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08版:浙江治水年度典型录

绍兴:越山长青水长白

  绍兴:越山长青水长白

  朱凤娟

  ◎ 2015~2017年,连续三年获得全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并夺得大禹鼎。

  ◎ 乡镇(街道)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并执行一级A标准,提前三年完成省定截污纳管目标。

  ◎ 河湖库塘清淤1272万立方米,完成量和完成率均居全省第一位。

  ◎ 市、县(市、区)班子成员捆绑式挂联镇街剿灭劣Ⅴ类水工作机制入选“浙江省民生获得感示范工程”。

  综合施策,

  勾勒古越山水新画卷

  以“剿灭劣Ⅴ类水”为抓手,紧扣“截、清、治、修”四个环节,重点实施“六大”攻坚行动。扎实推进城镇截污纳管,全市共新增城镇污水配套管网431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网199公里;全市118个乡镇(街道)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所有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一级A标准,提前三年完成省定截污纳管目标。持续加大河湖清淤力度,全市共完成河湖库塘清淤1272万立方米,完成量和完成率均居全省第一位。

  强力推进之下,2017年,绍兴在全省率先剿灭劣Ⅴ类水,70 个市控以上断面Ⅰ-Ⅲ类水断面比例从 2013 年的 38.6%提升到 2017 年的 97.1%,功能区达标率从 2013 年的 42.9%提升到 2017 年的 97.1%;128个县控以上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Ⅳ类水,Ⅰ-Ⅲ类水断面比例从 2016 年的 76.6%提升到 2017 年的 96.9%,功能区达标率从 2016 年的 82.8%提升到 2017 的 98.4%;曹娥江、浦阳江两大流域干流水质全线达到Ⅲ类水以上。全市“五水共治”群众满意度居全省第二位。

  治水当治本,在工业和农业农村治污两大领域,绍兴继续发力。全市关停、搬迁集聚、整治提升各类企业372家、大大小小工业园区452个,整治和淘汰各类“低小散”企业(作坊)2729家。柯桥区印染企业、上虞区化工企业整治提升的做法分别获得时任省委领导的批示肯定。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规模化养猪场全部在线监控、池塘养殖尾水整治、河蚌网箱围栏清理等方面,绍兴均取得全面彻底的成效。诸暨市珍珠生态养殖模式获得肯定,并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报道推广。

  多措并举,

  探索古城治水新模式

  绍兴古城内河迎恩门断面是绍兴市唯一省里挂号的市控劣Ⅴ类水断面。为彻底解决古城内河水污染问题,由市委副书记亲自挂帅,组建古城内河治水大会战指挥部,出台《古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会战行动方案》,按照“市统筹、区主体、部门联动”的工作分工,重点抓好“截污纳管、治危拆改、六小行业整治、引水活水、环境提挡及铁腕执法”六大专项行动。

  绍兴,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谱写新时期治水新篇章。对古城内75个片区进行截污纳管改造,新建解放路、府横街、上大路、新建路、胜利路5条市政道路污水管网;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古城内41幢危旧房全部完成治理,1.1万户302万平方米城中村拆迁全部完成签约,817间居住或经营车库(车棚)全部完成整治,并对摸排出的1214家“六小行业”全部实施关停或截污纳管改造,从源头上根除污水直排问题;实施青甸湖引水活水工程,每天把8万立方米的优质水引入古城内河;推出全国首个沿河洗涤智能劝导取证系统,实施古城内河智慧化管理,实现河埠头全监控、信用全记录、执法全覆盖,古城内河洗涤整治见成效。在此基础上,还投资15.5亿元,对古城内沿河、主要道路进行环境美化亮化,提升古城品位。

  科学智慧,

  弘扬铁军治水新精神

  与其说,绍兴治水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不如说,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社会运动。它的深度、广度、表现形式,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想。热情往往能激荡出智慧的火花,绍兴人的治水智慧,让人惊奇。

  ——强化机制化保障。出台《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年)》,率先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湖长制”管理工作的意见》,发布全国首张湖长地图。全市3300多个湖(库)推行“湖长制”管理。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坚持主要领导带头,32位市领导按照治理难易程度分别认领一个片区河道和一个重点湖(库)的河湖长。出台《绍兴市河湖长工作规则》,全面建立河湖长电子化巡河、信息公开、例会和报告、协调治理、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该市的“河湖长”工作得到了国家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的充分肯定,并被中央、省级主要媒体多次宣传推介。太湖流域片第二次河长制工作会议在绍兴召开,国家水利部“关爱山川河流、保护城市水体”志愿服务启动仪式在绍兴举行。

  ——实施精准化治理。各市级或县级河湖长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围绕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执法监管“六大任务”,组织全面排查,列出问题清单,制定“一河湖一策”,明确分年度目标和实施计划,实行项目化、清单式管理,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考核到位。

  ——推进标准化管理。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意见》,加强管理责任、安全评估、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监督检查、隐患治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考核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管理。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有226座水库、79座山塘通过标准化验收,其中曹娥江大闸、石壁水库被评为浙江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典型工程”,青山水库通过省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考核验收。

  ——落实电子化巡查。在全省率先开发“河湖长制”信息化平台,实现对河湖长履职、项目推进和目标完成的电子化考核。自平台运行以来,全市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99.2万人次,发现整改问题2.64万个,处理率100%。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进“河湖长制”与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

  ——深化社会化评价。开设《当好河湖长》栏目,市级河湖长带头谈河湖治理的思路举措、作工作承诺。开设“河长谈护河,你我来点赞”栏目,各乡镇(街道)总河湖长谈河湖治理保护经验和心得。通过电视台“今日聚焦”、广播电台“民情热线”及微信平台“随手拍”等栏目,邀请市民监督河湖问题。

  通过“五水共治”、清淤治污、水环境整治执法,绍兴古城的水系正在逐步打通,重塑山、水、城、人关系的新篇章已经揭开,绍兴人对水乡风情的集体记忆正在恢复。

  (图片由绍兴市治水办(河湖长办)提供)


浙江日报 浙江治水年度典型录 f0008 绍兴:越山长青水长白 2018-06-05 浙江日报2018-06-0500004;浙江日报2018-06-0500009;浙江日报2018-06-0500005;浙江日报2018-06-0500019 2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