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文章导航

美丽太湖源 魅力中心镇

——临安区太湖源镇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美丽太湖源 魅力中心镇

  ——临安区太湖源镇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陈 爽 杨 益

  位于天目山麓、太湖水系源头,独得山的包容和水的灵动,赋予了太湖源镇行稳致远的发展气质。

  这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蜕变的城镇。

  改革开放初期,太湖源镇还只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小镇,全镇几乎没有一家个体企业,历经40年的体制机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如今的太湖源镇已经今非昔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1057元,形成了智能制造、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协同共进,形成了一二三产均衡、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发展动能恰如太湖源头的泉水,源源不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美丽生态、美好生活成为时代诉求,太湖源人始终坚持走经济增长与环境和谐相协调的发展道路,精心描绘着自己的发展蓝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治水拆违、村落景区建设……一场场关乎城镇未来发展的战役接连打响后,一个颜值不断升级、“三生融合”的胜利果实凯旋归来。

  这是一个生态环境活力勃发的城镇。

  太湖源镇自然环境的区位优势明显,毗邻杭州都市圈,紧挨东天目山养生文化福地,拥有太湖源的生态文化和神龙川的休闲文化等休闲旅游板块,勾勒出一幅秀丽的杭州“都市后花园”大景观全景图。太湖源,正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向往的地方。

  这是一个成长空间广阔的城镇。

  新时期的号角吹响,临安撤市设区融杭发展的潮流汹涌澎湃。苦干实干的太湖源人民,立足临安“一心一轴两极三镇”的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致力于成为临安“城市国际化的重要组团、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基地、全域景区化的重要窗口”,正稳步迈向“独具魅力的省级中心镇”历史新征程。

产业强基 为发展再赋新能

  一个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科学的产业体系做支撑。近年来,太湖源以建设临安“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基地”为发展目标,主动承接青山湖科技城和临安主城的产业溢出,铁腕整治低小散企业,并积极招引重大优质项目入驻,在“整治”和“引进”之间,写下一篇内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文章。

  过去几年,太湖源镇大力整治低小散传统产业,同时淘汰高污染落后产能。截至目前,全镇共关停低小散企业15家,淘汰高污染落后产能企业20家。不仅如此,太湖源镇还积极盘活存量用地,全力为高成长性的绿色发展企业拓展空间,第一宗约112亩住宅用地即将出让,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小区、一座商贸综合体等城镇“新坐标”,为提升城镇的产城融合度再添新力。

  太湖源镇区位优势明显,三次产业发展均衡,客商带项目主动上门的现象较为常见。如何综合考量环境容量和产业承载力,对项目进行科学取舍和把控,从而将有限的空间用在优质项目上?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落后的产业和产能腾退出去,优质项目引进来,在太湖源镇,招商引资正成为促进城镇经济动能升级的“源头活水”。

  2017年,太湖源镇共推出了10个招商地块,招商“铁军”们打破区域局限,主动出击,以小分队形式直奔源头,带图到杭州、北京等地开展敲门招商,先后引进3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投资5000余万元、来自北京的云廊艺术酒店项目顺利入驻了。而考虑到环境容量等问题,一家占地15亩、产出1亿元以上的主城区周边搬迁企业则却被拒之门外,太湖源镇招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由此可见一斑。

  为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问题,确保企业“来得了、安得住、发展好”,太湖源镇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个分”工作体系,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一是分阶段走访。先后走访企业91家,征集困难问题69个,着重向企业宣传临安新出台的加快转型升级若干意见。二是分层面梳理。坚持“一个企业一份清单”,梳理汇总各类问题,由分管领导和科室牵头,分层落实问题解决方案。三是分类别解决。坚决贯彻“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让信息“跑”起来,提升办事效率。

  爱博装饰要求申报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太湖源镇经发办工作人员当天就与临安区科技局取得联系,根据申报要求和条件,协助企业准备好材料;兴伟装饰项目推进中需要迁移电信杆,太湖源镇政府得知后第一时间与电信部门取得联系,以最快的时间迁移完毕,使工程顺利开工建设……截至目前,镇级层面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创新难、招工难、引才难等问题58个,为8家企业申报省市级项目11个、储备国家级项目1个。

  接地气、定制化的服务机制,为企业健康成长提供了充沛的阳光和雨露,一些优秀企业因此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实现了华丽转型,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蜕变,便是太湖源镇良好营商环境的最好例证之一。自2007年扎根太湖源后,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迅速,去年8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是临安区第10家上市公司,这在太湖源镇成为一段佳话。

  如今,在太湖源镇,14个区镇两级重点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占地面积约4.52万平方米、投资2.5亿元的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主体工程;总投资1.5亿元的杭州蓝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一期正式投入生产,预计将形成年产万吨高等级电子工业用多层印制板半固化片的生产能力。此外,锦顺实业顺利投产,富迪斯、兴伟装饰、省种畜禽检测中心、金顺达等4个项目主体竣工,惠尔线缆等项目开工建设……优质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活力迸发,太湖源,正积蓄着跨越发展的更多能量。

环境整治 小城镇容光焕发

  曾几何时,太湖源镇的城镇和乡村的面貌相差甚远,白沙、指南、东坑等美丽乡村声名远扬,而在城镇,车乱停、摊乱摆、棚乱搭、线乱拉等现象却时有发生,随着人们对居住质量要求逐渐升高,破解城镇环境短板问题变得日益迫切。

  2016年,在扎实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美丽公路等重点工作的基础上,顺应全省小城镇综合整治的东风,太湖源镇主动拉升标杆,将整治工作定位为集镇建设攻坚战:拓宽美化入镇主干道、建设滨河公园、强弱电“上改下”、建设若干口袋公园、整治背街小巷……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集镇功能,促进“美丽太湖源”建设和管理全面升级。

  太湖源人深知,城镇的格调并不体现在楼层的高低,也不在于主干道是否宽阔漂亮。一街一巷一个小胡同流淌着的温度与温馨,才是文明在细节之处的直观表达。因此,城镇的细微部分——背街小巷的环境状况关乎城镇的整体品位,也是环境整治的重点和难点。

  去年10月开始,太湖源镇打响了轰轰烈烈的背街小巷整治战,清除集镇内的“赤膊墙”和“蓝色屋面”,先后拆除破旧房屋167幢,拆除彩钢瓦133处,整治脏乱差点280处,清理乱堆乱放点100余处……脏乱差现象少了,危房、彩钢瓦、垃圾堆放点等视觉污点从太湖源人的生活空间里逐渐消失了,背街小巷焕然一新。

  在整治脏乱差的同时,优化和提升基础配套设施,补齐设施短板也在同时推进。过去一年,全镇新设5个停车场近300个泊位,4.65公里强电和6.25公里弱电改造的“上改下”工程让电线全部落地,改造公交车站,建立交通智能化管控系统……集镇功能进一步强化。

  趁着春日正好,午后,驱车慢行在苕溪北岸,环境优美的滨河公园内慢行道、休憩亭和星级厕所散布其中,而在滨水一侧的亲水观景平台上,居民三三两两,或散步,或畅谈,享受生活的惬意……这座太湖源镇最靓丽的“会客厅”,俨然是太湖源镇居民休闲生活的重要塑造者。

  据了解,接下来,太湖源镇将把滨河公园范围拓展到苕溪对岸,与目前的一期形成慢行环线。并引入咖啡馆、茶吧等慢生活业态,使滨河公园的功能变得更加饱满,可以预见的是,一个集颜值、休闲、时尚魅力于一体的标志性公共空间,将带动全镇气质再次提档。

  太湖源镇的管理者尊重空间的价值,通过高度利用和精心雕琢城镇空间,不断增强百姓对幸福生活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据太湖源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像滨河公园这样的街头绿地公园,全镇要建5个。除此之外,全镇围绕“一桥一公园”的设计思路,加强青云古桥、立新桥、郜溪桥等保护、修缮,并见缝插针打造口袋公园,从而为百姓提供更多休闲、休憩的场所,“家门口见花园,生活慢基调”将成为集镇人的生活常态,而这,也是太湖源镇建设宜居小镇的题中之义。

乡村振兴

承载富美生活

  这是一个绿意盎然的小镇。

  青山绵绵、流水潺潺,森林覆盖率达80%,太湖源头、神龙川、东天目山三大4A级景区犹如3个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在这里,大自然的大写意与人文小品相得益彰,风景如诗如画。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积淀,给予了太湖源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底气,也使太湖源镇逐渐成为都市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领地。

  2017年,住建部等5个部门发布2017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名单,太湖源镇指南村入选“美丽乡村示范村”。

  古树、古井、古墓、古宅、古道、古姓、古塘“七古”散布在村子之中,指南村历史韵味醇厚,470余亩梯田在村子左右两侧舒展,每到秋天,翠绿,墨绿,橘黄,金黄,暗红,火红……各种颜色在山林间晕染开来,金灿灿的银杏叶子铺设出一条入村的金地毯,袅袅炊烟从村落中升起,动静相宜,随手一拍,便是一幅艺术感丰满的油画。指南村因此成为摄影爱好者们的天堂,享有“华东地区最美古村落”的美誉。

  近年来,从打造精品村到建设美丽乡村,再到特色小镇创建,指南村从昔日的穷山村蜕变为远近闻名的“红叶小镇”。全村53家农家乐,每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形成了农家乐、土特产、摄影等多种业态形式,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规范化、市场化运作,去年11月,“红叶小镇”成立的杭州指南村村落景区管理有限公司与杭州神龙川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指南村村落景区运营管理合作协议,与神龙川风景旅游度假区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恶性竞争,指南村乡村旅游再次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和指南村相似,白沙村较早从乡村旅游中得到红利,依托太湖源村落景区,该村一半以上的村民从事“农家乐”,通过打造民间艺术、农耕文化的展示、体验区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乡村文化体系,实现了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双丰收。

  据太湖源镇党委书记雷新钱介绍,2017年,太湖源镇三大景区和民宿、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0%,“一山九舍”“遇见指南”等民宿重点项目顺利完成二期建设。乡村旅游,成为太湖源镇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今年农历春节,一批来自安徽、北京、东北、无锡,甚至是韩国的游客,选择在指南村过大年,和村民一起做豆腐、打麻糍、品尝指南十八碗,从发展中得到实惠的村民们,变得更加豁达开放,主动与外乡人分享着点滴生活乐趣,展示现代太湖源人的幸福和乡土自信。

  太湖源的美,美在生态与发展协调,美在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足,这个向“独具魅力的省级中心镇”稳步迈进的小镇,正沿着一条幸福之路走向美好未来,回应人们对美好城镇的更多期待。

  (本版图片由太湖源镇人民政府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美丽太湖源 魅力中心镇 2018-06-27 浙江日报2018-06-2700003;浙江日报2018-06-2700006;浙江日报2018-06-2700011;浙江日报2018-06-2700032;浙江日报2018-06-2700008;浙江日报2018-06-2700037 2 2018年06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