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园
诚信洞头
王 艺 林振静
积极探索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努力打造“信用建设”升级版……近年来,洞头区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了“信用+金融”系列治理模式和监管方式,社会信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信用食安
联合奖惩对失信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关键一环。洞头以信用监管为依托,不断加大力度监督和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该区自2016年开始,探索将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贸市场举办者及经营户等六类实施主体以及其他食品生产经营个体户的食品安全不良信息纳入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系统和浙江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作为金融机构授信等的重要参考,实施联合惩戒。
“一旦存在不良行为,其信用等级评定会被一票否决或相应扣分,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办理中予以限制”,洞头区信用办负责人表示,在食品安全与金融信贷挂钩的同时,他们还设立了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行政审批、政策扶持等方面实施信用分类监管,使失信者受到惩戒,进一步推进了海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信用消防
合作共建推进企业信用成果应用
把消防安全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服务挂钩,是洞头区增加消防安全违法成本,督促社会单位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主要抓手之一。
同样在2016年,该区探索开展消防安全社会信用合作共建,将企业消防失信信息作为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参考依据,限制对消防安全失信企业和纳入消防“黑名单”企业的信贷投入,切实防范企业和建设项目因消防安全事故及违法行为带来的信贷风险。
“将消防安全纳入诚信管理,强化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能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洞头区公安消防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两年的探索,目前消防部门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信用激励机制,对不同信用评级等级的企业在日常消防管理中将予以区别对待。对信用等级好的企业,消防部门在法律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日常监督检查的频率,并在办理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时,开辟绿色通道,提早介入进行服务指导和宣传培训。
信用农村
“三信”创建让农户靠诚信创业致富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洞头探索“信用+金融”治理模式的另一有效手段。
以前因信息不对称、信用体系不完善,银行轻易不敢向农民贷款。2011年,洞头在全省率先试点农村信用户、信用村(社区)、信用乡(镇、街道)“三信”创建工作,将“三信”创建成果与“整村批发、集中授信”相结合。
随着“三信”创建的深入,鹿西乡、霓屿街道等地凭借着“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等金字招牌,先后获得整乡(街道)授信支持,农户可以从当地金融机构申请到几万至几十万元不等的信用贷款,依靠自身诚信获得发展资源。
“信用有了电子档案,就像一张‘身份证’和‘银行卡’,能够在信用联社换到真金白银”,霓屿街道同兴村村民沈海荣高兴地说,现在贷款更加便利,资金难题迎刃而解,致富步伐迈得更大了。
“信用+金融”推动海岛信用建设提质扩面,是洞头创新“信用+”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通过“信用+金融”“信用+文化”“信用+文明”等载体,全方位构建诚信体系,大力塑造诚信典型,涌现出了“隐善”15年诚信践诺的全国道德楷模、感动中国人物“兰小草”王珏等一批诚信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