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今日温州

科技兴产业 做大海岛“富民菜”

王 艺

  5月的海岛洞头,空气中弥漫着羊栖菜独特的香气。据了解,今年洞头羊栖菜又喜迎丰收,人工苗种亩产1600斤到1800斤,高的亩产超过2000斤,收购价干菜4.2元每斤、鲜菜0.5元每斤,价格虽较去年有所回落,但总收入较为可观。

  晒着“日光浴”的羊栖菜,满载着养民们对未来的憧憬,成了初夏洞头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受天气影响,今年收割提早了,不过收入还不错,能赚个10多万。”家住东屏街道东岙村的养民甘世杰,连日来忙着晾晒羊栖菜。这位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养殖羊栖菜的老养民,见证了羊栖菜产业的兴起。

  洞头是全国14个海岛县(区)之一,素有“中国羊栖菜之乡”的美誉。目前全区从事羊栖菜养殖加工企业10余家,羊栖菜养殖面积一万余亩。近年来,洞头积极探索海洋科技与种养殖相结合的强区富民之路,依托洞头水科所“博士后工作站”,为羊栖菜苗种培育和品种改良提供技术支持,羊栖菜产量逐年提高。“高产丰收,养民增收,受益的是我们老百姓。”洞头区渔民与羊栖菜协会会长郑志明说,羊栖菜已成了洞头渔农的“富民菜”,不仅养民受益,加工、服务行业更是应运而生,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支撑。作为洞头养殖特色主导产业,“做大羊栖菜产业”构想的提出顺理成章。通过政策扶持、苗种培育和科研推广等举措,洞头不断发展壮大人工养殖规模、革新羊栖菜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已基本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洞头区供销合作社主任陈坤能表示:“今年我们研发了一款羊栖菜鲜菜产品,提高了羊栖菜的附加值,既缓和了产量增加带来的晒场不足问题,也有效引导了产品向中高端、多元化的转变,让养民更受益。”

  “随着种苗培育、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领域不断突破和发展,我们的羊栖菜生产链正在逐步延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科学发展羊栖菜产业,不但能为海岛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而且能够让海岛老百姓真正从中受惠。

  自1989年人工试养成功以来,经过近30年的悉心培育、扶持,洞头羊栖菜人工养殖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是目前全国超大的羊栖菜养殖加工出口基地,羊栖菜养殖面积、产品产量和加工出口占到全国的95%以上。“洞头羊栖菜”现已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共荣获国家级羊栖菜无公害产品认证8个、省级羊栖菜无公害产地认证8个,培育了“海吉尔”“佳海”等一批羊栖菜省市著名品牌和产品。


浙江日报 今日温州 00020 科技兴产业 做大海岛“富民菜” 2018-05-25 浙江日报2018-05-2500008 2 2018年05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