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地喜庆中国农民丰收节
同看“两山”美 共享丰收乐
本报记者 陈铖 周琳子 翁杰 沈洁 通讯员 吴怀经 高晓晓 钟秀兰
9月23日,正值秋分时节,稻谷飘香,瓜果满枝,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自今年起,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首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在这个属于农民的节日里,我省各地举办一场场特色活动,迎丰收、晒丰收、庆丰收。其中,安吉余村被选为全国六个分会场之一。德清丰收大典、青田稻鱼之恋开镰节、东阳秋季乡村旅游节、衢江农民丰收节、景宁畲乡农民丰收节、天台雷峰柿文化节等6项特色活动列入农业农村部选定的全国庆丰收系列活动。据统计,我省丰收节庆祝活动有1100余场。
我省各地喜庆中国农民丰收节
同看“两山”美 共享丰收乐
本报记者 陈 铖 周琳子 翁 杰 沈 洁 通讯员 吴怀经 高晓晓 钟秀兰
丰收庆典
“两山”热土俱欢颜
9月23日,作为全国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六个分会场之一,我省庆丰收主会场庆祝活动在安吉余村举办。在农民朋友的欢歌笑语中,城里来客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感受这片“两山”热土的欢乐。
余村文化广场上,丰收庆典正在上演。台上的大多是农民,他们卖力地跳,尽情地舞,表达着心中的欢喜。这时,一条寓意五谷丰登的竹叶龙登台,龙身上的片片竹叶青翠欲滴,舞起来煞是好看。舞龙队员杨建时告诉记者,为了庆祝这个属于农民自己的节日,他们舞龙队早就开始排练了。
广场对面的农家乐里,坐满了前来观看庆典的村民、游客,近的来自周边村庄,远的来自杭州、上海、江苏等地。边看表演边卖山货,农家乐老板娘赵双菊忙得不亦乐乎。城里客人来了,山核桃、梅干菜、笋干等农产品都成了抢手货……台上几个节目表演下来,赵大姐摆在院子里的山货也基本卖光了。
一旁的村文化礼堂前,一场别开生面的丰收展也已拉开帷幕。没有高高垒起的稻米山,也没有琳琅满目的果蔬墙,浙江新农人展示着他们的新土货——当地大学生农场客带来新品种水果“八月炸”,湖州市吴兴区农民拿出新研发的睡莲爽肤水,当地民宿老板甚至还将民宿一角搬来展会。
“农民丰收节还要为农民创造价值,让农民得实惠。”丰收展的一角,邮政电商平台“邮乐购”的负责人王经理向游客介绍着他们带来的农产品,而他身后的电子屏上数字一直在跳动。原来,他们将购物节的理念引入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庆祝活动,帮助农产品上线。而他身后显示的正是这些天他们为浙江农民卖出的农产品金额。截至23日上午10时,这个数字是4.65亿元。
“浙江特色精品农业起步早,发展农旅融合也早,因此安吉作为全省庆丰收的主会场,尤其要展现这些元素。”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说,这些年他们村一方面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山林效益,另一方面保护青山绿水,关掉矿山,发展民宿、农家乐。余村村民庆丰收,不单是庆祝山林稻田里的丰收,更是欢庆一二三产融合带来的致富增收。
打果割稻
收获秋日的喜悦
春播种,夏长赢,等到秋天,颗粒归仓,便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属于农民的节日里,我省把活动下沉到乡村,让农民成为主角。
23日一大早,在长兴县小浦镇,几名村民哼着“白布打白果,白果打白布”的绕口令,用5米长杆打着挂满枝头的白果,“噼噼,啪啪”,白果落地的声音此起彼伏。
今年已经80岁的村民杜增宝打起白果来一点都不含糊。“我已经打了60多年了,从小打到现在,今年的白果结得最多最好了。”今年白果大丰收,又逢第一个农民自己的节日,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是农民一年中最值得骄傲的季节,是大地回馈农人辛勤耕耘的季节。临安的山核桃香气扑鼻,临海的蜜橘丝丝甘甜。云和的农户割下今年第一茬有机稻谷,迫不及待地碾米煮饭,品味丰收的香甜。
我国自古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很多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
在嘉兴南湖,当地人穿上古装擂大鼓、敲铜锣、舞长龙,抬着献祭的牲畜在村内巡行,完整还原当地传统祭祀仪式;在丽水景宁,畲族姑娘穿上传统服装,唱起当地最具特色的敬酒歌,以酒庆丰收;在舟山普陀,古铜色肌肤的渔民跳起质朴的舞蹈,“舟山风”渔民号子队唱着“金银满仓”号子向大海祈祷丰收。
三产融合
农民的“钱袋子”鼓了
在温州苍南岱岭乡富源村,来自苍南全县的农副产品企业代表,纷纷亮出自家的特色产品,吸引众多来客前来品尝与购买。
苍南县松山青年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明坤带来的栀子花茶因为名声在外,短短一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许明坤所在的南山头村,已形成融合农产品加工和旅游观光的绿色产业链,跟他一起干的农户每户每年可以增收3000元至5000元;临安昌化镇白牛村,年轻的新农人开起了淘宝店,预计今年该村山核桃产值将达4.5亿元。
在浙江各地丰收节的现场,不仅能看到瓜果满堂,还能看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一二三产不断融合,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自信,希望的田野上不断迸发出丰收的智慧和力量。据统计,2017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956元,连续33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