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深读·思想者

依法治网的深刻意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依法治网蕴含的深刻意义,需要从时代战略的高度来理解把握。

依法治网的深刻意蕴

陈伟华

  互联网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全面改变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社会治理方式。互联网发展无国界、无边界,但它不是“法外之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依法治网蕴含的深刻意义,需要从时代战略的高度来理解把握。

  建设网络强国战略中的依法治网

  中国互联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要成为网络强国,除了过硬的创新技术成果和坚实的基础设施外,还要有足够的能力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和清朗。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和规则的制定权,进而拥有网络空间主导权,是建设网络强国重要的指标。

  网络治理话语权。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不仅要在科学技术的竞争中勇于争先,还必须在互联网治理和安全体系中拥有话语权,使网络空间治理有中国的参与、决策乃至引领。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依法治网是网络空间治理的核心。因此互联网法治研究和对深化依法治网的认识应当站在推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使全面依法治网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走在前列。

  网络规则制定权。互联网的崛起削弱了源自工业革命的西方法律霸权,中国第一次有机会成为网络规则的制定者,这也是中国引领互联网法治的历史性战略机缘。而目前互联网法治尚处于起步状态,治理体系发展不均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构建互联网法律规则、法律体系,抢占互联网规则的制定权,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展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逐步形成共识的平台,营造更安全的网络生态环境,正是时代的重托。

  网络空间主导权。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社会生产变革。网络将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赖以生存的空间,成为我国谋求发展的新赛场、维护国家安全的新领域。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我们必须把握机遇,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把互联网作为未来竞争的战略方向,争夺网络空间发展主导权,从而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依法治网与提升国际影响力

  网络全球化治理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众多的治理方式中,法治是最根本的方式,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共同准则。我国在全面依法治网的过程中,要符合中国国情,同时参考普遍认同的国际法治原则和标准。

  提升网络空间法治话语体系的国际影响。一直以来,西方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法治话语体系在国际社会占据重要地位,而我国的法治话语体系在国际上影响较小。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改变的契机,互联网跨国界、越时空、开放性的特征,注定网络空间“共享”事关全球。新时代我们要把握好机会,积极参与国际网络规则制定,在规则制定中传播中国法治的概念体系、知识体系和原理体系,为国家赢得更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网络强国战略提供法理支撑,使我国在法治建设上跻身全球领先国家行列。

  增强网络空间法治规则的国际认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法治经验不足、法治理论欠缺情况下,借鉴了一些西方法治观念、法学理论。如今互联网引领着时代发展的潮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法治实践不应完全照搬西方理论。我们应该在互联网转型时期抓住机遇,在借鉴别国成功经验的同时,走中国特色法治的新道路,回应互联网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和而不同”的精神向世界传播中国互联网法律治理的智力成果。

  推进全球网络空间共同治理的国际进程。作为全球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正面临着许多挑战。网络化带来的全球化,使互联网法治成为全球发展的共识和趋势。如何有效地依法治理互联网,通过法律去遏制互联网领域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变革,推进全球网络空间共同治理的国际进程,不仅是中国社会治理转型所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也是对网络全球化治理的回应。

  在依法治国实践中深化依法治网

  从全面依法治国到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既是我们党多年来法治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新时代法治建设目标的科学定位。依法治网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依法治国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树立网络法治思维,推动依法治网。依法治网应按照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树立网络法治思维,这也是法治思维与时俱进的需要。在运用法治概念、原理对互联网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进行认识并初步判断时,在运用法治原则、规范对互联网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时,在法律性的认知判断、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衡量并作出符合法治要求的决策时,在构建或改革法律制度以应对互联网法律问题时,需要我们以互联网思维,在自由与秩序、规制与引导、技术标准与法律规则之间,寻找更适合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法治之路。

  确定网络立法思路,全面依法治网。迅速推进和加强网络立法工作,是当前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任务。“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我国网络立法活动中,应以问题为导向,梳理既有法律规则现状,审视和修正传统部门法内容以适用我国社会最新的网络化发展,推进传统部门法的更新。总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规律,在互联网空间秩序和安全、网络用户和平台的权利和义务、各类公权力部门的权力和责任等重点领域制定具有实际可操作的规则,确保互联网领域的法律体系化。

  提高全民法治素养,深化依法治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这是全民守法的升华,更是互联网时代依法治网的要求。“奉法者强则国强”,提高全民族的法治素养需要真正形成尊法的风气、守法的信念。网络空间为我们提供了宣扬中华法治文化、借鉴世界文明的新平台。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应作为依法治网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通过宣传教育牢固法治理念,强化网民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明辨网络自由与网络空间安全、网络民意与正义合法之间的关系,在构筑网络空间尊法、守法良好秩序的过程中有更多的作为。

  【作者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教授】


浙江日报 深读·思想者 00011 依法治网的深刻意蕴 2018-05-28 浙江日报2018-05-2800008;7327402 2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