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更多空间留给产业 村民生活更加殷实 乡村面貌充满活力

解构乡村振兴的“萧山路径”

  更多空间留给产业 村民生活更加殷实 乡村面貌充满活力

  解构乡村振兴的“萧山路径”

  萧报组

  “喜奔竞、善商贾”,是《萧山县志》对当地民风的定义。而现代萧山人则这样自我总结:奔竞不息、勇立潮头。这种优秀地域文化精神,在乡村工作中同样得到充分释放——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抓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杭州市萧山区把目光锁定一流,放在“强、美、富”的路子上。

  这条路径的选择,缘于萧山的发展背景,也缘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萧山是全国工业大区,还是乡镇企业重镇,农民的收入一直处于全国前列:2017年,该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588元,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相当。

  乡村先富,星罗密布的乡镇企业、个体作坊,也带来了“散乱污”现象,一度成为制约萧山乡村振兴的障碍。如何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萧山提供了精准切入口。

  争一流是萧山精神最鲜明的特色,萧山人经常讲一句话,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到最好,干到人家服气为止。当前萧山已进入亚运时间,紧抓“拥江发展”机遇,萧山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视为打造体现世界名城风貌的现代化国际城区的盘中棋、题中义。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干字当头、行动至上,转变观念、大气开放,创先争优、勇立潮头——在萧山谋划各项工作总要求的指引下,把更多空间留给产业、促村民生活更加殷实、让乡村面貌充满活力,浓缩成萧山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组成了亮眼的乡村振兴图景。

强起来 更多空间留给产业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要素向乡村聚集。

  毋庸置疑,萧山乡村产业一直走在全省前列。面对浪高潮急的钱江水,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萧山人奔竞不息、勇立潮头。正是昔日地瘠物乏的生存环境,赋予了历代萧山人敢冒风险、勇于挑战、善抢机遇、矢志争先的时代弄潮儿精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萧山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萧山曾一度成为县域经济翘楚。

  但是,萧山要谋求蝶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要跳出萧山看萧山,用大气、开放赢得未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萧山也必须跳出自身经验,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在这条全新路径中,补齐环境这块短板是首要任务,萧山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用像抓工业那样的思路抓农业、农村、农民的转型升级,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生态产业中掘金。

  从“做减法”开始,萧山乡村为生态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去年以来,萧山启动“散乱污”行业整治,各镇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转迁上千家“散乱污”企业。为乡村振兴腾出发展空间似乎已经成为萧山区各镇街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不约而同形成的共识。

  做“加法”,美丽乡村唤醒一个个生态产业。

  萧山南部河上镇尝到了头口水。这个山环水绕、风光旖旎的地方,如今“藏”着一家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公司,拥有年轻员工千余人,以膜技术为着力点,产品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占比超过90%,跻身全球领先。

  柯百特为何来到河上镇?总经理张竹荣说,2009年,计划扩张的科百特在杭州多个城区寻找新厂房,最后锁定了河上。“由于产业的特殊性,膜技术对环境要求很高,河上良好的生态环境,非常符合我们的需求。”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在萧山,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镇街充分发挥做“加减法”的神奇魔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争创亮点,开始构建起符合乡村特色的产业体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曾经不起眼的花草苗木,被萧山苗农们玩出了大名堂。去年,由萧山11家园林企业组成的园林绿化企业——浙江绿色大地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从此,萧山园林绿化、花卉苗木业有了自己的“绿色航母”,扭转了民营资本小企单打独斗、小打小闹的不利局面,同时带动萧山一批园林绿化中、小企业走出“乡间小路”,踏上“城市快线”,在推动乡村振兴道路上彰显出无穷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浙江绿投是萧山在乡村振兴中注重产业兴旺的缩影。萧山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方面一直处于全省领先,缘于这里的人敢于攻坚、敢啃硬骨头、敢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只要认准的事,就大胆闯、大胆干。锚定夯实产业基础的目标,萧山逐渐打造出更多龙头平台、涌现更多新兴业态。

  2017年,萧山实施了一批农业重点项目,除了浙江绿色大地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还有杭州海尔希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强势推进,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和农产品附加值。目前,仅萧山农业发展大厦总入驻企业已达80余家,入驻率已达90%以上。

富起来 村民生活更加殷实

  事业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沿着正确的目标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萧山就要走让村民生活更殷实、让村集体实力更强大这条路。

  注重多元增收,是进一步带动农民富起来的“萧山经验”。以保障增收、就业增收、帮扶增收、带动增收为重点,萧山不断释放着政策红利和改革红利。

  ——农民变股民,全域覆盖惠及全体村民。

  衙前镇凤凰村远近闻名,不光是因为发达的乡镇企业,更因为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每年,衙前镇凤凰村村民最高兴的日子,莫过于分红的时候了。每到这时,作为“股民”的村民,能拿到一笔资金,而“农民变股民”这样的好事,已经持续了10年。如今,该村的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又进一步深化,凤凰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将21377万元总授权股金确权至578户家庭,共2041名股东,颁发股金权证,明确股东股金的终生持有和继承权利。这不仅让凤凰村民能享受发展成果,更让在外工作的后辈记住自己是凤凰人。

  不光凤凰村,“农民变股民”在整个萧山发生。得益于萧山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去年,萧山全面完成421个村的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累计量化集体资产62.46亿元,产生股东85.99万人。其中14个镇街、112个村社、20.02万股东分红12.15亿元,人均分红6070元。

  ——输血变造血,多村联动壮大集体经济。

  浦阳镇打造的“十村共建增收样板”,是“消薄”工作的一项新动作——浦阳镇统筹10个欠发达村财政帮扶资金,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产权清晰、收益归村”的方式,正在浦阳镇江南村建造一个总投资1800万元的径游片中心农贸市场。“项目建成后,年投资收益可达到15%以上。”这意味着,浦阳镇10个村的“家底”将日渐厚实。

  突破“一村一项目”的固定思维,浦阳镇十村演绎的“大合唱”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多元化“造血”方式。目前,该项目已成为萧山区欠发达村财政扶持重点项目,也是萧山区正在打造的薄弱村抱团发展增收致富的样板。

  这样的改变也在萧山其他镇街发生。2017年萧山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8.59%。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盘活乡村资源,就必须加快“消薄”步伐,变输血为造血,演绎村集体增收的大合唱。

  近期,萧山区出台《消除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到2018年底,消除年集体经济总收入100万元以下的村,到2019年底,消除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的村,到2020年底,消除年收入30万元以下的村,一场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战正在大大提振当地强村富民的信心。

美起来

乡村面貌充满活力

  乡村振兴机遇来临,珍惜珍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要以排头兵的新要求、奋斗者的新姿态、实干家的新风采去努力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让机遇真正成为萧山实现新一轮发展、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

  让乡村真正活起来,既要有绿水青山,又要有文化内涵。外在的生态文明和内在的精神文明一起抓,美环境、丰内涵,才能不断激活乡村活力。

  生态是乡村活力的外表——瞄准生态宜居的目标,萧山以创建美丽乡村提升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等为载体,计划通过5年时间,紧扣2022年亚运会召开的时间节点,先慢后快、由点及面地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在萧山乡村,美丽先定“标准”。

  编制《萧山区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导则》和《萧山区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手册》,指导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根治“脏乱差”问题,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农村环境。而美丽乡村示范村,则是在美丽乡村提升村基础上择优选定。

  一条条干净的道路四通八达,一口口清澈的池塘鲜花环绕,一座座美丽的庭院错落整洁……作为萧山首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进化镇欢潭村的场景,将“复制”到萧山绕城线外的243个村庄。通过5年的精心打造,一个个美丽村庄将在萧山各镇“破茧而出”,老百姓就像生活在“景区”中。

  文明是乡村活力的灵魂——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并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有效治理,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健全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今年3月,河上镇璇山下村的老年食堂“晚晴家园”开张,70岁以上孤寡老人和80岁以上老人都可以来这里吃饭,一顿饭2元钱。与其他地方不一样,这家老年食堂除了厨师是固定的,切菜、打扫、洗碗之类的活,全由村民志愿者承担,食堂的物品也都是由村民众筹。在“老年食堂”的外墙上,贴着一张张清单,每一笔捐款捐物,都清清楚楚地写在清单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璇山下村一个村民自治的老年食堂,实现了村庄和谐,让尊老的传统美德得到最温暖的回归。

  以善治为基,璇山下村成为萧山区推动形成乡风文明的一个侧面。近年来,萧山区配合推广以“和善村民、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庄、和德大爱”为主要内容的品德,并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队、科技人才服务队两支队伍,全面指导和服务乡村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文明的乡村还需要现代治理体系的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既要传承农耕文明中的优秀传统,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还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萧山区河上镇众联村,继组建公益组织、实行积分管理后,在乡村自治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该村探索“社区皮毛法”,出台“五和众联”村民通则,将法治作为自治的基础,村庄积分制管理在村民通则中得到了进一步明确。

  窥一斑而知全豹。作为浙江省的大区强区,作为G20杭州峰会和2022年杭州亚运会主阵地,在浙江乃至长三角区域的大布局中,萧山的发展走到了极为关键的一步,勇当“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排头兵,萧山理应扛起责任担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萧山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兴旺的产业、富足的生活、有效的治理,未来都将成为萧山打造体现世界名城风貌现代化国际城区的一部分。

  (本版图片由萧山区委报道组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解构乡村振兴的“萧山路径” 2018-09-12 浙江日报2018-09-1200003;浙江日报2018-09-1200005;浙江日报2018-09-1200012;浙江日报2018-09-1200016;浙江日报2018-09-1200009;浙江日报2018-09-1200020 2 2018年09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