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深读·经济瞭望

再回青川:那熟悉的七张面孔

在“5·12”地震十周年之际,回望浙江援建青川这十年 (之一)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在“5·12”地震十周年之际,当记者踏上青川这块令人梦牵的土地时,恩格斯的这句名言一直萦绕在脑海。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裂山崩、满目疮痍,“破竹型”断裂带北部的青川,是受灾最严重的“三川”之一。在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内的青川地震博物馆中,几乎每名参观者的目光都会在一张巨幅照片上停留:废墟前,一个男人长跪在地,留给人们一个背影和痛失家园、生离死别的无尽悲凉。

  汶川特大地震,浙江感同身受。浙江379名援建干部、12000名援建大军肩负着浙江省委省政府和5100万浙江人民的重托踏上青川,“将青川当作浙江的一个县来建设”。浙青人民在这片32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苦战3年,跨越30年”伟大奇迹,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援建之歌,浙江的大爱无私,青川的感恩奋进,在废墟上筑起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新青川。

  10年,伤痕累累的大地已经遍布青翠,这里的人们将恸哭的背影深埋于心底,昂首拥抱崭新的生活;

  10年,这里随处可见“浙江元素”,浙江省对青川从短期援建到长效帮扶,青川人民对浙江人也有了一个特别的称呼——亲人;

  10年,我们要向跨越过灾难的人们致以最高的礼赞,我们记录了在青川见到的7张面孔,他们代表着一个浴火重生的美丽新青川。

  对口支援的

  英雄史诗

  在青川老县城和新县城的接合处,有一面长230米、高12米的浮雕墙——“感恩奋进墙”。“震不垮的青川人,震不垮的中国精神”,墙上的激扬文字,激励着青川人,更向每个路过它的人,述说着这片土地的历史。

  “2014年感恩奋进墙落成,浮雕展示了青川的远古历史、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生态青川4个篇章的壮美画卷。”工作人员介绍,灾后重建篇章以浙江援建为主题,浙江援建青川指挥部指挥长谈月明、指挥部党委副书记赵克等379名援建干部的名字被镌刻在青川的版图上。

  10年前的7月27日,浙江省援建大军千里驰援、风尘仆仆赶到青川的第一天,谈月明、赵克等援建青川干部的声音洪亮铿锵:“今天,我们援川指挥部正式向青川人民报到!”这宣示着浙江省全力援建青川的开始。如今,已回杭州的谈月明依然记挂着青川,他的办公室里还挂着“情系青川”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800多个日夜奋战,这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青川的受灾最严重、道路最偏僻、任务最繁重。”说起援建岁月,谈月明颇感自豪,“虽然困难压力最大,但我们投入最多、力量最强。”

  波澜壮阔的浙江援建,累计完成项目547个,投资86亿元,青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浙江始终坚持科学援建、惠民援建、产业援建、基础援建、高效援建、廉洁援建的理念,紧紧围绕解决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帮助7.7万户受灾群众实现了安居愿望,援建了49所学校、37所医院、7所福利院、158座桥梁、34条防洪堤、268处农村饮水工程以及193条道路等民生工程,有效解决了农村“五难”问题。广大援建干部在艰难重建中锻造的“四四五”精神,更时刻激励着青川人民。在青川地震博物馆里,“新青川·浙江情”展厅专门记录了这段援建史,展厅内将当时的规划设计图一本本堆砌成了一面墙,浙江尽心竭力将心目中最美好的构思挥洒勾画在青川大地,促进了青川城乡整体布局的优化和环境风貌的提升,青川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从青川县城的高家梁山顶俯瞰,一幅无比秀美的城市画卷在眼前展开:入城主干道上,宁波援建的一号桥、彩虹桥等4座大桥,桥桥相连,恢弘大气;两旁栽满银杏树的“浙金大道”,一到秋天便成为金色的海洋;仿造丽水廊桥造型的“感恩桥”,成为县城一道亮丽风景;可登高望远的“感恩阁”、繁华的步行商业街“感恩文化广场”、诉说青川悠久历史的战国木牍文化的“木牍之光广场”……10年后的新青川,已经成为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山水园林之城。

  我们在青川记录的第一张面孔:谈月明,不仅因为在采访中他和赵克的名字不断被人们提起,他们的面孔被青川人民所牢记,还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当时5100万浙江人民的大爱精神,是浙江的379名援建干部、12000名援建大军在青川800多个日夜的奋战。

  人才回归的

  深情呼唤

  青川县人民医院,是浙江援建的二甲综合医院,青川医疗卫生龙头单位。“我们有床位223个,职工210人,3名市级名医,这里的环境和设施也是全县最好的。2010年,我们医院是浙江援建的‘交钥匙工程’,设施都配备到位了。”院长罗晓勇带记者边参观门诊楼和住院综合大楼边介绍,“我们医院1956年建院,老院区在县城北部的断裂带上,虽然也在不断地改造,但缺乏自身造血功能,医疗能力不高,发展滞后。地震后,全县42个医疗卫生单位:4个县级医疗机构、36个乡镇卫生院,包括疾控中心、卫监大队,都是浙江全额援建的。毫不夸张地说,青川的医疗在震后前进了50年。”

  “浙江对我们的帮扶还在持续开展,全县各乡镇医疗系统的业务骨干,都到浙江至少轮训一次,浙江的专家也时常来我们这里义诊。5月4日中午,10名浙江医疗专家飞抵青川,随便吃点工作餐,下午就给我们做培训。5日早上,跟我们一起大查房,做病例讨论,现场带学指导,青川全县医疗机构的业务骨干都来观摩,下午他们还做了一场大型义诊活动。”罗晓勇说。

  在内科病房里,我们遇到了正在查房的何婷医生,她一直在用川北话细细叮嘱一名住院老人。罗院长告诉我们,这名看起来十分文雅的女医师,是刚刚从杭州引进回来的人才,“之前在浙江医院,长项是老年综合评估,专业过硬,对病人特别有耐心,老百姓的口碑特别好”。

  为什么要舍弃杭州的高待遇和好工作回到青川?“我也是考虑了大半年,才下定决心回来的。”何婷舍弃不了家乡。是的,每个青川人都有关于“5·12”地震的个人记忆,她也一样。“那天,我在山西阳泉实习,得知地震的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青川距离汶川不远,我的家乡也极有可能受灾了。可家里人,已经联系不上了。”说到这里,何婷的眼眶还是有些湿润了。

  何婷告诉记者,2008年那年暑假,是她震后第一次回到青川,“大家都住在帐篷里,满目疮痍,以前熟悉的一切,学校、医院,都面目全非了,自己曾经的家已经震得门都打不开了。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全国都来帮助我们,浙江援建了青川。我在系里也是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关照,确实非常感动。”

  2014年何婷毕业来到杭州,进入浙江医院。后来,广元市的高层人才引进政策,解决了何婷回青川的后顾之忧,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青川老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何婷发现与病人的沟通要比在杭州困难得多,她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聊”上。“他们时常对我说,特别需要像我这样的医生,他们非常信任我。我觉得家乡老百姓更需要我。”

  就在本月,医院将动工一幢5层楼的全新综合住院大楼,将新增儿科、老年病科、肿瘤科等,何婷的专业马上就要有用武之地了。“我们青川森林覆盖率达72.99%,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我们正在打造中国康养生态旅游县,康复、养老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未来,何婷信心满满。

  在青川,我们遇到了很多像何婷医生这样的人,有从北京回乡创业、在初心谷建起了“欧洲小镇”的民宿主人李正军,有到青川做民宿设计的北京女孩孙艳,有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敲钟女孩”电商王淑娟,有考公务员来到青川又做了青川女婿的丽水人任周庆……越来越多的青川人回到青川,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青川,用他们的能力和智慧,赋予这片希望之地以新的活力。

  十年帮扶的

  长尾效应

  10点整,悠扬的音乐响起,青川县乔庄雅戈尔博爱小学课间休息。几个调皮的一年级学生冲出教室,发现校园里来了几个陌生人。“阿姨好!”“叔叔好!”每个看到记者的学生,都礼貌热情地打一声招呼,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最纯真的笑容,就如这春天的阳光般彻亮温暖。

  “这一代的青川孩子,是在爱心陪伴下成长的,他们明理感恩,懂得文明。”校长王忠理告诉记者,学校现有916名学生、22个教学班。2010年,孩子们从板房学校,搬到了这个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崭新校园,3幢教学楼里计算机室、音乐器材室、美术器材室、舞蹈室、图书室等一应俱全。教学楼一侧,还有一片运动场,塑胶地面的操场、篮球场、5人制足球场,这又是一个“交钥匙工程”。“这里是青川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广元一流、青川窗口的学校。”王忠理说,“环境好、师资强,成为家长选择我们学校的理由,这主要得益于浙江的对口支援。”

  李亚玲老师来到一(2)班门口,下一节课是她的数学课,十几个班上的孩子围了过来,一起打打闹闹做游戏,李亚玲看起来更像个“孩子王”。

  “‘5·12’那天,教学楼摇晃得很厉害,我们带着学校里的孩子冲了下来,幸运的是这些孩子都没有受伤。”回忆起10年前的场景,李亚玲还是心有余悸。

  (下转第11版)


浙江日报 深读·经济瞭望 00010 再回青川:那熟悉的七张面孔 2018-05-09 浙江日报2018-05-0900008;浙江日报2018-05-0900007 2 2018年05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