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27版:浙江治水年度典型录

文章导航

  常山:全民治水,共谱慢城新曲

  黄丽丽 李 玲

  ◎ 2017年,全国首创“阿里巴巴·钉钉·河长”巡河平台、“骑行河长”制,被水利部点赞为“全国样本”;

  ◎ 全年出境水Ⅰ、Ⅱ水质达341天,占比为96.9%;其中Ⅰ类水为130天,同比增加102天;

  ◎ 2017年,获得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荣誉——“五水共治”(河长制)优秀县“大禹鼎”。

  “骑行+老骥”,

  开启常山河长制3.0模式

  常山地处浙西、钱塘江源头,山重水复、环境清幽。在这一片青山绿水中,有一行人的身影分外引人注目:他们骑着自行车,每辆车上都装着“骑行河长”的卡牌,在河塘沟渠之畔穿行,发现垃圾就随手捡拾,遇到水体浑浊,就拍照发送至“骑行河长”联络群。

  他们就是常山人们心目中可爱的“骑行河长”。近年来常山县着力打造“国际慢城”金名片,连续承办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带动了常山骑行爱好者的队伍迅速壮大。在剿灭劣Ⅴ类水行动中,常山县因小微水体众多,面临不小压力。两相结合,谋划成立了“骑行河长”志愿者服务队,让“骑行河长”发挥“剿劣眼睛”的作用。

  目前,以县级河道和乡镇行政区域为单位,共建有县级河道“骑行河长”队伍26支、乡镇(街道)“骑行河长”队伍14支,参与人数已超2000人。自成立至今,“骑行河长”巡河轨迹已遍布全县180个行政村,发现、解决问题1800多个。

  自“五水共治”以来,常山一直在不懈探索治水长效机制,让“官方+民间”河长制深耕于钱江源头,不断汲取民间的智慧和力量。在2017年的剿劣集结号吹响以后,常山主动借势,统筹力量,组建552支“老骥常青”河长服务队伍,将有时间精力、责任心强、熟悉河道等条件兼备的2650余名老同志吸纳到队伍中,组建了“老骥常青”河长服务队,借助他们的独特优势助力治水剿劣工作。

  通过推出“骑行河长”和“老骥常青”的新模式,常山把倡导骑行绿色生活方式、志愿者文化与河长制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骑行爱好者、老干部、老党员、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等6类人群独特优势,构建起共建共享生态自主治理体系,为打造宜居宜业、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国际慢城大花园提供了生态支撑。

  “线上+线下”,

  掀起全民治水新高潮

  常山位于浙江大花园建设的核心区域,生态区位特殊。在全域剿灭劣Ⅴ类水体的攻坚战役中,常山依靠智慧和科技的力量,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开展“指尖治水”,为治水与护水插上羽翼。

  在剿劣大会战中,常山县广泛运用钉钉提升治水剿劣成效。建立了“老骥”治河钉钉工作群、“骑行河长”巡河钉钉工作群,即时互动,分享水体巡查情况,及时反映汇流乡民治水意愿、治水良策。为了破解巡河率低下的问题,常山主动与阿里巴巴钉钉团队对接合作,整合现有资源,创建了全国首个“阿里巴巴·钉钉·河长”巡河平台,实现有信号便能稳定巡河的目标,目前,常山巡河率已稳定达100%。

  在线下,周末、节假日常态化开展巡河活动,“老骥”队员每月2次(每月农历15日、月末)固定组织带领村民开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为了重点整治管护好小微水体,在三级河长、塘长的基础上,将全县划分为15个大网格,192个中网格,932个小网格,全面设立小微水体网格长,实现水体监管的全覆盖、无死角,还建立了挂号销号、预警管理、有奖举报处置等三项长效机制。

  在“横下一条心、消灭四类水、誓死夺鼎”的目标引领下,在35位县级领导包干、94个县级部门包村的强力推进下,在“骑行河长”和“老骥常青”护河队伍的身体力行和辛勤奉献下,以及“钉钉·河长巡河平台”等创新平台的支撑下,常山一次性通过省剿劣销号验收,获省验收组点赞。最终常山县斩获了2017年的“大禹鼎”。

  (本版图片由常山县治水办提供)


浙江日报 浙江治水年度典型录 f0027 2018-06-05 浙江日报2018-06-0500004;浙江日报2018-06-0500008;浙江日报2018-06-0500012;浙江日报2018-06-0500019 2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