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平阳“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

一颗百香果变身“黄金果”

  本报讯 (记者 邵晨婵 通讯员 张炜 黄剑萍) 8月17日早上7时许,在平阳县南雁镇周岙村的百香果基地,不少村民头戴草帽,热火朝天地除着杂草。“不出意外的话,月底就可以摘果子啦!”钟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钟笑着说。

  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位处平阳西部山区的周岙村留守人口多,以来料加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尽管守着大片土地,利用率却不高。

  走南闯北的村民王钟,为大家带来了转变的希望。王钟在台湾见识了当地百香果生态农业富民的发展模式。家乡的绿水青山,正是乡村振兴的好资源,何不引入百香果种植,带领村民一起干,改善大家的生活?

  王钟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村干部的回应。村两委一合计,决定将村民的土地统一流转。于是,330户村民纷纷签订协议,一片面积达450亩的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在周岙村落了地。

  周岙村的变化,成为平阳全域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有益尝试。根据当地计划,今后5年将打造1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南雁镇率先开建:溪南村主打文化,堂基畲族村主打婚纱摄影,而周岙村则全力建设百香果种植基地。

  经过一年多的试种和栽培,如今在百香果基地里,不少果苗已结出了硕果。65岁的杨大德正拿着剪刀修剪枝叶,时不时擦擦额头的汗水。在他看来,这百香果可成了不少村民的“黄金果”。“之前年年守着家里的半亩地种水稻,一年下来只能挣个千把元,如今在基地上班,光一个月工资就有将近3000元呢!”杨大德说。一年来,仅工资这一项,基地就为村民带来了150万元的收入。

  百香果在周岙村扎根,主要得益于来自台湾的农业技术专家张宗兴的助力。“周岙村日照充足,具备种植百香果的基本条件,我们组装了滴灌设备,引进了草生栽培生态种植技术,让果子能够适应环境。”张宗兴告诉记者,他们准备将种植技术免费传授给附近村民,带着他们一起扩大种植,打造更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一颗百香果变身“黄金果” 2018-08-20 8042963 2 2018年08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