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规范村级工程管理
项目清清爽爽 村务明明白白
记者 何苏鸣 叶临风 区委报道组 张伟星
本报讯 (记者 何苏鸣 叶临风 区委报道组 张伟星) 村里项目大幅增加,哪些该上哪些该停?村干部用权,怎样算规范怎样算逾矩?在杭州市临安区,9张简明扼要的操作流程图对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资产资源处置等村级“小微权力”主要内容作出规范。
“村级‘小微权力’要规范,重在全程监管。”临安区纪委常委徐冠玉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项目建设资金持续增长。近3年来,当地多数镇街村级工程项目数量始终保持每年50%以上的增幅。区里紧盯项目、加强监督,加快构建良性互动的乡村治理新体系。今年以来,已有9人次因未按流程规范操作被问责。
今年初,於潜镇逸逸村为浇筑村道,向镇项目管理办公室递交了一份33万元的预算,其中自筹资金17万元。考虑到村道建设的填埋土方和驳坎石料都能就地取材,不必花那么多钱,项管办驳回了这份预算。之后,逸逸村反复测算控制成本,重新递交了一份村级资金零支出预算,得到通过并顺利实施。
在於潜镇,所有村级项目,无论金额大小,都需要到镇项管办报备。镇里请来专业人员共同研判把关,今年以来提交的128个项目,超五成在第一次申报时被驳回。镇纪委书记鲍承成介绍,这些项目有的是过度举债、“寅吃卯粮”的,坚决否决避免“项目冲动”;有的预算明显高于实际成本,存在较大泡沫,通过重新测算,累计核减资金341.6万元。
项目好不好,关键在运行。光明村有一片退化的雷竹地,经济效益不高。通过土地流转,村里建起了集体经营的“光明农场”,农忙时节要请村民来当“点工”。根据流程图,农场设置了公开栏,每个人的出工情况记得一清二楚。光明村党总支书记周潮滨说,原来结算工钱时常常是一笔糊涂账,容易闹矛盾,“现在好了,干多少工领多少工钱,公开公平,大家都满意。”
流程的规范,不仅有效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也倒逼村干部规范用权。在天目山镇月亮桥村,9张规范流程图贴在村务公开栏显眼位置。村党支部书记陆法明介绍,工作有了“统一标准”,每个项目开工前公开招标,竣工后接受质量验收。哪怕是几万元的小项目也都清清爽爽。
“规范化制度保证了项目运行的公开透明,既减少了群众对村级事务的不理解,也解决了少数村干部权力制约失衡情形的发生,让每一分项目资金都用到实处,预防农村‘小微腐败’发生。”临安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富强说,接下来,区纪委还将加大巡查力度,确保制度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