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色 有出路
柘岱口乡位于遂昌县城西南部,从县城驱车出发,即便是常在这蜿蜒曲折山路上行驶的司机,也至少得花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下车后,站在海拔800多米的山间,我们被浓得化不开的绿色包围,一呼一吸之间全然忘却舟车劳顿。
平时如此不起眼的番薯,如何在这个偏远山乡被打造成产值千万元的富民产业?走特质化发展之路,是柘岱口乡实现乡村振兴的“秘诀”之一。柘岱口乡环境气候条件独特,几百年来种出的番薯品质独特,尤其是晒出的番薯条特别软糯香甜。如今,番薯还是原来那个番薯,可“含金量”已经倍增,成了带动深山百姓增收致富的“黄金条”。
乡村振兴路上,人的因素也很重要。对柘岱口乡的乡民们来说,致富路上离不开他们的“番薯书记”陈林军。陈林军一直强调,要善于利用市场力量找突破,借力发展,“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此应运而生。乡里还为此成立了番薯产业协会,并创建了两个百亩基地——岙头整村连片百亩基地和乡低收入农户扶贫百亩基地,通过基地带散户、党员带群众的模式,发动群众种植番薯。
采访中,最令记者动容的,是陈林军办公室书柜中厚厚一沓“番薯笔记”。每次挨家挨户走访之后,他都会写下各个村民家中的情况,写在纸上,记在心里,根据每家农户的实际状况,因人施策。用心、用情、用力,这大概就是一根番薯条能够撬动千万元产业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