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地嘉人善 融沪通行

文章导航

品质之城 嘉善风光无限

  品质之城 嘉善风光无限

  居于浙沪苏三地交界处,嘉善可谓杭嘉湖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和雄厚的发展积淀,县级城市嘉善的发展之路与众不同。

  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浪潮澎湃而来。作为浙江接轨上海的第一站,嘉善处于沪浙两地正在联手打造的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上,深入实施融沪战略,与上海在空间与生活的深度交融之势,成为嘉善的历史之选。嘉善,该如何对标国际化都市,承载起上海城市功能转移之重?

  面向新时代,解答新的发展命题,嘉善正在谋求新作为。一个产业动能强劲、城市品质卓越、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新嘉善呼之欲出,且形象日益清晰。

创新驱动为本 给高质量发展赋新能

  以产业转型升级,撬动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多年来,嘉善紧紧围绕“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要求,以工业强县建设为目标,以“四换三名”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逐步走出一条以产业集约发展、集聚发展、集群发展、创新发展“三集一创”为主要路径的转型升级之路,打造了以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主导、木业家具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助力全县实体经济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产业结构“低、小、散”现象以及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等问题,是困扰产业转型升级的难点。针对这些问题,嘉善以“亩均、人均、科技”论英雄,制定出台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建立以“亩均税收”为核心的综合评价和分类施策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倒逼企业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发展方式。仅2016年、2017年,全县便腾退“低小散”企业2580家,面积达10000亩。

  落后企业和产能退出市场之后,如何应对新一轮的调整,从而释放产业活力,提升产业层次?

  创新便是实现这种诉求的唯一捷径。“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态势,除了创新,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嘉善县主要领导如是说,嘉善要通过“协同创新之城”建设,在创新平台建设、新兴产业培育、企业创新能力、科技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建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县域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新型县。

  如今,在嘉善,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潮流,再次展现出这个全国唯一“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敢为人先的城市魅力。以嘉善传统优势产业——木业家具为例,一批企业通过创新引领,顺利步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顺应“互联网+”大潮,索菲亚家居(浙江)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逐步发展为“全屋定制”行业龙头,今年提出了突破15亿元的产值目标;梦天木门集团以创新引领发展,去年产值超20亿元,现在又以3号车间智能化改造为契机,向“百亿梦天”的目标全力迈进。

  创新使企业活力迸发,多年来,嘉善精心打造的“苗圃—孵化—转化—产业化”的完善的创新孵化平台,则为企业茁壮成长提供了深厚的成长土壤。

  今天的嘉善,各类创新平台百花齐放,呈现出梯度分明、差异化生存之势。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正成为新一代“海归”高层次人才的创业圆梦工场;嘉善通信电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在紧锣密鼓创建中,高铁新城上海人才创业园快速崛起,大批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托起“创客嘉善”品牌……

  一大批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出,迅速转换在生产实践,擦亮着嘉善“创新之城”的城市招牌。

  据了解,截至目前,嘉善已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建示范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成功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名单,R&D经费支出占比提高到3%,新增科技研发投入2.8亿元,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累计108家)、省级科技型企业70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3家。而根据嘉善出台的建设《“协同创新之城”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到2019年,嘉善要力争电子信息与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倍增”,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10家以上等。走在创新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嘉善正不断超越自我,步伐坚定,铿锵有力。

高端要素汇流 开放发展迈向新高度

  当下,长三角一体化的浪潮与浙江融沪战略形成叠加,站在地理优势和历史机遇的交叠地带,嘉善迎来了成长的黄金时代。“不负时代,筹谋于当下”,习惯了登高望远,与世界从容对话,这座县域小城心怀大区域观,吸纳全球要素为我所用,其开放包容的格局和智慧在全国县域城市中表现抢眼。

  正是因为嘉善昂扬的发展势头和未来潜力,世界各地投资者的目光投向这里。如今,已有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25家外资企业投资嘉善,凭借傲人的吸引外资成绩,连续16年,嘉善跻身浙江省利用外资十强县(市区)之列。

  国际化、外向型是嘉善产业园群的一大明显特色。历经两年多的发展和积淀,中荷(嘉善)产业合作园已初具规模。目前已有荷兰独资企业10家,与荷兰有经贸往来的企业89家。以此为纽带,郁金香之国与中国江南水乡跨越千万里之遥,结下了深厚的经贸情谊;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依托,海峡两岸(嘉善)青年创业创新试验区正在谋划建设,重点打造两岸青年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两岸产业人才资本对接示范基地和“台青”引领台企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致力于成长为“浙江省最成功的台商投资区”。而正在高标准谋划建设的中新苏嘉产业园,将成为浙江拓展东南亚经贸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人才引进来,如何留得住、安得下,在嘉善放逐梦想,考验着城市的包容度和承载力,也是嘉善不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议题。嘉善致力于“人才安居”工程建设,自去年起,嘉善推出县级人才公寓176套,为高端人才发放“企业人才住房券”,解决其居住难题;与此同时,“高精尖缺”人才方面,对新引育的一流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每人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的工作经费和奖励补助;对成长性好和业绩突出的团队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最高给予1亿元的滚动支持或追加资助,解决创业团队面临的资金之困,用阳光雨露滋养梦想之花。

  嘉善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人才创业的“重要高地”,凭借这一轮的人才和产业的集聚,嘉善,将迈向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2.0时代。

城市有序更新

涵养百姓美好生活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年来,嘉善以人为本,始终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发展之路,不断追求更高水平的社会建设和均衡发展,回应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同步,嘉善以高质量就业带动城乡居民增收。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4138元和31976元,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物质富裕的同时,精神文化建设同样不可偏废。嘉善大力传承弘扬以“善文化”为内涵的县域特色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与传承创新嘉善地方文化精神有机结合,使善念、善行、善风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向善、扬善、行善”的城市风尚,成为地方人文精神和县域文化核心品牌。

  ——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软实力再优化。

  嘉善通过健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制度体系,推动城乡学校在设施建设、经费投入、师资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相统一,实现城乡学校“零差异”、城乡教师“零差距”、城乡学校“零择校”;实现县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实行基层医疗机构组织、人员、财务、药品、医疗质量和经济报酬“六统一”管理模式;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服务项目和人群城乡全覆盖;扎实推进省级养老服务示范区建设,实现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营、流动服务车全覆盖;全面构建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城市15分钟、乡村30分钟”文化活动圈;实现城乡交通、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气和信息建设“六个一体化”,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建设平安嘉善,县域安全感迈向新层级。

  深入开展平安嘉善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精准化、信息化、社会化。建立全员维稳工作机制,创立矛盾减少在源头、纠纷发现在苗头、小事解决在村头、大事控制在镇头“四头工作法”,建设“亲民城管”实现“城美”与“人和”有机统一,实现省平安县创建“十二连冠”,推进安全生产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生产、流通、餐饮、农产品种养殖四大领域责任保险实现全覆盖。

  有人说,嘉善是江南水乡美丽剪影,看懂了嘉善,便是看懂了整个江南:青山叠翠,烟雨迷蒙,小桥流水人家,白墙黑瓦的院落深处,安放着江南人的乡愁。为呵护如诗如画的嘉善之美,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嘉善统筹推进治城治乡治水治气,全方位提升城乡的绿色发展底蕴。

  嘉善积极部署开展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通道“四美”建设,其中美丽通道建设通过“拆、治、建、绿、管”等措施,打造环境整洁、景观优美、管理有序的绿色走廊和景观大道。

  这是一组耀眼的成绩单,见证嘉善绿色发展的初心和执着: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截至2017年底,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184.9万平方米,完成“三改”1985万平方米,并获得浙江省“无违建创建(先进)县”称号;共消灭黑、臭、垃圾河390条,连续两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出入境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由合格到持续优秀……

  依托环沪大都市圈,深度融入环沪大都市圈,嘉善正风光无限,悄然开启一个全新时代。在蓬勃发展的长三角经济带,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书写中国县域城市高品质发展的新传奇。

  (本版图片由嘉善县国土资源局提供)


浙江日报 地嘉人善 融沪通行 00015 品质之城 嘉善风光无限 2018-05-16 浙江日报2018-05-1600004;浙江日报2018-05-1600006;浙江日报2018-05-1600010;浙江日报2018-05-1600012;浙江日报2018-05-1600005;浙江日报2018-05-1600016 2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