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且化质疑为动力
祝梅
上市不到一周,拼多多被舆论和争议裹挟,而它的广告语“3亿人都在用的购物APP”也被人戏谑为“3亿人都敢坑的APP”。
拼多多真的坑了3亿人吗?作为电商“新秀”,拼多多凭借其社交属性快速成长,用时两年网站成交金额突破千亿元大关,两年11个月上市更刷新中国互联网企业纪录,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其商业逻辑的认可。拼多多“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也揭示了中国农村巨大的消费潜力,单纯用“山寨集中地”“售假卖假”来给拼多多定性有失偏颇。拼多多的上市“而让打假的努力倒退20年”的声音也有些夸大其词。
毫无疑问,拼多多自身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黄峥承认,平台山寨问题严重,拼多多接下去也会加紧花大力气治理山寨问题,希望大家给点时间。拼多多当前的状态确实与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有些违和,但它期冀实现的“便宜有好货”也是广大农村消费群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体现。只是,现在“便宜”二字算是做到了,但距“好货”的目标还很遥远。
不可否认,拼多多已经在针对这些问题采取行动。拼多多上市后将面临多方的监督监管,它必须以近乎透明的形式来接受市场的检阅。这将督促公司的运作趋向规范。未来只要他们真正做到像此前致员工信里说的那样,“要坚持本分,面对质疑先求责于己,要拥抱公众和竞争对手的监督,忽略股价的波动,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扎扎实实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给予善意的期待。
对拼多多而言,收到这份上市后意料之外的“副产品”也可能是幸运的。公众对它的质疑,不也正是它寻求的“消费者导向”?如若真能拥抱公众和竞争对手的监督,在这个方向上一步步地“钉钉子”,一点一滴推动拼多多实实在在的进步,不失为一件好事。
中国互联网电商发展到今天,面临着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和一个更具备品质消费追求、维权意识觉醒的大环境,城市如此,农村也是如此。农村消费市场的从“有”到“优”,要靠从平台到上游制造端、下游消费端的共治共建。这也是推动中国互联网商业进步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