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要闻

东海游来“黄金鱼”

—南麂岛发展大黄鱼生态养殖产业富民兴岛纪事

  “南麂岛‘麂翔’大黄鱼售价数倍于传统近岸浅水养殖同类产品,短短3天就收获了2000余万元订单。”8月31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三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让浙江碧海仙山海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志叠直呼想不到。

  如此受热捧,南麂岛大黄鱼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

  海和鱼

  一方好水养好鱼

  近日,记者从温州市平阳县鳌江码头乘船出发,踏上探秘黄鱼之旅。船只足足颠簸了1个多小时后终于靠港了,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只见碧海蓝天中,远处网箱连缀成片,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来,带你转转。”得知记者为黄鱼而来,养殖户温简条热情地拉着记者,驱车踏上了环岛公路。“哪里还有我们这么漂亮的海岛。”一路上,温简条脸上满是自豪。南麂列岛早在1990年就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2004年,在南麂岛养殖的生态大黄鱼,经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认证中心监测检验,荣获“有机鱼”标志,成为全国首例经认证的海水养殖鱼类有机食品……

  次日凌晨4时许,迎着微亮晨光,温简条带着记者跳上一艘小船,水天一色的苍茫之中,远处小岛在海面上时隐时现,近处一个个网箱随碧波荡漾,成群海鸟翩翩起舞。船只开出数千米后,来到一个固定在海面的鱼排边。温简条带着工人,从另一艘渔船上把10多筐小鱼小虾搬到鱼排上。

  “1个多小时前,这些鱼虾才从海里捞出。”温简条指着从一个搅碎机里流出的鱼虾泥说,“这是大黄鱼每天的口粮。”

  一桶桶鱼虾泥,很快装满了温简条驾驶的小船。乘着荡漾的碧波,小船驶近一个近3000平方米的围海插杆网箱。网箱底部直抵10米深的海底,这里养了8万多尾大黄鱼。

  温简条边撒鱼虾泥,边拍打着水面,海水顿时“沸腾”了,只见一群大黄鱼纷纷跃出水面争相进食,鱼鳞在日出的金色光芒里闪耀,“为了让它们身材更加苗条,我们通常只喂半饱,等到了禁渔期,我们喂它们冰冻的小鱼小虾,同时让它们自己抢食游进网箱的小鱼小虾,解决温饱问题。”

  “吃鲜美鱼虾,住宽敞‘别墅’,享原生态生活,这些都是南麂岛大黄鱼的普遍待遇。”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蔡厚才告诉记者,南麂列岛处于洋流交汇处,盐度高,污染微乎其微,原生态养出的大黄鱼肉质结实鲜美,口感较佳。

  鱼和人

  海中“种”出大产业

  南麂岛水质佳,但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渔民不敢多养黄鱼。“南麂岛‘招’台风,养殖大黄鱼有风险,弄不好会倾家荡产的。”土生土长的养殖大户谢作社感叹。

  2012年,在岛上工作了近20年的蔡厚才,开始向渔民们推广全新的“超高分子材料渔网”,和防弹衣所用材料一致,鼓励大家向科技养鱼转型,大大提升了渔网抗击风浪的能力。

  为进一步消除养鱼的后顾之忧,2013年,在当地政府争取下,南麂岛成为浙江首批“渔业互助保险”试点之一,渔民只需要支付30%的参保金,剩余70%由财政补贴。就在保险落实后的第3天,台风“菲特”来袭,摧毁了不少养殖设备。谢作社说,很多养殖户第一时间到位上百万元不等保险赔偿,让损失惨重的他们有了东山再起的底气。

  此后,谢作社放开手从事大黄鱼养殖业,从过去的1万多尾,慢慢扩大到20多万尾。而整个南麂岛,大黄鱼年产量以35%的幅度不断增长。

  产量跟上了,如何让市场更加认可?谢作社等养殖户纷纷选择与酒店合作。通过酒店平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知道了“半野生”的南麂岛生态养殖大黄鱼。

  “我们已在全国开设了19家品牌销售门店,即将在上海再开设7家品牌店。”胡志叠告诉记者,所有门店只为这一条大黄鱼“服务”。

  但是,大黄鱼离岸即死,市场上只有冰鲜、冰冻和卤制过的大黄鱼,以前还没有卖过鲜活的大黄鱼。温简条等养殖户有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利用加压技术将活的大黄鱼装进氧气运输袋,装好的大黄鱼24小时内都是活的,通过快递,直接把鲜活的大黄鱼送上百姓餐桌。

  为持续打造好“南麂岛大黄鱼”这块金字招牌,去年,当地的渔民企业家成立了南麂大黄鱼协会,并出台了养殖规范条例。“我们以协会为媒介,加强海水养殖规范化管理,对南麂大黄鱼的养殖密度、养殖过程、养殖时限等方面进行严格限定,不断加强品质提升和品牌保护。”南麂镇党委书记林锟说,今后,只有品质过关的大黄鱼,才能使用“南麂岛大黄鱼”招牌。

  人和岛

  念好绿色生态经

  随着南麂岛大黄鱼声名远播,上岛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我们也搞不清楚,游客到底是冲着美景来的,还是冲着美味来的。”观海海鲜楼负责人洪祥郑笑着说,“反正岛上的几十家渔家乐,每家都将大黄鱼作为招牌菜。”上岛的游客,大部分都会点一道大黄鱼。岛上的大黄鱼不用特别加工,洗干净后, 直接下清水煮。水开后,撇浮沫,加葱姜、料酒、盐炖,一份香气扑鼻的大黄鱼便做好了。很多游客吃完后,还意犹未尽,专门购买一些大黄鱼带回去。

  游客纷至沓来,岛上渔民的身份也悄然发生转变。过去这个时候忙着出海捕鱼的吴端雄,如今不仅搞起大黄鱼养殖、开渔家乐、办民宿,还购置了一条专供游客垂钓的海钓船,年收入达百余万元。

  旅游带动大黄鱼养殖,大黄鱼养殖反过来促进旅游发展,两者携手前进时,平阳县海洋与渔业局、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麂镇政府却主动“泼”了一盆冷水:严格控制保护区内大黄鱼养殖面积,限制上岛游客人数。

  这意味着,养殖户只能向深远海要空间,需要更大的成本投入。

  “深水网箱不仅能保护近海海域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还可以有效提高养殖鱼类的品质,防治病害。”平阳县海洋与渔业局一边宣传深水网箱建设意义,一边不断与相关部门做好交涉,克服南麂海域取得海域使用权难度大问题,争取网箱建设财政资金补助。

  今年6月,平阳县顺利完成2016年度中央财政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建设项目,新增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89个,新增养殖水体20万立方米。承担该项目的浙江碧海仙山海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养殖企业,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41.53万元。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会有发展未来。”看到海面上漂浮的垃圾,捞到渔船上带回,成为温简条的一个习惯性动作。在他看来,环保意识已深入每位岛民心中。

  为了保持生态和环境优势,岛上居民一致同意摒弃过去以柴油为主的能源结构,结合风电、太阳能、储能系统的南麂岛微电网工程,让安全、清洁的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家家户户。30余名渔民还自发成立了海洋保护协会,为海洋保护出人出力。

  “我家住在南麂岛,鱼儿在浪里跳,鸟儿在风里飘,草坪把我柔柔地抱,月儿和我轻轻地聊。我家住在南麂岛,碧海仙山多奇妙,一半蓝,一半绿,岛不老,家不老……”这首过去当地渔民出海爱哼唱的歌谣,如今正成为渔业养殖、旅游开发和海洋保护绿色生态发展的真实写照。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6 东海游来“黄金鱼” 2018-09-05 8182390 2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