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观点

留住记忆 王江泾打造小城镇文化地标

  留住记忆 王江泾打造小城镇文化地标

  张艺萌 钱丽莉

  浙北门户、水乡泽国、人文古镇,王江泾名副其实。

  今年7月,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开来了一辆“火车”,闻讯赶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火车”位于王江泾镇北虹东路北侧的苏嘉铁路遗址公园内,全长约12米,高约4米,按照老式蒸汽机车1∶1仿制。

  走进公园,王江泾站候车室矗立在眼前。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王江泾站站碑保存完好,抬头可见,旁边还有三座修复后的碉堡。依托苏嘉铁路遗址公园,这里还新建起一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城市客厅,一幅千年古镇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公园一开放,有人来参观、有人来拍照,嘉兴人的朋友圈瞬间被它刷屏。原来,这辆“火车”不仅是一道特色景观,还讲述了一段嘉兴人与苏嘉铁路的往事。

  80多年前,在嘉兴和苏州这两座江南名城之间,曾经建成一条名震一时的铁路——苏嘉铁路。苏嘉铁路全长74.44公里,建成通车不到8年就在抗日战争中毁灭。

  “这是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展示的‘窗口’,很有意义。”秀洲区地方文史学者王金生说,苏嘉铁路凝聚了王江泾老百姓许许多多的心血。“当时是老百姓用肩膀一担一担把它挑起来,一方一方把它挖出来的。到现在为止,路基的两旁还有许许多多的池塘,都是当时挖土方留下的。”

  独特的文化是小城镇的活力之源,文化特色也是小城镇的灵魂所在。如何让小城镇彰显独特文化?王江泾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特别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融合统一,把人文、产业、生态等贯穿于全过程,在打破坛坛罐罐的同时加强统筹谋划,整体提升小城镇品位,通过一个个文化地标,打造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

  今年1月,秀洲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驻镇文化策划师制度,其主要职责是挖掘各地的特色文化,提炼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化内涵,为城镇的发展定位、整体布局、文化传承等提供意见和建议。

  今年以来,王江泾驻镇文化策划师顾太文一有空就往村里跑,对小城镇传统民居、历史古迹和村落格局肌理、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全面深入调查、拍摄、建档并分类管理。

  最近,顾太文正四处寻访散落在王江泾镇域内的古桥。在进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顾太文和当地村干部一起谋划具体修缮方案。“古桥不仅是古建筑的一个优美篇章,也是一抹浓浓的乡愁,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顾太文说,《闻川八景诗》有“七桥曲曲跨闻川”的说法,现在王江泾镇一里街上还保留着其中的济阳桥、闻店桥。

  古桥老街,既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和乡愁,也见证了脚下这片土地的岁月变迁。“避免小城镇千篇一律,就要赋予小镇文化灵魂。”王江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他们充分挖掘乡土元素,围绕运河文化、湿地文化、丝绸文化、通过网船、荷花、青砖、石臼等特色乡土元素,打造城镇景观节点。

  避免大拆大建,古镇也能换“新颜”。去年以来,王江泾镇以打造小城镇整治省级样板镇为目标,结合小城市培育和度假区创建,以中国元素、江南韵味、水乡典范、运河水镇为特色,完成整治面积7.7平方公里,既重塑了城镇风貌,也激发了古镇活力。

  漫步长虹桥、一里街、长虹公园,王江泾地方元素随处可见。眼下,王江泾还新建了王江泾大捷史料陈列馆、非遗展厅,串联起王江泾的特色历史文化长廊,打造有记忆、有韵味、有品质的水乡田园小城市,让小城镇的地方独特性充分凸显。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6 留住记忆 王江泾打造小城镇文化地标 2018-08-20 浙江日报2018-08-2000010;浙江日报2018-08-2000009 2 2018年08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