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文章导航

百十华诞 再谋新篇

杭州师范大学扎根“人间天堂” 服务浙江大地

  百十华诞 再谋新篇

  杭州师范大学扎根“人间天堂” 服务浙江大地

  陈 鑫 刘伟伟

  叶蓁蓁,木欣欣,碧梧万枝新。

  之江西,西湖滨,桃李一堂春。

  5月13日,杭州师范大学将迎来110周年校庆。

  110年来,杭师大始终秉承“教育救国、师范兴国”的理念,始终保持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从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到杭州师范大学,几易其名,数迁校址,历经变迁,却始终不忘初心,在传承教师教育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培养了一大批特级教师,走出了师范教育的特色之路。

  在2008年百年校庆后,杭师大迈上转型发展之路,实现了从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的华丽转身,形成了“文理渗透,艺体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10年间,杭师大在秉承传统,做强师范教育的同时,主动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指向,实施应用性人才培养计划,初步形成了以创新为引领的创业教育模式。

  回眸一百一十载,栉风沐雨,弦歌不辍。矗立在一个新的历史坐标上,杭师大正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视为使命担当和应尽之责,为地方建设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已经成为杭师大师生们的行动自觉,努力让城市因大学而盛。

优化师资,做好学生引路人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是大学最具魅力的标志。

  近年来,杭师大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了一系列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举措,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日趋激烈的高校人才竞争形势,今年1月,杭师大再次召开人才与科研工作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才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意见》,不断优化人才制度环境、工作环境等,努力使学校成为优秀人才不断汇聚和成长的肥沃土壤。

  目前杭师大共有双聘院士3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青获得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0人等,国家级人才总量在全省省属高校中位居前列。此外,杭师大教师中还包括浙江省千人计划人选24人、浙江省首批万人计划人选2人、浙江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0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一层次以上人才12人等省级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近百人。

  如今,高层次人才对杭师大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学校入选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高校、获得14个省一流学科、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等核心办学指标的成功突破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建设一流大学最关键的是要有优秀的教师。杭师大在加快人才引进的同时,继续推进青年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师培养体系,有重点、针对性地支持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尽快成才,以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008年以来,杭师大重点通过实施教师博士化工程和访学研修工程,提升现有师资的学历层次和学缘结构。2015年,杭师大全面修订完善了教师进修制度,构建“师从名师”海外研修项目、“师从能师”教师社企实践项目、“师从良师”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等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通过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杭师大近10年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教师比例提高了30%,并且有一大批优秀骨干教师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名单,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等。

培养人才,满足新时代要求

  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如何,首先看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是要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4月底,杭师大恕园的一间教室里,余必倩、张嘉敏等6名同学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比拼——板书排布、解题思路、表述方法……这是杭师大经亨颐学院第七届“一人一赛”学术竞赛节之数学专业“讲解双拼”竞赛。作为今后要走上讲台的教师,年轻学子们正在打磨技能、丰满羽翼,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一流教师。

  一直以来,教师教育是杭师大最重要的办学特色。2008年以来,杭师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卓越人才培养的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以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学校首任校长经亨颐先生之名命名的学院应运而生,成为了以名师培养未来名师为核心的实体性荣誉学院。该学院的师范生在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多次获一等奖,是每年省内外中学教师招聘现场上的香饽饽。

  近年来,除了培养年轻一代的教师外,杭师大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指向,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双创”教育无疑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瞄准地方战略和新兴产业,杭师大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建阿里巴巴商学院,一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与区域互融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该学院学生创业参与率达30%以上,在多个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先后获得28项奖项,涌现出一批批“有激情、有梦想、有社会责任感”的创业先锋。杭师大2016年入选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为建设“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动漫之都”,杭师大还打破以学科命名学院的常规,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艺术设计(动漫)等专业及传统学院基础上,先后创立了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和国际动漫学院(现更名为“文化创意学院”),助力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5月5日,杭师大与建德市高铁新区管委会、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政企合作共建新安硅谷研究院,该机构将成为新安硅谷有机硅产业发展提升的发动机。杭师大与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共建杭州地铁学院签订协议,以解决杭州地铁服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科研创新,为产业发展助力

  高校作为全社会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源头,更需要以创新理念引领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近年来,杭师大在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科研平台、成果产出等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学校科研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2008年以来,杭师大制定实施“以成果为导向,坚持基础研究、产学研工作两手抓”转型发展战略,打造跨界创新团队,重点抓好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建设。在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总量、科研平台、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11年,杭师大国家级科研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以学校为依托单位,该校刘俊平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成功获得立项资助,不仅实现杭师大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也是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次获得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立项。该研究将揭示端粒相关蛋白对人类重大慢性疾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肿瘤和衰老性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借助学科优势,杭师大勇做先锋,率先尝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生物医药产业人才。

  2017年7月,杭师大成立整合药学研究院。该学院依托学校医学院,融合生命科学、健康管理等专业,运用现代科技方法和研究手段,研究药学前沿技术,推动创新性药物研发,着重研发防治恶性肿瘤、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疾病的药物和健康产品,并以此带动药物研发、药品流通、健康服务业等大健康产业发展,从而推动我省乃至全国药学中药学事业发展。目前,像这样以整合药学为重点教育内容与科研方向、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整合药学院在国内尚属首家。

  10年来,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杭师大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端粒相关蛋白对人类重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主持973、863、国家支撑计划课题15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5项,其中重大项目4项。省部级创新团队从无到有,各类省部级科技平台取得突破。现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教育部及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科技创新服务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7个,省部级创新团队9个。高水平论文数逐年上升,近3年,论文自然指数(NI)连续进入中国内地高校百强,SSCI和 A&HCI收录文章数均列浙江省内高校(除浙江大学)第一。

  2017年,学校ESI国内综合排名位列第99名,化学、临床医学两个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另有植物与动物学、工程学、神经与行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具备冲击前1%的实力。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23项,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部,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

搭建平台,为社会发展献策

  大学因城而兴。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嵌入地方发展产业链,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这是作为一所地方高校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杭师大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校教师带头走出“象牙之塔”,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手段。眼下,为地方建设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已经成为杭师大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和行动自觉。

  作为杭师大历史学专业负责人,丁贤勇教授用脚步丈量民生民情,足迹遍布我省各具特色的文化礼堂。他把纷繁的历史考证和生动的民间记录交织在一起,把真知灼见与个性化的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他说,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创新,借助更为柔性的文化力量,创造性地重塑了农村基层社会的公共空间。

  为了做老百姓吃得起的抗癌药,杭师大医学院教授谢恬一直在努力着。2013年,由谢恬教授等完成的“榄香烯脂质体系列靶向抗癌天然药物产业化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依托于榄香烯脂质体的研发,谢恬教授团队将传统的“以毒攻毒”“不分敌我”的治疗方式转变为“分清敌我”的针对性治疗。目前,榄香烯脂质体系列靶向抗癌天然药已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全国3000多家医院使用。

  当前,杭师大部分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抗肿瘤药金港榄香烯制剂、喹诺酮类抗菌药合成新工艺等技术的推广,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37亿元,利税近10.3亿元。

  近年来,杭师大更是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和区域重点产业布局,积极参与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战略,助力打造人才创业新高地。去年7月,学校研究出台了《服务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五年工作规划》,推进完成近30个项目。

  主动对接省市及地方战略部署和区域重点产业布局,杭师大立足城西,服务地方,辐射浙江。5月5日,杭师大与江干区政府、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分别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今后,双方将在生物医药、健康与护理、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合作。

  据了解,今年,杭师大已筛选出57个服务项目,涵盖“拥江发展”战略、智慧经济、健康服务、文创和生物医药产业等十大领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努力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不断强化服务地方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回望过去,激励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杭师大正努力朝着建设地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奋力迈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百十华诞 再谋新篇 2018-05-08 浙江日报2018-05-0800003;浙江日报2018-05-0800005;浙江日报2018-05-0800009;浙江日报2018-05-0800013;浙江日报2018-05-0800007;浙江日报2018-05-0800010 2 2018年05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