“新曙光”出名更早,那就是被誉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新曙光”的民主恳谈。

  民主恳谈,是温岭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生动缩影。

  也正是这种始终不忘初心的善政理念与善治实践,使温岭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奇迹,更使人们对温岭的未来发展充满美好期待。

  无意中的有意——

  倾听民声 尊重民意

  说起1999年初夏的那场“村民自愿参加提问,政府有问必答”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论坛,作为温岭民主恳谈的主要创建者和推动者,时任温岭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的陈奕敏还清楚记得,他与时任松门镇党委书记朱从才起初考虑的,只是想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搞得实际一点”,也就是变“干部对群众的说教”为“干部与群众的对话”。

  谁知这一无意之举,效果出奇得好,松门镇的做法很快在温岭全市推开,并迅速引起全国性的关注。2004年3月,温岭民主恳谈获得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并被称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

  随后,温岭在泽国镇、新河镇试点开展的参与式预算民主恳谈,将民主恳谈与预算审查有效结合,使之成为了我国基层公共预算改革的开先河之举。

  从最初的对话型恳谈,到如今的决策型恳谈,温岭民主恳谈的议题范围越来越广,公众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无形中的有形——

  集中民智 凝聚民心

  说起每年年初的预算民主恳谈,温岭市铁路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直言,是压力更是动力。

  作为温岭市主导产业——泵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走出去发展的桥头堡,铁路新区在三大城市主攻平台中起步最迟,但变化惊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作用正在显现、泵业智造小镇的建设快速推进……

  “铁路新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广纳民智。”该负责人介绍,从大至工程项目、征地拆迁,小至道路绿化、垃圾处置,每年人大代表都会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见与建议,而管委会对每条建议意见都进行认真分析、吸收,化为推进建设的动力。

  同为三大城市主攻平台之一,也是温岭海洋经济主战场的东部新区,虽然成立仅有8年,却已被列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范畴。这离不开东部新区对“招大商、优选资,确保高质量发展”的执著。

  “东部新区一成立,就在台州率先实施‘项目入区量化打分’制度,实现招商选资由个人拍板,向招商评估专家库参与的集体决策、科学决策转变。”东部产业集聚区负责人介绍。

  目前,温岭全市每年举办的各级各类恳谈会多达1800余场。这种一以贯之的科学、民主决策实践,正在将越来越多看似无形的集体智慧,转化为推动温岭跨越发展的有形的强大动力。

  无为中的有为——

  维护民利 促进民生

  成立于2012年4月的温岭城市新区,正是通过不断优化政府服务,实施审批减政提速,有力确保了新区在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落地、开工项目快建设、竣工项目快投产。

  九龙湖生态带,以中华北路为中心线的城西发展轴和以万昌北路为中心线的城东发展轴,绕九龙湖的商业集聚区、文化会展区、总部经济区、精品宜居区……随着一大批优质工程项目的纷纷落地建成,以“一带两轴四区”为建设重点的城市新区,正在大踏步成为“智慧智造、宜业宜居”的温岭城市核心区。

  今年3月,温岭市市场监管局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在省内率先探索实施“延续转型”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即通过变更的方式将个体工商户延续升级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延续升级为公司。目前,已有20家商事主体通过变更方式成功延续升级。去年9月,还在全省率先建立工商登记全程“免费代办”服务平台,为办事对象全程提供优质、高效的商事登记免费代办、咨询服务。目前共免费代办5700多件,为企业减少400多万元社会中介代办费用。

  “无为而治”与“有为而治”有机结合,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三大治理主体间的不断平衡和优化。有着包容兼蓄的地域基因和公平阳光的民主政治传统的温岭,致力探索“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温岭模式。

  2016年,温岭出台了浙江省首个投资项目代办服务地方标准。随后出台《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代办服务规范》,并于2017年12月通过国家标准立项,成为2004年以来全国第11个被国家标准委立项的政务类标准化建设项目。温岭也由此成为当年我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级市。

  敢为人先的温岭人,在善政良治的不懈追求之中,必将创造更多更为耀眼的辉煌成就。

发展巨变之文化篇

浪漫之城 奏响时代乐章

  千年曙光碑下,中国渔村第一舞大奏鼓奏响幸福的时代乐章。

  300多年前,石塘人自闽南迁徙而来,与多种文化交融渗透,由此形成了渔村独特的乡土文化。大奏鼓表演热烈奔放,动作粗犷而诙谐,边奏边舞,舞者全为男性,服饰打扮却为女性,在汉族舞蹈中不多见,《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大全》称大奏鼓是中国渔村第一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东瓯古国走来,饱蘸了海洋文化的开放包容和石文化的厚重坚毅,温岭落笔新时代绘就文化美城。

  书香满城 浸润生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拼搏奋进的温岭人开创了无数经济奇迹。

  民富了,却一度书香不“香”了。

  一座城市,经济为骨,文化作魂。近年来,尤其是台州提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温岭全面对标找差距,补齐文化基础设施短板,挖掘文化品牌特色潜力,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不断扩大创建成效,打造惠民文化品牌。

  2016年,温岭创新阅读服务体系的创新,创建家庭图书分馆,这在我省尚属首次。

  “真正家门口的图书馆,太方便了。”温岭市松门镇淋头村的村民李浩嵘带着孩子到同村的何荣富家庭图书分馆借书,赞不绝口。

  自愿申请,没有命令,没有补贴,这样的家庭图书分馆在温岭已建了220多家,其中农村占了七成。据悉,温岭市建成的家庭图书分馆向市总馆借书13.8万次,服务读者近60万人次。

  如果说,家庭图书分馆的建立打通了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那么,全民阅读分级体系的构建,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了“精神食粮”。

  2016年,温岭市面向全市6岁以下低龄幼儿家庭推行“童阅计划”分级阅读体系,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置了不同的书目。自启动以来,已有4800份“童阅包”作为节日礼物发放到全市儿童手中。

  由此爱上阅读的家庭,更是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从线上走到了线下,组建起“太平喜悦吧”“城东同阅会”等阅读“驿站”,至今已开展300多期的亲子阅读推广活动。

  如今的温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之城。

  文明新风 劲吹乡野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前些年,温岭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之风愈演愈烈,“人情消费”持续攀升。

  2015年,温岭全面开展婚丧礼俗规范整治工作,推动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如今,厚养薄葬、文明节俭办婚丧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温岭市民所接受,平均每户减轻经济负担2万~5万元,一年节约3亿元以上。温岭海葬数量达104例,走在全省前列。就在不久前,坞根镇红山村出现了温岭首例丧事不办酒席的新现象。

  近年来,温岭立足本地实际,创新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实效,破除陈规陋习,从城市到乡村,文明新风拂面来。

  走在市区,车辆礼让斑马线,让出最美风景线;随地吐痰、乱扔烟蒂越来越少,城市颜值更高了……温岭每月开展“向陋习宣战,与文明同行”集中志愿日行动,身披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在公园、在广场、在菜场、在社区开展文明劝导,同时全媒体直播全程直击,让这股“文明”清风远飘扬、沁人心。一月一主题,月月有创新,截至目前,总计开展志愿活动14次,参与者达20万余人,群众对城市文明满意度大幅提升。

  徜徉乡野,白墙红瓦,绿植环绕,映入眼帘的处处皆画。“温岭创新推出乡风文明积分制,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虚功做实,制定标准,将乡风文明量化为具体言行并评分,让村民有规可依;让积分和村集体分红评优等挂钩,让村民有福可享;明确村干部、党员等在积分管理中的职责,让其有事可做,从而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有效推动村民的习惯大变革。”温岭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今年6月份,这项制度已在全市全面推开。村容更美了,乡风更淳了,村民更和谐了,这样的变化,发生在温岭的大街小巷。

  “文”字,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与人结合,成“锦绣人文”,书香氤氲大街小巷,文明之花竞相绽放,凝聚起尚善向上正能量,也涌现出无数仁心善举。

  练就一身本领只为多挽救一条命的“平安水鬼”郭文标、心系“三农”扎根田间30余年的“西瓜皇后”林燚、不忘初心退而不休的少先队“终身辅导员”俞明德、永远把群众的事摆在心头上的“浙江好人”曾小勇、病魔缠身仍坚持5年结对资助8名贫困大学生的“爱心水手”龚桂方……他们,都是温岭的脊梁。

发展巨变之社会篇

魅力之城 幸福就在身边

  温岭的魅力,在于它的温情与惬意,也在于它的活力与希望。

  生活在这座海滨小城,幸福的感觉不再遥远,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能够在不经意之间领略到。

  这是一座

  充满温情的城市

  7月6日,温岭新河镇羊毛衫行业迎来了第十六轮工资(工价)集体协商。60多名职工代表经过多轮协商,最终确定7大工种、39道工序的工价。

  2003年,温岭从羊毛衫行业开始,在全国首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并逐步形成“企业谈增幅,行业谈标准,区域谈底线”的多层次、相衔接、立体式的集体协商体系。目前,已覆盖9071家企业,惠及近50万名职工。

  如今,职工诉求更加多元化,温岭总工会又创造性地提出“1+X”协商模式,以薪酬制度为基础,增加高温补贴、员工培训等。

  类似充满人文关怀的制度设计,在温岭不胜枚举,充分彰显了它的温度。

  这是一座

  充满惬意的城市

  走进温岭城市新区,可以发现这个成立不到7年的新区,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辽阔壮美的九龙湖是新区“绿肺”,以它为中心,向两边延伸。西侧,拥有高人气的银泰购物中心,高299米的地标性建筑喜来登酒店正在如火如荼建设,高品质住宅楼鳞次栉比,博物馆、医疗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会展中心和文体中心作为配套,极大完善城市功能;再向西,建设中的汽车城、“千人计划”产业园拉宽了城市框架。东侧,9幢总部经济高楼已吸引300多家企业入驻,成为温岭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再向东,依托山水湖田,正在重点打造的医养健康小镇,将成为环境静谧、生态优美的温岭后花园。

  城市新区是温岭宜业宜居宜游的典型写照。可靠放心的全省食品安全市,富有成效的物业革命、公厕革命、垃圾革命……安居乐业,对温岭市民来说,就是真真实实的生活。

  这是一座

  充满活力的城市

  清晨时分,地处铁路新区的温岭火车站人声鼎沸,乘客络绎不绝地通过安检。自2009年甬台温铁路开通以来,73趟列车班次,日最高峰进出站客流量达4万多人次。

  “‘十三五’期间,铁路新区将投资建设13亿元以上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连接在建的杭绍台高铁、台州市域铁路S1号线,规划中的沿海高铁、温台连接线,以及运行中的甬台温铁路等五条轨道交通,打造轨道交通之间零距离立体换乘系统,将这里打造成温岭最大最美的入城口。”温岭铁路新区负责人介绍,温岭站未来年客流量将达1000万人次以上。

  快捷的交通网正在铺就,时空距离越来越短。公路、铁路、航空、海运构建的温岭立体化综合交通网日臻完善,15分钟上高速、30分钟台州同城化、1小时到杭州的目标,指日可待。

  这是一座

充满希望的城市

  日前,受台风“山竹”影响,暴雨侵袭,全国一些地区“城市看海”又再现。但在温岭东部新区,20条“海绵”道路两边设置了侧石开口,雨水直接流进下沉式绿地,瞬间被土壤吸收。

  辽阔的湖面,黑脸琵鹭、鸬鹚悠闲地在水面扑腾。作为拥有六大湖泊的滩涂围垦区,东部新区建立完善河湖湿地保护体系,利用贯穿全域的26条河道,对雨水以“吸”代“排”,丰富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把视野拉进院墙内,40家企业已建成“雨水花园”生态化排水系统,建造的“雨水花园”兼具景观和生态作用:屋顶雨水进入蓄水池,路面雨水经过绿化带渗透、过滤后汇集到雨水塘。收集的雨水不仅可以循环利用,高温天气时还可以进行屋顶降温。

  “每家企业都必须建造雨水花园,既享受海绵城市设计资金每亩5000元的奖励,还可以节省用水成本。”东部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剑算了笔账,首家建造的浙江金鸿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建造“雨水花园”系统额外耗资30多万元,年可利用雨水近1万吨约合6万元,5年左右可以实现成本回收。

  东部新区从2010年开始探索推行全域化“海绵城市”建设,寻求返璞归真的生活本质,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省“海绵城市”试点单位,东部新区是温岭探索新型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也是未来温岭的美丽雏形。

发展巨变之生态文明篇

品质之城 曙光照亮梦想

  2000年1月1日6时46分,新千年第一缕曙光落在温岭石塘这个幸运的小镇上。

  时光荏苒十八载。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瞬即逝的千年曙光,竟然从此在温岭“落地生根”:从巍然矗立的曙光碑,到风景秀美的曙光园,再到一年一度的曙光节。

  但对122万温岭人来说,曙光“落地”的背后,折射更多的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大提升,反映更多的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大变革,预示更多的是未来美好生活的大蓝图。

  一种大提升——

  品质,成为强烈的共识

  就像第一缕曙光一样,温岭,这座以敢为人先闻名的滨海小城,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始终位居全国百强县的前列。

  然而,先行者往往也会更早遭遇新的烦恼。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使温岭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使温岭少为人知的另一面暴露。“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表面繁华背后,是违建到处林立、河道臭不可闻、环境脏乱不堪、事故时有发生。

  先发先富的温岭人,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没有良好的生态,就绝不可能有品质的生活。

  立说立行的温岭人,迅速将环境整治的共识付诸行动——

  “五水共治”中,上下一心,全民治水:母亲河东月河经过整治,彻底告别垃圾河,重焕水清景美;“臭名远扬”的山下金河,经过3年治理,摘掉“劣V类水”帽子;水况复杂的金清水系经过科学治水,再现清波碧水……2017年,温岭全市6个劣V类断面完成消劣,216个省名录劣V类小微水体全面完成整治。

  “三改一拆”中,拔钉破难,誓除沉疴:一座座违建被拆除,连续多年在全省拆违总量排行榜中名列第一;一处处绿地在恢复,拆后利用面积同样多年全省领先。

  ……

  一场大变革——

  生态,需要主动的守护

  2016年12月12日,温岭再次首开先河,率先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多城同创”、城乡环境整治、交通治堵这五大临时机构整合,成立温岭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委员会。

  这,成为了温岭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由被动的环境整治,全面转向主动的生态守护。

  这,也拉开了一场关乎百万人民福祉的大变革序幕——“环境大整治、习惯大变革”行动。

  温岭主动出击,吹响环境革命的冲锋号,全市上下以翻篇归零的姿态、浴火重生的决心、抓铁有痕的劲头,全力以赴打好“拆、治、创”的“组合拳”,力争城乡环境“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抓污水治理,提升水体质量。大力推进水环境质量、污水处理水平“两提升”,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和美丽河湖建设。

  抓市容整治,提升城市品位。全面解决城市内涝,破解城乡交通拥堵问题,持续深化工业、农业“两转型”。

  抓乱象整治,优化城市秩序。全面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争13个镇(街道)全部通过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验收。

  抓治危拆违,助力经济转型。创建“基本无违建市”,开展城乡危旧房屋隐患排查和治理改造。

  环境革命的力度前所未有,成效有目共睹。去年,温岭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数据还显示,去年温岭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99.2%,在台州9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全省89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五。

  一张大蓝图——

  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

  2018年3月26日,温岭又一次首开先河——全域改造。

  当天19时50分,在温岭市横峰街道方家洋村村部,村民陈明华郑重地在拆迁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意味着方家洋整村改造项目成功启动,也标志着温岭市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打响了“第一枪”。

  全域改造,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一大创举,涵盖了城中村改造、鞋业园区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域水系调整实施、城市道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体系。

  而就在此前一个月,《温岭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提出了生态经济建设、环境与资源建设、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化与制度建设等四大类工程共计60个项目、总计资金投入252.98亿元的建设任务。

  大手笔绘就大蓝图。正如规划所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温岭这座充满生机的城市,必将建设成为生态经济高效、生态环境优越、生态人居宜居、生态制度完善、生态文化繁荣的品质之城。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6 璀璨明珠耀东海 2018-09-29 浙江日报2018-09-2900005;浙江日报2018-09-2900008;浙江日报2018-09-2900006;浙江日报2018-09-2900011;浙江日报2018-09-2900012;浙江日报2018-09-2900013;浙江日报2018-09-2900007 2 2018年09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