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拥抱大湾区 发展大绍兴

大产业集聚 新旧动能两翼齐飞

  产业兴则城市兴。改革开放以来,绍兴人凭借聪明才智和发扬“四千精神”,构筑了制造业先发优势。但几十年发展后,受制于产业层次不高和各类成本上升,遭遇了成长的烦恼。

  近几年来,绍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体经济在阵痛中坚定前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动力接续转换,积蓄起新一轮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2017年以来,绍兴更是紧紧抓住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机遇,以纺织、化工、金属加工、黄酒、珍珠等五大制造业领域为重点,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运用标准管控等组合拳,推动产业整体向“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挺进。

  企业从200多家“瘦身”到100家左右,产量从200亿米削减到160亿米,经历猛药治沉疴之后,柯桥区印染产业集聚提升工程效应持续发酵。2017年以来,柯桥区纺织产业技改投入超过100亿元。以技改促效益,如浙江乐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千万元从瑞士引进的全市首台“无水染缸”调试成功。“每米布染费提价七八元,还供不应求,一批国际品牌定制订单排到年底。”公司总经理王华明说。根据统计,2017年前10个月,柯桥区印染产业利润同比增长15%以上,涌现了“万家帘品”“新乐纺织”等一批新龙头品牌,产业瘦身强体效应日益显现。

  以精细化工为支柱产业的上虞全面推进化工产业改造提升工作。染料巨头“龙盛”和“闰土”双双与上虞区政府签订协议,在2018年底前,彻底退出道墟街道染料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上虞计划停产整治、停产退出(转型)56家,关停小涂料企业27家。围绕“绿色安全、循环高效”目标,聚焦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虞化工产业踏上脱胎换骨式变革进程:全力推动化工企业“一园式”高质量发展,全力构建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在诸暨店口,结合铜加工产业基础,打造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产城融合板块。在绍兴地区,黄酒企业制定团体标准,推动黄酒产业传承发展。在诸暨山下湖,以科技养殖和生态养殖为支撑,不断提升珍珠品质……今年以来,全市各地相继出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奏响优化升级的协奏曲。黄酒、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也在稳步提升发展。

  在传统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绍兴着眼于未来,开始积极布局培育新兴产业。在新昌万丰航空小镇,全新的万丰轻型飞机已经生产下线,据悉今年还将有一款新型飞机下线。源源不断的订单,造就了位于柯桥的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产销两旺,这个全球一流的涤纶工业丝制造企业,跳出了传统低端化纤涤纶丝的恶性竞争,发展高端涤纶工业丝,广泛用于输送带、工业线绳、高档汽车安全带等,目前已经远销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部分区域牢牢占据当地市场较大份额。

  今年3月,绍兴成功“迎娶”芯片产业大佬——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项目签约落户越城区,首期投资58.8亿元。这是绍兴近10年来引进的首个重磅电子信息企业。作为绍兴着重培育的四大新兴产业之一,集成电路是绍兴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引进集成电路相关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推动绍兴芯片产业集群式发展,催生引企、引智、引资叠加效应,共同探索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绍兴与中芯“一拍即合”。

  着眼于布局未来关键产业,2017年,绍兴发布最新战略性新兴产业路线图:未来5年,绍兴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现代医药、新材料,打造若干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与此同时,绍兴各级部门围绕路线图,通过做好产业创新生态的“成分分析”,围绕制度、风投、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部门协同精准施策,促使形成价值链、创新链、资本链的“闭环”,全力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日趋完善的创新体系为产业升级注入不竭动力。去年以来,绍兴规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都大幅度增加。


浙江日报 拥抱大湾区 发展大绍兴 00013 大产业集聚 新旧动能两翼齐飞 2018-06-01 浙江日报2018-06-0100011 2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