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惟创新者进 惟创新者强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用改革创新书写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朱凤娟 张诗妤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省委推进“四个强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以及杭州市委推进城市国际化、拥江发展的关键之年,更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三大目标”、打造“下沙科技城”和“下沙新城”重中之重的一年。再次站上这片热土,可以感觉它紧随时代跳动的脉搏,也可以感受它屹立时代潮头的澎湃。“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这是开发区人对局势的理解,也是他们对自我的审读。

  团结奋进,山海可蹈;勠力同心,未来可期。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大考”,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系统化思维,用创新思路破解瓶颈制约,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统筹经济、民生、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主动跳出思维“围墙”,力争在高质量发展的坐标系中实现新作为,使开发区真正成为“城东智造大走廊的引领区、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示范区、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

  要成为城东智造大走廊的引领区、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就必须强化科技引领,改变以要素投入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同时,要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就必须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持续深化产城融合,全方位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标准,着力在城市功能配套和环境面貌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加快推进开发区由“副城”向“新城”转变。

  今天,走进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次创业”和“六大硬仗”是两个响亮的号角,“下沙科技城”和“下沙新城”是两座闪光的路标:以项目为牵引、以创新为动力、以平台为支撑、以环境为基础、以空间为保障、以改革为催化剂,通过“六大硬仗”一整套组合拳,使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产城融合“三大战略”和“双城”打造真正落到实处。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这个时代的奋斗就是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大担当。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5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激情干事、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也是一部顽强拼搏、砥砺前行的奋斗史。处于“三次创业”新的方位,开发区人正在用今天的奋斗,铸就通往明天的路基,为浙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贡献“下沙智慧”和“下沙方案”。

惟创新者进 惟创新者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破解空间要素制约、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打造“下沙科技城”的题中之意。

  首期投入超过4.5亿元,计划5年内组建一支400人的研发团队,专利申请超过300项……2018年年初,搜狗杭州研究院项目签约落户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此同时,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还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约。这些重量级研究院缘何频频相中下沙?创新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说,今天的杭州是中国创新的重要一极,那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毋庸置疑是杭州创新的核心之一。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近年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推进“下沙科技城”的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前不久,科技部公示的“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名单中,它成为省内唯一的开发区入选,这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继去年获得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后的又一殊荣。创新发展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尤其是大力引进和建设一批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院名所和重大科技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引导企业从“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着力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创新地位突出、创新氛围浓郁,也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载体、要素和人才流向下沙。

  ——平台能级不断提升。上半年,开发区新投用创新平台10万平方米,累计投用134万平方米,与市科委合作共建杭州硅谷协同创新中心,成为省市首个海外创新孵化平台。在招引标志性、引领性科技项目上实现重大突破,正如之前所说的,搜狗杭州研究院、清华柔性电子与智能技术全球研究中心、以色列创新中心、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纷纷落户。

  ——各类人才不断集聚。大力实施人才集聚等五大“双百”工程,新增“国千”等各类领军型人才17名,通过市“521”计划答辩人数位列全杭州市前列,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新增数同比增长60%,成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区校合作不断深化。全面启动新一轮区校战略合作,制定省内首个区校合作专项政策,通过“平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氛围共创、产业共兴”,不断推进区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与杭电、浙江传媒、杭师大、浙江经贸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区内高校引荐,中国高校校友会(浙江)联盟科创中心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落地运行,在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创新生态不断完善。重磅推出金沙英才“黄金八条”等双创政策,设立5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管理及合作的资金规模达250亿元以上。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浙江省首届创博会、“创响中国”杭州站、全球首届柔性电子国际学术大会等一系列论坛和活动,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在创新高地形成的同时,一个区域经济中心也随之面世,两者几乎是相辅相成。2018年上半年,开发区新申报国家高新企业33家、国家高新企业累计231家,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4家,新增科技型企业1405家,占上半年注册数52.21%。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沿着“八八战略”的路子阔步前进,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以创新构筑竞争优势,站上了时代的风口。

改革在路上 转型再出发

  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现有产业的改造提升,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巩固扩大传统优势、做大做强制造业的关键所在。

  在经济换挡阵痛期,新动能尚未形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缓慢。那么,该如何看待新旧动能转换的衔接问题?目前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哪里?解决新旧动能的接续和转换问题,关键还是要处理好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之间的关系。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应该并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后,也能成为新动能。

  因此,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重点、有取有舍,抓住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机遇,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推动产业实现高端化,谋划实施一批突破性、示范性强的智能改造项目,全力支持企业上市和兼并重组,坚决淘汰不符合发展要求的落后产能和企业,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向集聚化、高端化发展。

  ——产业质效加快提升。今年以来,开发区“4+1”优势主导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2.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5%,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2%,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75%,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新注册内资主体2823家,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49家,网络科技、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科技型、研发型企业占40%。

  ——特色平台加快建设。今年5月,杭州市正式授予开发区“杭州医药港”,十个生物医药项目、十个生物医药平台集中签约落户。杭州医药港小镇内辉瑞全球生物技术中心、华海生物园区制药及研发中心、加速器三期等一批优质项目顺利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大创小镇获评2017年度市级优秀特色小镇,成功入选杭州市第二批市级特色小镇、浙江省国际合作基地。出口加工区获批综合保税区,肉类查验场建设、园区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东部湾总部基地大楼加快建设,重大项目招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腾笼换鸟加快推进。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区域综合试点,全面开展“五无”企业集中整治,完成700余家企业的摸底排查,清退低散乱企业200余家,特别是启动了重点区块8家企业、10宗用地的约谈评估、丈量登记工作,排出了一批可立即启动整治提升的项目,为后续空间整合奠定了基础。

  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探索经济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已经“找到了跑道、见到了曙光”,绘出一道漂亮的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曲线。

美丽东部湾 民生幸福城

  坚定不移深化产城融合。推动产城融合既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顺应居民群众新期待的关键之举,也是集聚高端要素、推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每一个人、每一座城来说,美好生活或许意味着我们的出行可以不用这样辗转,我们的工作可以不用奔走异地。而弥补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需要“产城融合”的理念。

  这个理念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从规划落进现实。开发区紧紧抓住杭州城市国际化、拥江发展的战略机遇,充分认识当前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的新变化,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完善功能配套、提升环境品质、深化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全力以赴打造宜业宜学宜居的“下沙新城”。

  ——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大力实施生态、市容、社会、文明四大环境提升行动,完成国家黑臭水体督查,城东垃圾减量综合体推进全市最快,生活垃圾总量月均增幅降低61.7个百分点,金沙学府等一批重难点违建拆除,优化城市管理十项重点工作稳步实施,部队停偿工作基本完成,城市环境品质持续改善。

  ——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幸福路下穿金沙湖隧道通车,金沙大道便道顺利贯通,地铁1号线机场延伸段、艮山东路快速路下沙段、运河二通道下沙段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新建投用学校4所、暑期维修改造24所;大学城北体育中心、职工活动中心等民生项目加快建设;下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国际化社区建设,早城、云滨社区开展第三批申报国际化社区创建工作,新增双语标语设置社区7个。

  ——重点改革统筹深化。99%的政府办事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5个区域建成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实现50%以上的公民个人事项就近可办,人力社保窗口在全市率先实现“全业务一窗受理”,推出首宗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实现大创小镇企业“办照不出园”,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满意率达99.88%。深化“法治下沙”“平安下沙”“文明下沙”“智慧下沙”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成效,完成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考核,智管平台获得“智慧城市管理创新应用示范奖”,安全生产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每一个地方都需要独特的属性。在推动“产城融合”的同时,开发区充分利用企业集聚、大学城、钱塘江湾区资源等城市禀赋,努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打造“文化下沙”品牌,从而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一个“天清地净、绿色低碳、创新集聚、活力智慧、富庶祥和”的“美丽东部湾”正在加快形成。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惟创新者进 惟创新者强 2018-08-22 浙江日报2018-08-2200004;浙江日报2018-08-2200007;浙江日报2018-08-2200011;浙江日报2018-08-2200014;浙江日报2018-08-2200010 2 2018年08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