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雪域高原的“健康使者”

——记那曲市比如县卫计委主任、县人民医院院长刘琳

  “输血科备血、输血流程还要进一步完善”“医院的投诉管理还缺乏持续改进的措施”……8月14日9时许,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人民医院6楼会议室,该县卫计委主任、县人民医院院长刘琳和同事们正对照着二甲医院终评的各项要求查漏补缺。

  让这家县医院从没有手术能力,到通过二甲医院初评,这是刘琳援藏两年多来最感到自豪的一件事。2016年7月,从宁波来到比如才一周,刘琳就翻山越岭调研了比如县所有医院、乡镇卫生院。“不可思议。”刘琳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了当时全县的医疗状况:县人民医院仅两人有医师资格,手术室闲置了三四年;所有乡镇卫生院没有一台像样的医疗设备;县外转诊率接近90%……他虽然曾在宁波长期从事医疗机构管理工作,当时竟然也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骨头再硬也要啃。比如县卫计委副主任格桑曲珍至今仍记得刘琳针对县人民医院施工图纸提出的58条整改建议。“当时县里没人懂该怎么建一座综合性医院,根本不知道需要预留供氧、污水处理、中心负压、洗消中心等机构或设备。”格桑曲珍坦言,幸好发现得早,工程尚处于土建封顶阶段,保守估计至少节约了1000万元的建设经费。

  那个冬天,刘琳放弃回浙休整,和设计单位沟通交流,帮助修改方案,大到专业区域设置,小到手术室的电线功率,一个点一个点“抠”,力求做精做细。“监理、业主、设计……‘身份’越多,担子也就越重。”刘琳说。

  谢天果是通过合同制从内地引进到比如县的影像科骨干,已在比如县人民医院工作半年多。而在这之前,该县招聘医生只有一个途径,即通过自治区统一的事业入编考试。去年6月,针对当地医疗机构人才缺乏、资源分散的问题,刘琳提议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整合县乡资源,由一套高效、集约的管理班子进行管理;人、财、物的调配管理权全部下放给医疗集团并实施统一后勤保障;实施年薪制、合同制,进一步理顺医务工作者的考核、培训、待遇、补助等机制……同年8月,整合人民医院、藏医院、妇保院、疾控中心及9家乡镇卫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运行的“比如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挂牌成立,开启了西藏县级医疗卫生集约化、集团化管理新模式。

  “援藏以来,我一直在想‘能多做点什么、能留下些什么’。”刘琳说,藏北民众对高质便捷医疗卫生服务的渴求,让他不敢停步。如今,在他的推动下,有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机构编制方案、对外合作等8项核心医改措施已出台;7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人才来到比如……“我期望,在回浙江之前,为比如搭建起一个机制完善且具备自行运转能力的医疗管理运行体系。”刘琳说。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雪域高原的“健康使者” 2018-08-26 8097009 2 2018年08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