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科技争投主力军
培育创新强市新动能
——宁波市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郑栅洁 编辑 江于夫
牢固树立创新强市工作导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科技争投”行动,把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加快形成宁波创新发展新优势,引领宁波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壮大科技争投主力军
培育创新强市新动能
——宁波市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郑栅洁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则是这个主体中的“牛鼻子”。如何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科技争投主力军,培育创新强市新动能,是我在日常调研中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根据省委部署开展的“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的要求,最近,我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问题进行了密集调研。其间,实地考察了宁波国家高新区等地,走访了多家企业、高校、院所,召开了5次座谈会,走进实验室和车间,深入了解实际情况。通过调研,进一步掌握了现状,找到了问题,深化了认识,理清了思路,也推出了一批举措。
一、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总体保持稳定向好发展态势。2017年,全市1479家高新技术企业贡献了规上工业企业65%以上的科技活动经费、85%以上的授权发明专利、50%以上的新产品产值。在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下,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739.7亿元、增加值1337.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2.5%、40.9%。总体来看,当前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企业呈雁形分布格局。从纳入市创新型企业监测平台的高新技术企业来看,主营业务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有77家,是领军型高新技术企业,在1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有559家,在1亿元以下的有656家,总体呈雁形梯队分布格局。从各梯队企业对产值贡献来看,仅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6%的1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贡献了全部高新技术企业58%的工业总产值,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中的核心力量。
二是产业呈集聚带动效应。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看,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三个行业,这三个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在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产业规模和特色。比如,新装备领域共有高新技术企业632家,2017年利润总额增长24.2%,拉动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增幅达12.9个百分点。
三是创新呈积极活跃态势。2017年纳入统计的高新技术企业共计支出科技活动经费165.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3.7%,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66.5%;年度授权发明专利量2014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8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宁波市最活跃的创新主体。特别是在吉利汽车集团的带动下,2017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领域研发经费投入以29.3%的增幅领跑全产业,成为全市创新投入最多的产业领域。
二、问题和短板
一是企业数量规模偏小。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479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18%左右。同期深圳、广州、杭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为11230家、8690家、2844家,宁波仅为以上三个城市的13%、17%、52%。2017年,全市5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处于1亿元以内的产值规模,80%的高新技术企业处于5亿元以内的产值规模,同时该规模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增速呈现下降趋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偏小,成为制约宁波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是总体科技投入较低。2016年,宁波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206.8亿元,仅为深圳、广州、杭州的24.5%、45.2%、59.7%,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42%,与西安的5.2%、深圳的4.2%、杭州的3.06%仍有较大差距。产学研合作还比较薄弱,委托外单位开展研究活动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仅为18.5%。同时,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多集中于传统产业领域,受制于关键核心技术被垄断、运营成本较高等因素,缺乏创新的积极性,2017年传统产业领域仅有1/3规上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且60%以上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在300万元以内。
三是效益增长普遍乏力。受汇率变动以及高新技术产品“量升价降”等因素影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利润总额增幅不及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幅现象已持续一年,2017年50%以上的企业利润增速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42.6%的企业利润为负增长,其中包括一批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深圳、广州有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属于电子信息、高新技术服务等附加值较高的新兴产业领域,但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的46%集中于传统产业领域,创新效益相对较低,2017年60%的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增利不及增收,50%的企业利润为负增长。
四是创新资源明显欠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院所和平台等创新资源的支撑。目前,宁波创新资源明显欠缺,全市还没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孵化器分别有5个、10个,普通高等院校有16所,在校学生19.6万人,在宁波工作的“两院”院士有3位。以上这些重要的创新资源中,一些指标数量只是其他副省级城市的“零头”。此外,宁波各类科创园区、产业园区数量不少,但还没有像上海张江、深圳大沙河创新走廊、武汉光谷等能级和水平的创新大平台。
三、认识和启发
——高新技术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调研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宁波国家高新区只有35平方公里,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亿元,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72亿元和40亿元,多项创新指标领跑全市,综合实力排名全国147个国家高新区的第16位,辐射带动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工程,谋划引进工业互联网技术等前沿科技项目,4月成功引进一个科技团队合作共建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及系列项目,5月成功引进和利时科技集团合作共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全球总部,这些项目必将成为振兴宁波实体经济的新动能。我们要牢牢抓住高新技术企业这个主引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和规模提升,引领带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争投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我们调研的几家企业都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确保产品和服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保障。吉利汽车集团近年来每年研发投入近百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投入数亿元设立万华宁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一些产品多年来处于世界最前沿;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近亿元,已建成千吨级导电浆料中试生产线,万吨级生产线也即将投产,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石墨烯生产线。可以说没有高强度的创新投入,就不可能成为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城市。我们要深入实施科技争投行动,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不断加大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高新技术企业是协同创新的主导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善于借助“外脑”,从企业外部汲取创新资源。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面向全球实施外延式合作,与金涌院士及其团队合作成立了宁波万华(金涌)院士工作站,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建了催化联合实验室,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合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这些产学研合作项目有力支持了企业中长期创新发展需求。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行业骨干企业、上下游企业、产业资本等,共同成立了石墨烯创新中心,搭建了石墨烯产学研开放合作的新平台,已成为首批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此外,我们还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比如在新材料领域,先后合作共建了诺丁汉大学宁波新材料研究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材料问题研究所中国分所等机构,为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提供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释放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构建起高水平的开放型协同创新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是集聚人才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我们在调研中感受到,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存在着相互吸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良性互动关系。吉利汽车研究院一期建成后,现有1万多名研发人才,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品牌效应的释放,二期建成后预计将超过3.5万人。人才的集聚也促进着企业的发展,“国千”专家甘中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教授团队相继落户宁波,分别合作共建了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两家研究院不仅集聚了大量高层次人才,还打造了一批创新型企业集群。我们要持续强化人才强市工作导向,全面升级人才工程,提升人才政策竞争优势,把宁波建设成为各类人才认可满意的人才生态最优市。
四、目标和举措
为加快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市委、市政府近期制定出台了《推进“科技争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确立了“两迈进”“八倍增”的总体目标。“两迈进”是指到2020年,宁波市率先迈进引领型国家创新城市行列,区域创新能力迈进全国第一方阵;“八倍增”是指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交易额、引进“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数量、高能级大院大所数量等8个创新指标,力争在2017年基础上实现倍增。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强市工作导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科技争投”行动,把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加快形成宁波创新发展新优势,引领宁波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一)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质量和规模双提升行动。一是坚持质量统领。围绕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实施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和“卓越企业培育计划”,健全“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开展宁波精品品牌行动,支持企业参与更多国际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全面提升宁波企业质量水平。二是坚持存量优化。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智能化诊断“两个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工业物联网建设和工业软件研发,推动传统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变,促进传统产业具有更强活力、更高质量、更大规模。三是坚持增量带动。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扎实推进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变,培育一批领军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梯队。
(二)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一是实施大专项。启动实施首批“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聚焦细分领域,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开展重大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力争攻克一大批重大核心技术,布局形成若干高价值专利组合,研发一批战略性创新产品。二是实施大协同。组织实施区域协同研发计划,推广企业技术难题研发众包、外包等模式。推动企业和知名高校院所开展跨区域技术交流和对接合作,建立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高新技术企业服务,鼓励和选派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从事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三是实施大开放。拓展科技创新全球合作网络,同步参与全球创新链建设,高水平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加快引进海外研发机构、高科技企业、创新服务机构,加强国际创新园、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载体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布局全球创新链,建设海外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
(三)实施研发投入提升行动。一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并加大研发投入,支持规上企业探索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不折不扣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传统型、临港型大中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从国资收益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发挥财政撬动作用。整合科技、产业、人才等专项资金,集中财力支持科技创新。完善财政科技资金配置机制,建立健全竞争性分配与普惠性支持、直接资助与间接资助、事前资助与事后补助相结合的分配机制。强化财政科技投入导向,支持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与社会资本联合发起设立基金。三是发挥金融保障作用。鼓励金融保险机构开展组织架构创新,提供股权专利权质押贷款等科技信贷产品和知识产权融资保证保险等科技险种。深入实施“凤凰行动”宁波计划,建立拟挂牌上市企业清单,鼓励企业在新三板、宁波股权交易中心等挂牌融资。
(四)实施科技人才资源提升行动。一是加快引育高素质人才。实施“创新顶尖人才推进计划”,统筹实施“3315计划”“泛3315计划”“资本引才计划”“甬智回归工程”等高端人才引育行动,全面推进人才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完善人才评价、服务体系,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二是加快建设高水平院所。布局建设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杭州湾研究院,引进和建设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宁波工研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大院名所。支持宁波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高校,加快建设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三是加快打造高能级平台。以宁波国家高新区为核心,全域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专项政策,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谋划建设宁波前湾新区和甬江科创大走廊,推进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航天智慧科技城建设,进一步集聚人才等创新资源。
(五)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是扎实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全覆盖。以打造标准化事项、标准化流程、标准化窗口、标准化服务等“四标”体系为核心,落实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要求,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实现“受办分离”。积极探索和创新审批集成服务,确保在年底前实现所有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二是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推动各条块业务系统与全市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共享平台协同对接,抓紧建设基础数据资源库,构建标准、安全与运维支撑体系,着力打破“信息孤岛”,早日实现企业“一码全办”。三是扎实推进改革长效机制建设。认真总结推广“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建立规范高效、特色鲜明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牵引作用,系统推进各领域改革,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企业满意度。
【作者为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