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今日衢州

招引“乡贤书记” 激活振兴密码

钱李源 盛颖洁 徐翠萍

  近日,在常山县新昌乡西源村,一条长2.3公里、宽4米的盘山公路正式投用。“这条路结束了进出村庄‘华山一条道’的历史。”村支书程礼锋说,除去政府部门补助缺口近百万元,他带头拿出2万元发动乡贤捐款,一周内募集了100多万元。

  程礼锋何以一呼百应?“村庄和公司一样,聚人心是发展关键!”他曾在杭州经商20年,5年前响应乡政府号召回村参加竞选,当时村里项目、资金都很缺,他一上任便着手解决村民的“心病”——出行难,争取农办、交通、民政等部门资金600余万元,硬化、拓宽、修复道路20余公里。去年底,村里依托红色资源启动闽浙赣皖土地革命战争浙西纪念馆项目,涉及50亩土地和20穴坟墓征迁仅用了3天。

  新昌乡下辖10个行政村,像程礼锋这样的“乡贤书记”共有7位。该乡地处常山北部山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环境导致半数以上村民外出打拼,同时绿水青山也是优质的发展资源。为此,近年来新昌乡摸排、鼓励从商乡贤回村竞职“领头雁”,引导他们运用经营公司的理念、视野、方法等,找准定位、整合资源、吸引投资,激活乡村振兴密码。

  来到新昌乡达塘村,废弃的水泥厂旧址中,曾经破损严重的宿舍楼“变身”小洋楼,工人们正在装修。“在建的是‘申山乡宿’项目的第一幢。”上任一年多的“乡贤书记”陈重良介绍,他早已发觉这片遗址极具开发高端民宿潜质,但村里投资不起,招引客商也不容易,干脆用积蓄注册常山县达塘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申山乡宿”,并赠与村集体10%的股份,允许村民入股。此外,陈重良还把企业精神带到村两委班子,每天起早贪黑扑在村里,任期内已建成文化广场、柏林桃园、泉水鱼池等项目近20个,村庄面貌有了大变样。

  与之相类似,新昌乡的“乡贤书记”都在探索各自的振兴之路:郭塘村支书张荣运用经营环保公司的理念,推广废弃物装饰庭院、垃圾堆肥,打造“环保村”;黄塘村支书廖红俊深化资本思维,村集体利用山水入股,打造休闲旅游名村“浙西香格里拉”;新昌村支书刘水林注重文化资源,建设新安江移民博览馆,打造民俗村庄等。


浙江日报 今日衢州 00015 招引“乡贤书记” 激活振兴密码 2018-06-15 浙江日报2018-06-1500003 2 2018年06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