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观点

信仰是修炼出来的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就党的学习而言,学什么,很重要;怎么学,也很重要。从某种角度来说,“学”这个“动作”本身,同样重要。

  重温经典、深读原著,是提升共产党人理论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修课。而“读”“学”“思”这些动作本身,又何尝不是一次次熏习心灵、通往信仰的桥梁?

  今年恰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令人再次想起信仰这个话题。今天,信仰是个高频词汇。然而,反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在任何时代,信仰都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需要心灵的契合;信仰,也不是一次确认就够,而是需要反复夯实。当年,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教育和改造党员,“要作长期的、耐心的努力”。比如,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既是让党员把握科学真理,更是驰而不息淬炼党员信仰的“新长征”。

  当我们说完“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这句话之后,如果再也没有后续行动,没有深入的学习思考,没有发自内心的接受,没有来自实践的打磨,那么,信仰也就仅仅停留于空洞的口号和虚幻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带头读原著,中央政治局率先学理论,党中央领导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些绝不只是政治的宣示,背后还有实实在在的信仰涵养。

  说到底,信仰的建立,是一段心路历程。只有细细体味、用心承接、反复夯实,信仰才可能在心中生根发芽、拔节生长,才能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才能转化为阔步前行的力量。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时说,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索,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又说,从纪念馆奠基那一刻起,我就一直想着落成后要来看一看,今天如愿以偿了,确实深受教育和鼓舞。“经常回忆、深入思索”“深受教育和鼓舞”,这描述的正是信仰大厦的构建过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全体党员作出的涵养信仰的示范。

  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今天,广大党员的学习活动增加了,但是,我们是否理解,这些学习本身其实就是一个信仰入心的过程。如果有的人仅仅将学习当作纯粹的形式抑或是无谓的灌输而被动地接受,甚至心存抵触,那么将永远只能徘徊在信仰大门之外。

  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信仰犹如生命力、行动力、公信力的基石。而于社会而言,信仰同样不可或缺。如今,在很多热点事件发生后,人们往往习惯于将问题归结到制度和法规的缺失。其实,人类社会从来无法仅仅靠外在的约束而运转。假如说制度法规是经,那么道德、人心、信仰就是纬;如果制度法规是一根穿过马儿鼻孔上的缰绳,那么道德信仰就是照亮心灵天空的明灯。没有信仰,再漂亮的制度也会失效。信仰,一直是人类抵达更美好社会的动力。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5 信仰是修炼出来的 2018-04-26 7117348 2 2018年04月26日 星期四