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文化

黎巴嫩商人欧美求医未果,浙一采用国际前沿技术治疗

给细胞“导航” 创生命奇迹

  本报讯 (记者 李文芳 通讯员 王蕊 金丽娜) “感谢医护人员悉心照护,让我的生命得以重生。”9月11日,黎巴嫩患者法里斯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的医护人员道别,乘机回国。

  法里斯今年59岁,来自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是当地商界的“风云人物”。2012年6月,法里斯突然感到全身骨骼疼痛,还伴有发烧症状,很快被确诊为K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

  此后,法里斯开始了6年寻医路。他跑遍欧美著名癌症研究中心,用尽所有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手段,花费巨资,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今年5月18日,法里斯再次就诊于肿瘤专科排名全球第4的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癌症专附医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院,渴望获得最新的国际前沿治疗手段“CAR-T疗法”。然而,由于自身血小板过低,该医院对法里斯进行评估后,觉得无法进行CAR-T治疗,如果执意要用该疗法,等待时间将长达9个月。

  天无绝人之路。经欧洲骨髓移植学会前主席穆哈提教授介绍,法里斯了解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黄河教授团队是中国开展CAR-T细胞治疗最早、病例数最多、临床经验最丰富的临床研究中心之一。于是,怀揣最后的希冀,法里斯于7月5日飞抵杭州,寻求中国的CAR-T“神药”。

  “法里斯身体状态非常糟糕,只能靠止痛药和输血维持生命。”7月6日,法里斯入住浙大一院骨髓移植中心病房,中心副主任医师胡永仙回忆说,当时检查报告显示,法里斯血液内骨髓瘤细胞占据64%,且血小板只有1万,低于常人10倍以上。

  CAR-T疗法的关键是采集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来制备CAR-T。但因法里斯多次化疗,加之两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造血场所全部被癌细胞侵占,几乎毫无造血功能,淋巴细胞极其低下,医护人员根本无法采集到足量的T淋巴细胞来制备CAR-T细胞。

  尽管难上加难,但骨髓移植中心主任黄河教授决定奋力一搏。在经过长达两周的精准治疗下,法里斯的部分造血功能缓慢恢复。

  7月20日,法里斯来到骨髓移植中心血细胞采集室,采集到了足够的T淋巴细胞。随后,工作人员立即将细胞送至合作方张鸿升教授团队,在GMP标准实验室内对淋巴细胞进行基因改造和制备,为T淋巴细胞装上能够识别骨髓瘤癌细胞的“GPS导航系统”,使它们成为精准打击癌细胞的“导弹”。

  7月30日,法里斯盼来了CAR-T细胞的回输。随后,整个团队及护理人员帮法里斯渡过了治疗的最后关卡,战胜了回输后导致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并发症。

  CAR-T细胞回输后的第8天,法里斯骨髓里已经找不到癌细胞了,骨骼疼痛也消失了。但是,战斗并未结束,法里斯因造血功能差,仍然经历了长达一个月的低细胞期,在骨髓移植中心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法里斯终于在8月31日走出了无菌层流病床,转入VIP病房。

  在病房内,法里斯容光焕发,和刚入院时判若两人。他非常感激地握住黄河教授的手说:“如果我以前知道你的大名,我会直接来找你。”

  在对法里斯进行治疗过程中,法里斯在美国的经管医生团队、欧洲骨髓移植学会前主席等同黄河教授团队紧密联系,并对中国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普遍认可。

  黄河教授团队CAR-T疗法用于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研究成果国际领先。去年一年,浙大一院骨髓移植中心在著名国际会议上受邀做特邀报告和口头报告十余次。同时积极开展CAR-T细胞治疗的关键问题科学研究,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浙大一院骨髓移植中心在黄河教授的带领下,目前已完成CAR-T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近100例,创新性建立CAR-T细胞临床应用方案及并发症防治策略,应用细胞免疫治疗CAR-T技术联合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实现根治恶性血液病的目的。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9 给细胞“导航” 创生命奇迹 2018-09-13 8244363 2 2018年09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