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潮起东部湾 扬帆新时代
黄丽丽 林锋燕 陶青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潮起东部湾 扬帆新时代
杭州的最东部,钱塘江在这里拐了个弯奔向大海,留下了一片滩涂。这一天然的地理因素,成就了“下沙”,她是杭州美丽的“东部湾”。
25年前,这个美丽的东部湾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崛起成为华东沿海一带经济发展的前沿重地,综合竞争力多年位列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开发区工业强区第一名,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获批综合保税区。在这片曾经的盐碱滩涂上,上演了“筑巢引凤”、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巨大变迁。
今天,在杭州大力实施城市国际化、拥江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号角声中,在建设世界名城的美丽蓝图里,70万下沙人初心不改,奋斗不止,以更高水平促进开放,以更高质量创新发展,以更高标准优化服务,努力建设成为“城东智造大走廊的引领区、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示范区、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争当“拥江发展”排头兵。
携25年之积淀,沐新时代之春风。随着人才链、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服务链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建立,以及艮山东路快速路、地铁1号线机场段、大剧院、国际会展中心、环区31.5公里城市绿廊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一个集产业发展、高教科研、生活居住、生态环保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正逐步展露雄姿。
顺应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朝着建设“下沙科技城”和“下沙新城”的目标齐头并进,昂首阔步,风帆再举。
坚持开放带动,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
下沙,一个与钱塘潮休戚相关的名字。下沙,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地方。从1994年引进第一家世界500强项目——杭州松下马达有限公司开始,这里就与“世界”紧密相连,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拥有了不一样的国际化视野。
“开放”与“发展”都同样深刻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骨肉血脉之中。正是因为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下沙迅速崛起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先行区。这里集聚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占杭州全市1/3。辉瑞、默沙东、松下、西门子等优质外资齐聚,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从“下沙制造”向“下沙智造”转型奠定了基础。
由世界500强企业辉瑞投资的全球生物技术中心项目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杭州医药港小镇核心区块,这是辉瑞在亚洲的首个生物技术中心,也是辉瑞近八年来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项目一期用地84亩,总投资约3.5亿美元。该项目的入驻为杭州医药港小镇建设提供了契机,也对其他生物医药企业产生了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
目前,开发区已聚集了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企业共150余家。辉瑞、默沙东、雅培等全球十大医药巨头已有7家落户,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创新型成长企业。生物医药产业已占全市生物医药产值比重约40%,产值增速连续多年保持15%以上,杭州医药港小镇被列为省级特色小镇和省级高新技术特色小镇。
“我们始终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存量提升与增量发展并重,建立起以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4+1’产业集群。”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顺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开发区积极在产业创新、招才引智等方面做大潜力和优势,打造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今年4月,帝国理工先进技术研究院项目正式签约,这是开发区自去年引进奥克兰大学中国创新研究院之后落地的又一国际化高端创新平台,将落户在浙江省国际合作基地“大创小镇”内。根据合作协议,研究院作为以帝国理工大学为创新引领而建立的技术转移和产业投资平台,将致力于推进帝国理工大学医疗影像等领域的人才、技术及国际资源在开发区落地。
“打造一个特色平台,构建一个产业生态、形成一个发展支撑”,以杭州医药港小镇、大创小镇为代表的“两镇两区一基地”正成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大开放、利用外资的重要载体。
“引进来”的同时,开发区也积极谋划“走出去”,为本土企业的“出海”和高精尖双创人才的“回归”搭建桥梁。
4月的另一个好消息是由杭州市科委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力打造的硅谷杭州中心正式亮相,预计今年10月试运营。这也就意味着,杭州在太平洋西海岸有了对接全球高端要素的“窗口”。据介绍,硅谷杭州中心将打造成“五大平台”,实现杭企浙商能迈开脚步“走得出”,能入乡随俗“留得住”,更能轻装上阵“回得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而龙头企业落户多、产业集聚规模大、经济外向度高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以开放的姿态集聚人才,引进项目,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第一资源”保障。开放,正为“下沙科技城”和“下沙新城”的崛起,注入新的力量和希望。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东部双创高地
有如斯坦福大学之于美国硅谷,“微软城”之于西雅图,一个产业集聚之地总伴随着强大的“智囊团”。2000年8月,浙江省政府批准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教园区,汇集了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14所高校,约20万师生在这里工作、学习、科研,使之成为创业创新澎湃之地。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全省最大高教园区的独特资源,积极与高校合力探索“创业学院、科技园+科研院所+企业”等多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努力形成平台共建、产业共兴的共创共享氛围,一大批高端人才、创新团队和科研院所来到下沙筑梦。
2017年5月18日,奥克兰大学中国创新研究院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园,这是奥克兰大学在中国落地的第一家研究院。自开园以来,研究院与迈百瑞公司、三聚环保集团、锦江集团等开展合作,引进5名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为技术顾问,成为新西兰科研成果在中国转化的一道窗口。
与此同时,搜狗研究院、中科院理化所杭州分所、清华柔性电子与智能技术全球研究中心、浙大创新医药研究院等10余个国际化高端创新平台相继入驻,为开发区产业发展提供国际智力资源,成为开发区打造国际领先的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
目前,开发区先后建成12个大学科创园,10所高校创业学院,累计实现区校合作项目200多个,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1100余名,其中“国千”“省千”等领军型人才129人,大学师生创办企业1500家,成为浙江省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杭州市首批人才生态示范区。
“产业创新能力突出、创业创新平台实力雄厚、创业创新主体活跃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充分激发高校参与开发区创新,开发区率先起草制定了全省区校合作专项政策《关于进一步推进区校合作的若干意见》,并与区内高校开展“一校一品”合作。
尚+众创空间是卓尚服饰与浙江理工大学共同打造的“校企合作+互联网”开放型时尚人才培养平台,主要为团队提供包含HR服务、法务咨询、生产供应链等七大创新创业服务。目前,项目一期已经投入使用,引进创客团队30家。在“产业+孵化”模式的基础上,尚+众创空间将高校资源引入该平台,构架互动创新生态孵化系统,既帮助创客成长,又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麻省理工卢冠达博士带来的“巢生科技国际孵化器”项目,去年落户开发区。在开发区招商理念从人脉招商、土地招商、政策招商向生态体系投资促进转变的同时,人才的集聚和完善的产业链对项目的吸引力逐步扩大。
“在这之前,团队曾考察过其他城市,但基于杭州下沙的产业聚集和人才优势,我们最终选择落户于此。”据卢冠达介绍,巢生国际孵化器将以“基金+平台”的创新合作模式在开发区落地,计划在3年内引进创建12~16家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并集聚200~300名研发技术人员。
“区校联动、资源共享、深度融合、共同发展”,有效推动了区域创新发展。为了让落户下沙的人才更有归属感,开发区重磅推出金沙英才“黄金八条”等双创政策,设立5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管理资金规模达170亿元,创业创新氛围进一步浓厚。
就在今年5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名列其中。《通报》表扬它是:“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
坚持改革推动,
打造一流投资创业环境
时光仿佛善于魔法,赋予一片土地万千变化。2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草连天,碱滩茫茫,25年后,这里俨然是一座创业创新之城、产业集聚之城、富裕和谐之城,拥有50平方公里建成区和70万常住人口,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配套基本齐全。
这里拥有16.2公里江湾线,具有30分钟内直达机场、高铁站、钱江新城的便利交通条件,地铁1号线延伸机场段、艮山东路快速路、运河二通道等项目的陆续建设,让下沙新城的交通枢纽优势凸显。文体中心、大剧院、国际会议中心等项目前期论证深化完善,9所学校、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加快建设,城市配套水平持续提升。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秉承让“投资者获利,让创业者成功”的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筑巢引凤”。当时代呼唤高质量发展,开发区以崭新的姿态,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围绕“审批流程最优、服务效能最优、投资环境最优”的目标,为高质量发展营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
杭州九阳欧南多小家电有限公司是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伴随着开发区成长的企业。自2004年进区以来,从一家生产豆浆机的企业,向料理机、榨汁机、电磁炉、电饭煲等小家电领域扩张,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行业前三,其产值与税收每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
“九阳最终选择深耕下沙的最大原因是这里有完善的供应链,我们打造了30分钟的供应链圈。其次是这里创业创新的氛围浓厚,政府部门有极强的主动服务意识,还有富有开创精神的浙商群体,有利于我们民营企业的成长。”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上市公司总部仍在山东济南以外,九阳的运营总部已转到下沙,涵盖了研发、营销、设计等核心部门。
开发区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主抓手,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商事登记、个人事项办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加快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
“杭州是玫琳凯在中国业务起步的地方,这里有我们除美国本土以外的唯一海外生产基地。”玫琳凯大中国区总裁麦予甫为开发区的营商环境点赞,在实施“最多跑一次”政策改革之后,之前需要两至三次的产品备案、事项变更等事宜,也真正做到了提交即受理,流程精简快速,有效缩短了企业新业务的推广周期,提升竞争优势。
随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产城融合”三大战略,着力打造“下沙科技城”和“下沙新城”,开发区的产业竞争力、人才吸引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凝聚力将进一步提升,其创业创新的澎湃激情和活力将为杭州这座“创新之城”“活力之城”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版图片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