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 优质资源下乡 城乡融合加速
尤畅 王丹静 续大治
海曙 优质资源下乡 城乡融合加速
尤 畅 王丹静 续大治
地处三江口核心位置的海曙正在经历一次华丽蝶变——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乡村特质发展、城乡高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入实施实力乡村、宜居乡村、洁美乡村、人文乡村、活力乡村“五大乡村”建设,让海曙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智造小镇”“智尚小镇”等现代二产的新名词现身海曙农村,章水、龙观、横街等乡镇真正成为海曙的“后花园”,城乡教育、医疗、养老资源实现共享……海曙正通过城乡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实践新路。
溪水潺潺、廊桥蜿蜒、街巷深幽,如今的海曙章水镇李家坑村俨然一处世外桃源,不断有游客慕名而来。64岁的沈远奋挑着刚刚采摘的时令蔬果,在廊桥上摆开了摊子,“以前不敢多种,怕烂在田里,现在是都不够卖”。
这个有着近500年历史、平均海拔500多米的古村,正以古村文化旅游发展之路,引得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古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海曙过去是单一的城市化空间。2016年,宁波行政区划调整后,该区集中心城区、郊区、山区于一体,面积扩大了近20倍,但扩大的区域大部分是农村,增加的人口大部分是农民。
为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海曙围绕建设城乡高度融合标杆区的总体目标,出台“三农”“一号文件”,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立健全乡村特质发展、城乡高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入实施实力乡村、宜居乡村、洁美乡村、人文乡村、活力乡村“五大乡村”建设,吸引着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源源涌入。
连日来,海曙区章毛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机声隆隆。作为连接横街、章水两镇最便捷的通道已经开工。海曙区农村公路里程为887.64公里,占公路总里程九成以上,不断密织的乡村公路“毛细血管”,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农民“腰包”。
去年海曙共提升加密了总长20余公里农村联网公路,对内串起五龙潭、浙东大竹海和“农家乐”、采摘园等乡村旅游景点,不仅连通周边县市区的旅游通道,也让茶叶、笋干、番薯等农货走出大山深处。
与此同时,“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一项项工作在海曙城乡落地。龙观乡按照“全拆全建、联户自建、异地迁建”模式,累计拆旧19.8万平方米、建新28.4万平方米,惠及农民1905户。
一场“公厕革命”在农村铺开。集士港镇率先启动改造,计划用两年时间拆掉全镇“土茅房”,新建、改建和并建200余座农村公厕。
生态提升,环境改善,让乡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野趣资源转化成发展的资本,给村民带来“真金白银”。海曙以“全域景区化”为抓手,系统整合城乡管理资源。章水镇将烈士陵园、启明小学、蓝碧轩烈士墓等红色资源串联起来,打造“红色信仰线”。龙观乡推出龙观禅那、向阳舍等精品民宿。
2017年,龙观乡李岙、章水镇李家坑、古林镇蜃蛟成功创建为宁波市首批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3个村庄合计实现旅游收入1135万元,其中餐饮收入287万元,增加村集体效益336万元。
城乡融合,带来的是一二三产融合。去年年初,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落户洞桥镇,至今已引进院士、“国千”人才、教授等高端科研类人才13名,以及智能装备创新设计云平台、多机器人协同制造成套装备和并联机器人三维打印设备等重点项目,智造小镇雏形显现。2017年6月,宁波星箭航天联合中国兵科院宁波分院成立了中东欧新材料研究院,打造军民融合高端制造产业孵化平台。海曙正成为高新智造集聚之地。
而以蔺草加工驰名中外的“草席之乡”古林,如今全力主攻纺织服装设计、制造全产业链,换上了“智尚小镇”的招牌。
城乡“硬件”要富要美,“软件”亦不容忽视。海曙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投资4亿余元,位于石碶街道的海曙第二医院成立近2个月来,日均门急诊人次约1200人,成功开展全区首例妇科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骨折内固定术等多项复杂手术,孕妇最重要的一次超声检查——三维彩超也即将投入使用……“看大病、找专家不用跑远路进城,还节省了大量排队时间”,这句话成为海曙农村群众对这项惠民工程的最大褒奖。
为了强化农村地区医疗资源配置,海曙连放“大招”,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流动。去年,全区医联体专家门诊量超过1.5万人次,基层首诊率超70%以上,基层各医疗机构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
而在“十三五”期间,海曙还将在集士港建设一家床位达1600张的三级综合医院。“以后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了。”古林镇村民李祥对未来充满向往。
“太棒了!特级教师不再高高在上,我们可以近距离跟师学习!”古林镇299名幼儿园老师在为这项“零的突破”而欣喜——浙江省特级教师胡剑红工作室挂牌到古林镇中心幼儿园,她将给全镇幼儿教师最接地气的指导,包括现场教学、开讲座、专题研修等。
成立“特级教师乡村工作室”,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配置,帮助解决城乡教育不均衡的问题,这是海曙继推行教育集团化、城乡师资流动等举措后,打通城乡教育融合的“任督二脉”又一实招。
教育、医疗一体化,养老也不例外。海曙积极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启动全区养老工作培训,实现服务规范一体化,让农村老人养老向城市人看齐。在海曙古林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娱乐大厅、影视厅、乒乓室、舞蹈室、洗衣房、健身康复室一应俱全。
与此同时,海曙行政服务分中心在集士港镇启用,西片区群众纷纷点赞。“这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不用转车跑城区,在家门口就能体验‘最多跑一次’,太方便了!”前来办理企业注册业务的广告公司负责人吴翔说。
为了让城乡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海曙依托老街镇、老村落,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和乡土文化根脉,实施文化惠民“百川工程”,加快推进“文化+”融合发展。通过党建搭台,以“甬·志愿”公益大篷车的形式,把优质志愿服务送下乡,并在9个西片乡镇(街道)设立公益驿站,以迅速满足困难群体的服务需求。
3月15日,海曙美术家、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到来,让横街镇毛岙村文化礼堂村里人头攒动起来。海曙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2018年海曙将在已建成的78家农村文化礼堂深入开展文化礼堂与文联协会结对、与城区街道社区结亲、业余文艺团队结盟的“三结活动”,深入推动城区优质文化资源走进乡村,把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工作落到实处,让农村文化繁荣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点。
通过城乡深度融合,海曙现代农业稳中有进、农村面貌有效改观、民生事业同步提升、基层基础有力夯实,一条条乡村振兴实践新路正越拓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