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16版:浙江治水年度典型录

文章导航

水绣诸暨 湖光山色与人亲

  水绣诸暨 湖光山色与人亲

  ◎ 全年完成“五水共治”投资15.72亿元,完成率100.6%

  ◎ 17个绍兴市级以上考核断面都达到Ⅲ类水质要求,达标率和完成率均达100%

  ◎ 省级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为优秀

  ◎ “五水共治”满意度为85.1%,居绍兴市第一位

  从空中俯视诸暨水系,浦阳江自南向北贯穿全境,先后有大陈江、开化江、五泄江、枫桥江、凰桐江等5条支流汇入,形成“一干五支”的水系图,江堤长319公里。

  城因水而兴,水因城而灵。

  浦阳江两岸绵延数公里的亲水平台、亲水步道,江藻雁宿湖、城西友谊渠的脱胎换骨,店口中央河的凤凰涅槃,近2万亩珍珠养殖塘的“禁养”与“清养”……这些城乡焕然一新的细节和场景,无不在告诉人们,“五水共治”的这几年,诸暨不负西施故里之荣,不负江南水乡之名,修复绿色,让生态在回归。

  把治水的落脚点放在老百姓的获得感上,是诸暨“五水共治”不变的初心。

  水,以灵动、清亮的姿态,装点着诸暨人的日常生活细节,也承载着诸暨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流淌成一篇颇具时代特色的“绿富美”好文章。

全域治理 满城重焕清水色

  诸暨“五水共治”已经从“断面”转向了“全域”,从“水面清洁”向“水质提升”进发,这是更高层次、更高标准的新一轮治水。

  全市域剿灭Ⅴ类水,诸暨发起治水大战。全面排查出辖区内487个Ⅴ类水体,编制487个小微水体“一点一策”方案,实施通报、预警、约谈和挂号报结销号等工作制度,做到清单式攻坚、销号式推进。突出“截、清、治、修”四个环节,以工程围剿、科技围剿、生态围剿为抓手,做到支流干渠和小微水体同步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一起治,确保断面水质标准和水体水质标准“双提升”。

  加快推进截污纳管工程,溯源到污水整治的全过程,诸暨不断提升城镇污水处理三率水平,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3%,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为97%,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督性监测平均达标率达100%。出台《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外排废水实行准Ⅳ类水标准绩效考核方案》,截至2017年11月,全市8家城镇污水处理厂外排废水已全部提标至准Ⅳ类水标准。

  与此同时,“五水共治”也在向广大的农村不断深入发展,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全域治理的局面。

  在东溪村村委办公楼对面的一片空地上,有一大片灌木长势旺盛,看似与周围植物无二,枝叶却明显比附近的植物生得宽大。村主任何祥尔道出其中奥秘:“因为,这下面是一大片化粪池和污水处理池,村里50户农户家的污水集中到这里处理。”化粪池与外界空气几近隔绝,在缺氧或者无氧的条件下,成块的污物将发酵成体积更小而均匀的泥状混合物,可做肥料使用,而沉淀后的水基本上是清水了。人工湿地上种植的各类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污水中的氮和磷,从而祛除产生的臭味,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这便是纯生态的“厌氧发酵+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式,在东溪村,这种系统已寻常可见。

  城乡一体化共同推进“五水共治”,诸暨张开了一张巨大而坚实的污水管网保护伞,完成城区污水管网建设141.33km,完成率119%;完成12个乡镇截污纳管工作;完成第三批10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的运维移交,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长效运维。海东污水处理厂二期6月进入调试,浣东再生水厂完成主体砼结构建设年度目标。

  在诸暨,随着“五水共治”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河道变成景观道,变成人气带,绘就了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新画卷。

产业升级 绿色发展主旋律

  “五水共治”是一场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态大考,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落后产能因此黯然离场,而善于自我突破、以绿色可持续理念为指引的企业,在此次大考中占得先机,或转型或进军新的生产领域,共同塑造着诸暨产业发展新格局。诸暨,走出了一条治水与转型的双赢之路。

  “既要珠光宝气、也要碧水清波”,诸暨壮士断腕,掀起了一场珍珠养殖污染大整治行动,决心取缔一批、改造一批、示范一批,推动珍珠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出台《诸暨市加快推进珍珠养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划定珍珠养殖禁养区域,开展集中退养整治行动,淘汰“小散乱”养殖场,全面取缔禁养区域内的、水质检测累计2次以上不达标的养殖场(全市对38家因累计检测二次不达标的养殖户实施禁养工作),全面完成禁养区内214家养殖场的13176亩退养工作。同时,强化禁养区外的养殖塘水质动态监测,实施生态化改造提升(目前,山下湖镇正在加快蚌塘生态化集中改造提升,3个蚌塘示范改造正在抓紧建设中,下一步将推动全域蚌塘生态化集中改造),实行定期监测、季度通报分析机制,对限期内整改不到位、尾水超标排放的一律取缔养殖资格,截至2017年9月底,所有可养殖水体水质已到达到Ⅳ类水以上。

  与此同时,诸暨强势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整体跃升。完成1个工业集聚区(次坞电镀园区)零直排整治工作;淘汰落后产能项目51个,其中省级以上淘汰落后产能项目3个;完成全市21家印染企业整治提升或整合搬迁;完成5家化工企业关停整治,17家改造提升;完成500家“低小散”问题企业(作坊)的整治提升工作;完成“涉水特色行业整治提升”20家;完成工业园区整治工作,其中关闭8家,整治提升49家;完成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与在线监测建设;完成31家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和防渗处理工作,完成率均为100%。

  不仅如此,诸暨还设立政策性基金,支持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环保等重点产业的技术成果转化,支持战略性新产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五水共治”大大激活了本地环保企业的创业创新热情,推动一批企业由治气向治水领域拓展。如天洁集团从大气治理向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进军;丰球泵业针对城镇雨污分流工程专门研制出一体化潜水排污泵站,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坚持治水与产业升级并举,诸暨奏响绿色发展强音。

系统治理 全民共治好山河

  有效推进“五水共治”工作,要有一个科学、合理、良性的运行机制。在“五水共治”的宏大命题之下,我们看到了诸暨城市管理者有关舍与得、发展与坚守之间的取舍,看到了诸暨人对良好生态的热切渴望。

  完善“河(湖)长制”管理机制。全市所有水体包括小微水体全部明确河长,1210个湖库已实现“湖长制”全覆盖,更新河长名录,根据省、绍兴市最新要求完善河长公示牌信息。制定《关于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的意见》《诸暨市河长工作规则》,建立完善河长微信群、QQ群60余个。使用“钱塘江流域河长制信息平台”,全部接入绍兴市级平台,全面推广“智慧河长”,做到了市、镇、村三级河长工作的信息化“一盘棋”。截至2017年11月底,上传巡查日志126460篇、随手拍406个,根据各级河长上传反映问题119个,已处置完成119个。同时,对50个较为重要的断面进行实时监控,根据监控发现问题下发函告单18个,目前已全部处置到位。推广应用APP软件、河长公众微信号、河长微信群,加强河道实时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吾水共治”微信公众号推送消息500余条。

  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严格执行环境违法企业“五个一律”等制度,建全完善规范化查处机制,推行水岸一体执法力量联动。联合公安、检察院参与所有环保涉刑案件执法,法院成立环境资源庭,纪委对涉嫌环境违法的党员干部同步进行纪律处分,探索设立绍兴地区首个环保检察联络室,切实提升环境执法公平性和严肃性。建成覆盖河道状况、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等污染源的在线监测监控信息化平台。今年以来,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5338人次,检查企业家数6614家次,共实施行政处罚1122家次,处行政罚款4128.574万元,责令停止生产1001家次,移送公安机关39起149人。

  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全面推进三级联督联查,建立健全市领导定期督查、市人大、政协和市两办督查处重点工作督查、市治水办和市级相关部门全过程高密度督查的立体督查体系。制定出台“五水共治”总体考核办法和“河长制”管理、河湖清淤、水质奖惩分项考核办法,加大奖优罚劣、以考促治力度。截至目前,市治水办会同市相关部门相继开展剿灭V类水、河湖清淤、畜禽养殖、工业园区等专项督查活动,累计下发问题函告单320个,已全部落实整改;下发通报12个,涉及问题30余个,已全部落实整改。

  完善全民参与机制。以党员干部为先锋模范,由组织部和治水办牵头,组织4万余名农村党员共同参与剿灭V类水体并签订“四带头 零排污”承诺书。组建200人的治水观察团,组织广大机关干部结合“返乡走亲”沉到治水一线。党代表以镇乡(街道)为单位组织开展所辖范围内的V类水体专题调研;市妇联在每个乡镇妇联成立妈妈护河队和村嫂护河队;团市委组织青年护河队,以乡镇为单位,在每个乡镇团委都设立一个团员青年“五水共治”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全面推进企业认领河道,创新开展党员认领河道,鼓励企业、党员和个人争当“公益河长”,形成了全民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全面实施全民管河护水“工作十法”,每月22日为党员干部护水日,发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参加护水日活动,着力营造全民爱水、治水、节水、护水的氛围。

  (本版图片由诸暨市治水办提供)


浙江日报 浙江治水年度典型录 f0016 水绣诸暨 湖光山色与人亲 2018-06-05 浙江日报2018-06-0500005;浙江日报2018-06-0500014;浙江日报2018-06-0500013;浙江日报2018-06-0500020;浙江日报2018-06-0500026;浙江日报2018-06-0500018;浙江日报2018-06-0500032 2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