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走访苍南县灵溪镇西程村安置点——
一桌温馨的“四菜一汤”
本报记者 李知政
“开饭啦!”17时30分,苍南,灵溪镇西程村,伴随着村支书陈祖泵一声嘹亮的吆喝,村民们都陆续围坐在了方桌前。每桌都是两荤两素一汤,虽然算不上多丰盛,但村民们吃得津津有味。
屋外,乌云密布,原本还晴朗的天空开始变脸,今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正步步逼近。
“这个养老院从2010年开始就承担起了避灾安置所的角色,每年一刮台风,我们就把危房住户转移到这里避难,这次来的有53人。”一边帮村民盛饭,陈祖泵一边告诉记者。
“我已经是第三次来这个安置点了,第一次来的时候我还很抗拒,但现在来这里有种家的感觉。”97岁高龄老人吴春花用一口闽南语给记者讲述着她和镇中避难安置所的故事:
吴春花住的是一所搭建的破旧小木屋,子女都外出打工了。前年台风时,村里排查,发现老人住的小木屋存在安全隐患,就请老人家去安置点避灾。开始时,吴春花一口拒绝,后来虽然去了安置点,心里还是有些抵触情绪。这一次,眼看台风要来了,陈祖泵又第一时间带了几位和吴春花关系较好的老人来做她的思想工作,经过耐心劝导,吴春花答应了。“我家里没有人,这里热闹多了。”在安置点,老人笑呵呵对记者说。
除了高龄老人,安置点里还有一个仅4个月大的婴儿。中午11时,村民洪银银就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了安置点。当听到洪银银说,她的儿子昨晚受凉了,村里的“1+1救援队”赶忙让医生做检查。这不,在安置点挂完点滴后,到晚餐时间,小家伙又生龙活虎起来。
村民能安心地吃饭,除了志愿者的帮助,还少不了苍南县人武部民兵应急连的保驾护航。
18时,80多名民兵紧急集合在苍南县人民大会堂待命。陈义华是这支队伍里抗台经验最丰富的老兵了,51岁的他经历了“桑美”等多场特大台风的考验,今年,他又同战友们一同站在了“玛莉亚”面前。“都说此次的台风神似‘桑美’,我们也已经做好了最艰难的打算。” 陈义华回忆说,12年前的‘桑美’带来了狂风暴雨,他跟随应急排前去山区救人,从晚上七时一直忙到第二天的早晨五时,才将一名60多岁的被困老人撤出水库。“人是最重要的,今年我们还会冲在抗台风最前线。”陈义华义无反顾地说。
记者了解到,连日来,苍南县各地各防指成员单位已全面部署落实各项防台措施,船只归港、人员转移、地质灾害点巡查、旅游景区关闭、避灾场所检查、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检查等重点工作均已完成,全力以赴迎接挑战。
(本报苍南7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