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要闻

南麂“追”鱼记

  8月24日起,南麂岛遭遇9级大风。记者在船上意外遇上由中央、省、市组成的南麂岛环境“飞行”检查团。

  冒着如此大的风浪前往南麂岛进行环境“飞行”检查,这种近乎苛刻的环保要求,是被列为我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的南麂岛特有的“礼遇”。随团一起登岛的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蔡厚才说,这类“飞行”检查他们早就习以为常。

  201.06平方公里划定为保护区的南麂列岛,有最严厉的海洋生态要求,海水质量常年保持在I类,特殊的海洋生态使这里的养殖黄鱼与野生黄鱼的多项指标比较接近。

  养殖户温简条初期在福建沿海开始养殖创业,终因黄鱼的品质和销路问题,让他铩羽而归。后来他回到家乡与温州知名酒店联手,在南麂试点养殖大黄鱼,结果一炮走红。如今,他又开发出鲜活包装的南麂大黄鱼,仅此一项定制业务,他每年增收300余万元。

  在风大浪高的马祖岙的海面上,记者登上了归国华侨胡志叠的饲养船,这位7岁赶海、20多岁出国把水产生意做到全世界57个国家的渔家汉子,60岁后决定回到幼时赶海抓大黄鱼的南麂岛,他利用海外先进的养殖理念,借助南麂特殊海洋生态圈,使各项指标与野生大黄鱼接近的南麂大黄鱼成为一道响当当的“中国菜”。

  漫步在南麂美丽的海滩上,远眺海上起伏绵延的深海网箱,“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入关舫”,清代诗人王莳蕙描述浙江沿海渔民捕捞大黄鱼时的诗句萦绕耳边。总产值近两亿元的南麂大黄鱼产业,正是南麂干部群众换种方式“吃海”,渔民奔向富裕路的有力举措。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6 南麂“追”鱼记 2018-09-05 浙江日报2018-09-0500018 2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